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大鹏航空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项目公开了一种飞机主起落架安装车,包括车体和底座,车体包括两个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两个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横向导轨;底座上设置有滚轮;底座通过滚轮与车体滑动连接;底座上连接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活动框;固定框架上设置有一个铰接座。该项目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 安装车采用麦克纳姆轮或差速舵轮作为移动机构,可以实现任意方向高精度的移动。配置六自由度调姿机构,能够完成精确的安装对接,提高安装效率和准确性。安装车采用电动驱动,替代传统的人力推动和举升方式,提高安装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适应浮动系统,保证发动机顺利便捷的安装及拆卸。 该安装车已经在多家飞机制造企业和维修基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它不仅提高了飞机起落架的安装质量和效率,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安装车的应用,确保了起落架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因起落架故障导致的飞行事故风险。飞机主起落架安装车的研发与应用,展示了我国在飞机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该安装车的成功应用,将推动我国飞机制造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飞机制造业中的竞争力。 该飞机主起落架安装车的研发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背景,对飞机起落架的安装工艺和技术要求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机械装备与专用汽车产业研究院
成果简介:倒车安全与绞接效率是半挂汽车列车行业关键难题,倒车时车辆折叠、碰撞等事故层出不穷,对司机及相关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使得半挂汽车倒车对场地空间及人员要求极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半挂汽车的使用场景。目前国内外还未出现成熟的半挂汽车倒车安全智能辅助系统产品。本项目旨在研制半挂汽车安全倒车智能辅助系统,突破半挂车自动铰接、安全倒车诱导控制等技术难题,在提高铰接效率的同时实现安全可靠倒车。项目已经搭建了基于UWB/双目视觉/激光雷达/IMU在内的传感检测与控制系统,实现了牵引销的智能识别与定位。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福建铁驰马轻量车桥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中国科学院和福建铁驰马轻量车桥有限公司针对目前轻重卡车用工字车轴疲劳性能较低的技术瓶颈开展合力攻关,通过采用合金成分设计与优化获得一种新型具有优异疲劳性能的高性能材料。通过与企业现场热处理制度匹配性试验,采用“以铸代锻”的制备工艺,结合砂型设计优化,降低材料的缺陷率,提高工字车轴成品率,目前已在企业完成了中试规模的生产,已获得该材料稳定制备工艺。采用该材料制备的工字车轴强度和疲劳性能均提高了 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 10%以上,车轴重量降低 10%以上,满足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目前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安康市鑫康瑞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项目涉及停车道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抬杆且防砸的停车道闸,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快速抬升机构,快速抬升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转轮的外壁与栏杆固定相连,第二转轮的外壁通过销轴与第二壳体活动相连。通过底座和快速抬升机构的配合,第一转轮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带动栏杆转动,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栏杆无需操作人员操作就自动抬升,提高了停车道闸的工作效率,通过电机和抬杆固定机构的配合,电机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固定杆带动托板移动,托板通过软垫与栏杆相贴合,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栏杆下落砸到车辆,提高了停车道闸的工作质量。一种快速抬杆且防砸的停车道闸不仅能够提高停车效率和安全性,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促进智能化发展和推动产业升级。这些社会效益的实现将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团队成员在研发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与深厚的积累。