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隔离开关在线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丰鼎鸿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系统以管理为基础,通过对操作过程的管理,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企业在各个环节中处于合理的状态,是企业节约成本多创效益必备的辅助工具。除了常规的管理之外,本系统还特别增加了部分决策功能,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以往的决策,主要是企业管理者通过查看数据而决定,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本系统中,把实际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最后变成决策数据,使决策不再变得盲目。该系统通过隔离开关信息的录入进行管理,可以线上控制接收器开关板块,从而准确的服务耗电情况,另外该系统还设置了员工绩效考核的模块,这个板块显示工人绩效考核的数据统计柱状图,分别是本周每日绩效统计图、近七天绩效走势、近十二个月隔离开关完成数量、近十二个月隔离开关完成量走势等,方便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

鼎新项目孵化大数据监测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鼎新互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一、具体研究内容 鼎新项目孵化大数据监测平台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项目孵化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收集项目孵化各阶段的数据,如项目进展、资源投入、团队协作等;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评估项目的潜力和风险;为项目提供实时反馈和决策支持。 二、期刊情况 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可能发表在《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与应用》等期刊上。这些期刊关注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为平台的研究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 三、成果创新点 创新点主要有:一是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分析,为项目孵化提供全面的视角;二是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三是提供个性化的监测服务,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四、成果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应用情况:已在多个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器中得到应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项目情况,提高孵化成功率。社会效益:促进了创新创业,推动了经济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增加了就业机会。 五、成果研发和管理团队情况 研发团队由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具备丰富的大数据技术和项目孵化经验。管理团队负责平台的运营和推广,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他们紧密合作,不断优化平台功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基于云服务的移动端数据监测系统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点创智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监测与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企业对移动端数据的实时、高效监测需求,我们推出了基于云服务的移动端数据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云计算的高弹性、可扩展性,结合大数据处理技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移动端数据监测服务。 该系统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移动端数据监测的场景,如电商、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移动端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体验,提高运营效率。 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后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消息队列等技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前端采用响应式设计,兼容各种移动设备和浏览器。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端数据量将持续增长。我们将继续优化和完善系统性能,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监测服务。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创造更大的价值。

5G在煤化工行业数字化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简介:5G在煤化工行业数字化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1)首创了煤化工行业全流程数字化集成交付技术体系。建立了统一的管道材料编码平台及数字化交付规范,利用5G专网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建成了数字孪生工厂,首次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全流程的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 (2)首次构建了煤化工行业云、网、业一体化的5G双频双域专网。采用700M+2.6G双频混合组网、边缘云下沉、TDOA/AOA定位等技术,实现了2B/2C用户双域接入,为控制类、视觉分析类等多元差异化业务提供了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的服务保障。 (3)率先建成了煤化工行业5G+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基于双频双域泛在接入,依托全流程数字化集成平台,实现了高清视频实时上行回传、AI智能异常检测、地空联合智能巡检等,为煤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团队有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了国家标准7项,团体标准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投入,装置运行自控路达95%,平稳率达96%,实现了能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提高1%)和生产效率的稳步增长(提升2%)。

碳足迹综合监管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睿谷(西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1.通过网络拓扑技术,可视化能源网络拓扑图,满足用户在全局上实时了解网络中的各种能源的运行与分布情况,全方位感知能源网络安全,运行状况。 2.实现生产过程相关业务数据自动采集,可大幅度减少相关操作人员,节省较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同时,通过各类数据的采集,实现当班、当日各种报表的自动生成、定时上传等功能,原先这些都需要人员手工抄录、编辑、传递的过程,现在全部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实现,节省了大量的中间过程的人力成本消耗。 3.以全生命周期评价角度做为一种评价工具,主要应用于评价和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再考虑和涉及,即在此仅涉及两个步骤:一是将之前计算得到的温室气体排放乘以相应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以得到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二是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进行加和,得到最后的碳足迹。

复杂环境下输变电设备物联传感关键技术及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本项目设计了输变电设备物联传感器关键材料、元器件与装置稳定性及可靠性多层级防护方案,消除了物联传感器可靠性缺陷,实现了从传感芯片、材料、关键微观结构、元器件加工工艺及封装方法,以及物联传感装置的可靠性提升,研制出基于电、光、声感知机理的高性能成套物联传感装备及评测系统,建立了8套试验评测平台,以及2套多物理场影响的电力芯片综合测试系统和多物理场耦合影响的传感器可靠性测试系统,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成果创新点为:提出了系统级多源电磁骚扰等效模型与传感器失效分析方法;开展了复杂环境下传感芯片精准量测调控设计与流片工艺技术研究;实现了输变电设备状态多维特征参量的精准感知量测技术;提出了输变电设备物联传感可靠性强化与网络自愈技术;实现了物联传感器分区分级评测体系及主动防护。项目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3项,发表SCI/EI论文42篇(SCI检索20篇),出版专著3本,参与编制国标8项,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0项。该成果由国网陕西电科院牵头,联合国网智研院、中国电科院、上海交大、北京智芯等单位组成产学研用攻关团队,形成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成套装备-检测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并实现工程应用,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输变电工程中物联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检测并拓展至石化、市政、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智能运检现代产业链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新型配电网智能感知与数字调控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针对配电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足造成的末端信息感知难、分布式光储充调控难、故障状态检测难的问题,在云边协同智能终端信息采集与海量数据实时处理、低时延配电网通信与拓扑识别、分布式光储充集群智能调控、运行风险态势感知与韧性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新型配电网大数据智能云平台,形成了信息物理融合的配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该项目技术复杂度高,研制难度大,创新性突出。 成果已在陕西全省应用,覆盖陕西电网14余万配网台区,覆盖率超过90%,实现了配网设备状态感知、分级负荷在线监测、违规用电在线辨识、停复电实时研判、线损在线计算和分布式光储充科学调控,经受住了西安、咸阳等城市历史最大电力负荷冲击、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快速增长以及秦岭山区恶劣雨雪灾害等实际挑战,并在安徽、新疆等其他省级电力公司推广应用,近3年产生经济效益17亿余元,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共授权发明专利2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9项,发表论文48篇,制定标准2项。经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以王耀南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新型配电网运行态势感知、安全风险预警和高韧性运行管控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字节实时排水模型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福建水字节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水字节实时排水模型平台是基于水文水动力算法完全自主研发的计算引擎,同时融入实时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同化和参数自动率定,保障模型长期运行过程中能够动态调节,自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在线持续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实现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实时演算、实时分析和预测预警,真正实现排水系统的动态数字孪生。具有实时性、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等特性。产品优势:①真正实时模型、国内领先;②全自研计算引擎、演算速度快;③基于实时状态的预测模拟,现实应用价值大;④强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多场景应用。

