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设施蔬菜生物防治团队“以菌治虫”研究方向,研究组目前已掌握本土潜力生防菌株7株,开发应用了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爪哇虫草水分散粒剂及爪哇棒束孢可分散油悬浮剂3个杀虫剂,对温室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田间平均防效可达70%以上;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真菌杀虫剂为核心形成“设施蔬菜害虫主要害虫可持续安全治理集成技术方案”在晋中农高区、临汾洪洞县、大同云冈区、、等地开展了示范应用,防治效果显著。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将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智能化技术有机融入煤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对设备和环境事故隐患识别,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面向煤矿安全生产视频AI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和成套装备研制,揭示了煤矿井下场景的视频图像数据特征,发明煤矿特殊照明环境下的工业视频图像特征增强和识别方法,自主研制AI视频识别终端和成套装备,实现了煤流运输、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辅助运输和提升等关键环节的多种安全隐患视频识别和联动控制。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AIoT-BOX智能边缘计算算法盒,可以用于AI视频安防(人员、车辆、环境)和AI节能、故障诊断等功能。摄像头利旧,支持32路视频和算法组合, 支持Tensorflow, pyTorch等架构;支持ModBus TCP、 RS485/232接口;国产芯片,16~32Tops INT8算力;支持32路1080P@25fps高清视频硬件解码能力;支持12路1080P@25fps高清视频硬件编码能力;可为智慧矿山、智慧安防、智慧工厂、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领域场景提供全面的运算支持,具有多路视频分析和时间序列预测计算能力,具备极高的性价比,竞争优势显著。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该系统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基于手掌皮上纹路(包括乳突纹、主线和褶皱等)的唯一性原理,通过光学影像设备采集掌纹图像,分析人体手掌纹理、静脉分布、位置结构等特征信息,实现对个人身份进行高精确度辨识。与传统的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相比,掌纹识别技术具有方便采集,便捷易用、高度容错、难以作伪等特点。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首尔世界发明博览会银奖、第14届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多个国内外重量级奖项。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安全防护、入境管理、无人认证等多个领域。目前掌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银行、建筑、监狱、社保、楼宇等各个领域。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研发了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构件,解决了再生混凝土性能问题,实现了高取代率,推动了绿色建筑发展。面向“中国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研发了系列新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构件,形成了面向办公、住宅、商服等多种用途的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涵盖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板、钢-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等多种构件形式;解决了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差、长期变形大、性能离散性高等结构化应用根本问题,实现了再生骨料取代率上限由50%至100%的突破;建立了成套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主编《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CECS 625-2019)标准;相关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4项新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可实现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同时达到100%,泵送商用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50;建设周期内,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碳排放量低35%;再生骨料造价仅为天然骨料50%,可降低混凝土造价。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研发了新型内嵌密肋框架砌体剪力墙,实现了装配式配筋砌体结构的创新,推动了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针对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装配化建造关键技术难题,研发替代现浇剪力墙或装配式剪力墙的新型内嵌密肋框架砌体剪力墙,实现配筋砌体剪力墙11.46MPa和通过配筋大幅增加砌体结构延性的设计目标,是装配式结构中首次实现墙构件三维预制、避让交角拆分连接、钢筋任意方法连接的技术突破,攻克预制空心砌体墙构件运输、吊装和安装难题,颠覆砌体只能建多层和只能现场砌筑的行业认知,取得配筋砌体装配化建造的重大突破。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辟砌体装配化技术路线,为我国绿色城乡建设提供新技术支撑,形成配套新产业。相同条件下多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技术比对和经济测算,获得节省造价、工期、人力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满足环保要求的“七节一环保”的比较优势,即省造价15%、工期20%、人力30%、钢筋30%、模板80%、增加使用面积3-5%,建造减排二氧化碳10%,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提出了城市工程系统抗灾韧性评价技术,编制了评价导则和软件平台,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韧性城市建设”作为战略需求。