我们的团队由一群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工程师组成,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依托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YMPJ标段铺轨工程,根据有砟轨道铺设自动化、智能化铺轨要求,对有砟轨道从铺轨、焊轨、机养、运输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铁路有砟轨道智能铺轨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 (1)首次开发了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的铺轨机组自动巡航走行定位技术,研制了适用于不同道床类型的新型长钢轨牵引车和扣件智能安装车,实现了铺轨机巡航走行定位、扣件的自动化安装和设备的通用性,提高了铺轨精度和工效;(2)研发了新能源钢轨闪光焊接成套设备,实现了钢轨除锈、焊接、正火和精磨的自动化,以及闪光焊接的远程监控,提高了钢轨的焊接精度和焊接质量,效果良好,并有利于环境保护;(3)基于新型惯导仪和精密测量技术,与传统捣固车结合,开发了有砟轨道智能捣固和轨道几何状态快速检测技术,有效提高了捣固工效和精度;(4)开发了轨道工程运输管理智控平台,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实现了工程运输信息化管控,提升了施工安全和作业效率。 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铁路有砟轨道智能铺轨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成果在中老铁路玉磨段铺轨工程成功应用,累计完成铺轨300余公里,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质量。该研究成果为铁路有砟轨道铺轨工程施工向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关键技术与应用”依托国家自然基金等7项课题支持,历经10年,解决了高速有砟轨道垂向合理刚度取值、道床稳定性保持、道床劣化过快和高速道砟飞溅等关键难题。研究成果指导了银西、包银、银兰等有砟高速铁路的设计和建设。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综合考虑飞砟颗粒所处空气动力流场和道床及其振动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基于 Monte Carlo 高速铁路飞砟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2)运用空气动力学、轨道力学试验、风洞试验、离散单元法、随机过程可靠度方法等进行了多角度协同研究,阐明了有砟道床高速飞砟机理,扁平、碎片道砟颗粒和质量小于50g道砟易发生飞溅,道砟表比系数越小,道砟颗粒在风 压移动距离越短。 (3)提出了时速300公里速度级防止道砟飞溅的道床断面优化和表层道砟级配技术方案,取消了砟肩堆高,同时道床顶面低于轨枕承轨面 4cm,且低于轨枕中部顶面 2cm;表层道砟级配优化将原设计特级道砟粒径不大于22.4mm的道砟全部筛除。 (4)提出了时速300公里速度级延缓道床劣化的弹性轨枕和道砟垫道床技术方案,明确了弹性轨枕下弹性垫刚度60kN/mm、道砟垫刚度0.1~0.12N/mm3。 (5)提出了时速300公里速度级弹性轨枕、道砟垫轨道结构成套建造技术。首次编制完成《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专项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报批稿)》。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高速铁路等跨连续钢桁柔性拱桥建造技术研究依托银西高铁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工程而开展,属于应用技术成果。银西高铁黄河桥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29日通车运营,大桥全长13.8公里,主桥长1200米,是宁夏境内首座高铁黄河桥,主桥采用2联(3×168)m连续钢桁柔性拱结构跨越黄河主槽,总用钢量约2.2万吨,为国内首创等跨连续钢桁柔性拱桥。 本桥结构新颖独特,规模大、工期短,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和实施难点。经科研攻关,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国内首次采用无边跨、等跨布置连续钢桁柔性拱桥,满足了黄河主河槽内等跨布置的要求。提出降低平联螺栓预紧力及更换高强螺栓材质的方式较好解决了高强螺栓延迟断裂的难题。采用独特的八角箱形截面刚性吊杆,解决了拱桥吊杆风致振动难题。提出并成功实施了等跨连续钢桁柔性拱快速施工方法,从开工到主桥合龙仅用了14个月时间,在铁路桥梁建造史上属于一次突破性的创新。 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桥式方案及施工方法等多项研究成果均属国内外首创,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5篇核心论文。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银西高铁黄河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高度智能化沥青混合料拌和技术研究属于公路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沥青搅拌设备,我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显著的进步,沥青搅拌设备作为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关键要点,在交通运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采用西筑公司与长安大学合作研发的技术路线。 