山区公路滑坡多场监测、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面向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山区公路滑坡监测、预警、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15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资助下,以重庆、贵州、四川等山区公路滑坡防治工程为依托,经过13年产学研协同攻关,构建了滑坡灾害多场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了滑坡多模型协同动态预警技术平台,攻克了滑坡灾害全过程防治技术难题。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 基于时空演化规律的山区公路滑坡地质灾害多场监测技术 以滑坡灾害演化地质过程分析为基础,揭示了时空域、内外因作用下滑坡孕灾与致灾机理,提出了牵引式和推移式滑坡的5阶段灾变演化模式,构建了以滑坡演化过程为指导的监测方法,研发了以次声监测、裂缝监测、多维位移监测、渗流场监测、应力监测为核心的滑坡多场监测新设备,构建了基于时空演化规律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理论和技术体系,解决了山区公路滑坡多场监测技术难题。 2. 集多场数据处理、演化特征信息判识、动态预警于一体的滑坡动态预警技术 提出了多场数据融合、关联规则挖掘新技术与基于组合模型的动态跟踪预警技术,开发了无线数据一体化管理预警软件、分布式决策树回归优化的监测预警大数据算法系统、滑坡安全监测失稳预测软件、基于GNSS数据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形变点云监测软件,基于滑坡演化机理和演化特征信息判识,创建了滑坡地质灾害动态预警平台,攻克了滑坡地质灾害多模型协同动态预警关键技术难题。 3. 基于时空演化规律的山区公路滑坡全过程防治技术 提出了山区公路滑坡稳定性超前诊断方法和主动减压超前支护技术,研发了基于支护结构与滑坡互馈机理的山区公路滑坡防护新技术,揭示了滑坡防治结构的长期性能退化机理,建立了滑坡防治结构长期安全性评价模型和可靠度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时空演化规律的滑坡灾害全寿命周期防治关键技术,突破了传统山区公路滑坡防治的技术瓶颈。

矿山安全全域监测与智能预警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重庆大学

成果简介:

数据驱动的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设计及运营优化问题研究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长安大学

成果简介: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 与普及。充电需求难以估计、充电技术多样、充电设施利用率低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 面临的实际难题。目前针对综合考虑多种充电技术与运营模式的充电设施规划研究较少,且缺 乏交通数据分析的融合研究。本项目以交通数据挖掘为切入点,旨在为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数据驱动的多阶段、多层次、多目标的优化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 将突破数据科学与优化科学融合研究瓶颈,提出“信息模型-优化模型-求解算法”的研究框架 ,重点解决1)基于潜在充电需求估计的多类型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问题;2)基于充电 需求预测的多阶段多类型充电资源配置与充电优化问题;3)基于交通状态分析的用户出行路 径与充电协同优化问题。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提升充电 设施的运营与服务能力,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泾河中上游洪水预警系统创建与体系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原中小流域洪水突发性强,洪水形成呈暴涨陡落趋势,流域内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洪水预报精度不够,应急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等问题,以洪水防御体系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半干旱半湿润的山区中小流域的洪水预警体系,取得了原创性的突破和创新:①从流域特征出发,利用降雨、流量资料探索精准超前防洪体系,研发直观的降雨、产流在线HEC-HMS 模型,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精准呈现洪水动态演进过程。②通过建立流域的数字模型来实现对流域物理环境的模拟。建立的水文模型由若干个彼此树状相连的水文组件构成,采用30m×30mDEM数据产品,采用HEC-HMS模型中的GIS模块对DEM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数字流域。③利用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构建一个包含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文数据的训练、验证及测试,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洪水进行实时预警。 项目先后在黄委西峰勘测局测控中心、洪德、庆阳、雨落坪等一个中心、十个水文站得到实际应用。共发表学术论文69篇,其中SCI 收录48篇,已编制并发布水利行业标准2项,已获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8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名。项目的研究为中小流域的洪水提前预报和洪水量级预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很大程度减少了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财产损失。

首页上一页1 2 ...910 911 912 913 914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