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针对韧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提出了成套的城市工程系统抗灾韧性评价与提升技术,包括灾害场智能构建技术、单体基础设施韧性评价技术(建筑、桥梁、隧道),建筑群、交通系统(道路交通、轨道交通)、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供热系统、供电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医疗系统、城市系统的韧性评价技术。编制了《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RISN-TG041-2022)及配套软件平台。城市工程系统全覆盖:建筑群、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供热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医疗系统、城市系统。可进行地震、台风、暴雨、蓄意攻击等灾害的城市工程系统韧性评价与提升。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开发矿物基类胶凝材料,用于岩土防渗加固等,研制相关施工装备,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高性能矿物基类胶凝材料是一类基于天然含水矿物与非晶质体形成原理而开发的多功能岩土材料,其系列产品分别用于岩土防渗加固、冻害防控、特殊土改良、废弃泥浆再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预应力锚索/锚杆注浆,相应研制了预应力锚索快速施工成套数控装备、大直径双高压搅喷桩装备、软土全场加固快速施工数控装备、水陆两用高压旋喷桩装备等,已在工程中获得越来越广泛应用,技术与节减效应显著,形成了相关技术标准。结合不同工程如铁路、大坝等工程应用,该技术材料成本较水泥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其制备矿物基类注浆材料,具备静置不泌水、胶凝时间30-60min内可控且固化微膨胀优势性能;用于路基软弱土、特殊土固化加固,固化剂掺量6-10%条件下固化路基强度可达1-2.5MPa,锚固注浆体强度24h超过35MPa、7d超过65MPa且注浆后20h张拉预应力 ,而且,相较于水泥其具备硬化速度快、周期短特点,路基加固施工工期可以缩短70%。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开发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体系,实现旧路材料的高效利用,降低养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沥青路面关键再生设备全部依赖进口,我国缺乏成熟的应用经验,未掌握核心技术,无法将再生技术广泛推广。针对以上问题,团队开发了一套包括旧路评价、试验检测、设计参数、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定额测算在内的全套再生技术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养护方式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工艺落后、造价高、周期长、交通干扰性强等问题,充分利用旧路原有材料和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实现路面改造良性循环。该成果研发了造价低、性能优的国产厂拌再生设备,提出了不同沥青层厚度比例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参数和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该成果研发的厂拌再生成套设备造价比同类型进口设备价格低1200万左右,旧料掺配比例是国外设备两倍以上,可达50%~60%。热再生施工沥青路面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标准要求,部分指标相比新铺沥青混合料大幅提升,工程造价降低20%~40%左右。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沥青铺面结构状态,为道路养护提供实时数据支持。针对传统沥青铺面检测中,难以反映其在复杂环境下实时服役状态的问题,团队开发了基于光纤智能测试技术的沥青铺面结构信息监测技术。该技术可对沥青铺面结构进行长期监测,对道路养护决策规划以及结构、材料性能研究提供必要支撑。建立了基于光纤光栅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沥青铺面结构信息监测系统,提出了沥青基材料基体与传感元件间协同变形评价方法,并研发了各类性能优异的路用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传感元件。相较于传统电磁传感器监测方式,利用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监测成本降低20%以上。自主研发的光纤光栅竖向应变、水平应变、土压力等传感元件灵敏度高于传统同类型传感器,分辨率达到波长尺度的皮米量级,对应温度监测中0.1℃与应变监测中1με。点式光纤光栅传感元件工程现场布设成活率不低于90%,准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现场布设成活率不低于80%,分布式光纤布设成活率100%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研发具有主动排水和加筋功能的土工合成材料,实现路基水分的主动渗排,提高路基性能,减少冻胀和软化问题。针对由水分迁移和积聚导致的路基冻胀、松软和坑洞等问题,研发了具有主动排水和加筋复合功能的芯吸土工合成材料,提出了一种高效、低碳、绿色的路基主动脱水技术。该技术利用芯吸纤维具有强亲水性和高比表面积的特点,通过超细纤维的芯吸作用实现了非饱和条件下路基水分的主动渗排,有效降低路基含水量,结合排水-加筋协同作用有效提高路基的服役性能。该技术实现了传统路基排水由被动向主动的新模式,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绿色、韧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获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创新科学技术奖。较传统路基排水设计,采用该技术可将路基土含水量降低15%,回弹模量升高60%;与传统高路堤路基相比,采用该技术可将路基厚度减小30%,路基占地面积减小23%,土方量降低39%。
所属分类:成果推介视频
所属单位:-
成果简介:对真实网络空间中的网络架构、系统设备、对抗流程的运行状态及运行环境进行模拟和复现,通过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更加有效地实现与网络对抗相关的学习、研究、检验、竞赛、演习等行为,从而提学生的网络安全对抗水平。通过对网络空间攻防试验平台开展相关网络对抗技术、真实环境对抗战术,以及智能指挥控制模拟仿真等技术的研究,搭建包含全场景高仿真,覆盖实习实训、实战对抗、APT应急、安全评测等方面的网络攻防试验平台,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科研需求。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真实网络环境安全对抗场景中,对相应的网络安全防御和攻击手段提供技术支持和场景模拟,构建大规模的网络安全攻防靶场,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掌控能力。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