该项目主要是对搅拌设备的五大智能系统模块的研发,以实现与公司现有SG系列搅拌设备的技术对接及市场应用推广,实现设备高度智能化控制及远程服务管理。 创新推出成套智能运行监控、智能维保、智能生产管理、智能环保处理、远程服务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配合比归一化辅助设计技术,混合料质量在线监测技术,粒径在线监测技术在搅拌设备的应用, 实现设备高度智能化控制及远程服务管理;创新推出智能装车技术,均属行业内首创。该项目获得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高度智能化沥青混合料拌合技术研究》研究报告1份,查新报告1份,评价报告1份。 项目超越了传统搅拌设备控制系统概念,它从设备的使用、生产、排放、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控制设计,为沥青搅拌设备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引导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成果处于稳定应用阶段,在行业内该项目所包含的技术远远超越了传统搅拌设备控制系统概念,市场前景很好,会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针对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铁路行车控制系统和安全运营存在问题,项目组在西安铁路局多项科研课题的支持下,取得了系列性创新成果,具体如下:1.实现了铁路行车控制关基设施的体系化优化。提出了轨道电路信号不对称高压脉冲稳定传输模型,发明了全电子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系统、相敏轨道电路微电子接收器、信号电源切换远动控制系统、模块化轨道电路电码化信号发送器、电力载波智能铁路信号点灯系统、铁路交通信号用安全双控数字驱动单元等专利,揭示铁路行车控制系统信号电控机理;2.突破了铁路行车控制设备信号传输问题的重大难题,项目发明了铁路设备湿度控制器、轨道电路室内电平调整及匹配装置、铁路信号点灯监测系统用监控主机,在各轨道交通行车控制设备之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和通信,采用湿度传感器采集设备内部的湿度情况,提高设备的寿命;3.构建了铁路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预防和监测预警体系。基于全网态势感知思想,形成覆盖全路的态势感知体系,安全防控机制由外到内逐渐深入,有效将外部入侵行为层层分析及拦截,实现安全风险的纵深防御,根据安全策略及规则,对于已知威胁将进行明确的阻断及告警,建立了基于资产测绘系统、仿真试验平台、攻防对抗平台、网信系统、漏洞管理系统、等保管理系统、态势感知平台等的基础层支撑平台,采用知识图谱理论对铁路互联网资产进行画像及关联关系展示,实现了相关要素的可视化展示。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院
成果简介:该项目以大飞机关键大型承力构件高效、低成本制造需求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在传统制造基体上增材制造局部复杂/精细结构的技术,联合国内相关技术和产业优势单位,历经10余年攻关,突破钛合金锻造结构件上增材制造局部复杂/精细结构的“控性”、“控形”及材料与构件力学行为评价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性开发了满足锻态等基体增材用最佳成分的低成本高纯合金球形粉末成分精确性控制技术,建立了基于原位监测的复杂精细结构激光增材制造高精度控形控性技术体系,构建了飞机不同结构特征的复合制造设计流程和方法。阐明了强约束条件下复合增材制造中热-力耦合机制,揭示了基体和增材区残余应力与工艺条件、零件特征和组织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兼顾“变形/铸造组织基体、结合区、增材区”综合力学性能的复合制造组织性能调控技术,实现基体和增材制造体的组织和力学行为匹配,解决了飞机研制中的大型复杂构件兼顾效率、精度和成本的难题。该项目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授权专利、国家标准、技术专著、学术论文共计20余项。应用该技术制备了大运系列飞机多型构件,实现典型零件减重13.5%,取消紧固件170余项,装配周期缩短7天,通过了综合试验考核,满足飞机整体化、轻量化、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实现了批量装机应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院
成果简介:本项目立足自主创新,首次系统化的针对大型运输机自动进近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突破了CATⅡ精密自动进近着陆控制技术、基于VOR/DME的非精密自动进近控制技术、具备机动掉高补偿能力的垂直速度算法、高精度高动态响应自动油门速度控制技术、适应高低纬度的高逼真度着陆引导系统建模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以大型运输机为背景的高精度多模态自动进近控制技术,该项技术使国内自主研制飞机自动进近着陆首次达到CATⅡ精密进近(将飞机自动控制到无线电高度30m),增强了VOR非精密进近稳定性,减轻了飞行员驾驶负担,提高了进近着陆的自动化程度、飞行安全性和机场适应性。 本项目共取得授权专利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正在审查发明专利2项;共发表论文4篇。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