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应用多监测点协同作用的滑坡整体稳定性安全预警系统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属于坡体稳定性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多监测点协同作用的滑坡整体稳定性安全预警系统,应用多监测点协同作用的滑坡整体稳定性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历史信息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环境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指标确定模块、权重确定模块、综合评价模块以及预警模块;本发明方法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监测预警中综合考虑边坡主滑区位移监测点形变、降雨、地质影响,灵活选取能反映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多个定性、定量指标,并分别确定权重,能够综合对边坡整体稳定性进行阶段划分及监测预警,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提高了滑坡监测效率和预测精度,为滑坡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促进了滑坡防治行业的技术科技进步。

面向智能制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技术及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成果简介:本科技成果基于西安市科技局项目面向智能制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技术及应用(22GXFW0129)的实施,研究了面向工业制造环境的数据融合理论和方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的异常检测和预测研发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弥补了已有理论和模型在检测精确率、召回率以及预测准确率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手段,实现了对智能工厂中生产线和生产状态的评估和预测,为生产模式的实时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支持。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工业互联网数据融合平台”已经在项目协作单位西安脉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测试验证,针对实证测试的效果,项目组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迭代升级,未来在行业领域内进一步推广。基于项目的研究成果,出版中文学术专著1部,发表期刊论文4篇,会议论文1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需求,根据项目的理论研究成果,研发了3个应用软件,并登记3项软件著作权。大数据相关的处理及应用是项目组人员所属的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省网络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和西安脉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重点研究方向与业务领域。在对大数据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方面,合作双方是高度一致的,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内容上,双方能够很好地进行互补。这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双赢合作具有良好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

通信铁塔全周期监测预警与应急云平台系统开发及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成果简介: 本项目成功研发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通信铁塔全周期监测系统,并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对风向风力、倾角、应变、温湿度、加速度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源监测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采用集对分析联系度,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此外,本项目开发了通信铁塔安全应急处理云平台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作为信息交换和采集的核心引擎,实现了多源异构系统数据的有效交换与集成,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安全管理方面,本项目建立了通信铁塔故障点库和危害后果分析系统,实现了故障点与现场情况的实时同步。最后,本项目开发了通信铁塔全周期监测与应急柔性云平台系统,优化了业务流程。本项目在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方面均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而且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通信铁塔的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基于北斗RTK的铁塔智慧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研究开发一套输电线路铁塔、通信铁塔、大型建筑物等塔基滑移与形变的在线监测设备与系统。该系统基于北斗RTK毫米级定位技术,结合安装在塔体上的二维角度传感器,利用GPRS/4G无线传输模块,建立一套多维的形变实时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在基准站安装高清拍照摄像机用于可视了解现场设备和杆塔塔基实时状况,结合深度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图片、视频的在线识别,在杆塔遭到人为破坏、火灾等意外场景时进行分级预警。在监测站安装微气象监测单元,随时了解现场气象状况,进行自然灾害的分析与预警。 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1)设计完成复杂情况下北斗多频多星整周模糊度的快速求解算法,使得最终的定位精度在水平和高程的方向可达到1-3mm;(2)开发由基准站和监测站构成的一整套前端监测主机和后台软件支持系统,利用高精度定位和二维角度传感器建立铁塔/建筑物的形变模型,研究产生形变的原因,保障输电线路故障塔基滑移、沉降隐患的准确预警和及时维护;(3)设计基于FASTER R-CNN+SSD的分布式图像视频识别系统,用于对周围环境的实时、快速识别监测,进行分级预警;(4)利用气象监测单元的数据,结合铁塔的滑移、沉降情况和气象历史数据,进行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预警。

基于电力电子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运维系统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研发了一种 IGBT 模块在线健康监测技术,可以实现 IGBT 模块故障预警 及寿命预测。该技术不仅可以预警 IGBT 模块过热失效,优化热管理策略,还可以量化 IGBT 模块老化进程, 指导电力电子装备运行维护,实现从被动的定期维保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跨越,对提升电力电子装备的可靠 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海洋观测网的水下目标监测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结合海洋开发和海洋空间安全的迫切需求,针对浙江海域的特殊性和海洋观测网的特点,考虑到现有的方法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本成果综合运用信号处理、统计推断以及数据融合等多领域知识,重点研究基于海洋观测网的水下目标监测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基于海洋观测网的水下环境和目标建模、多动平台协作的水下目标高精度跟踪理论、跟踪辅助的水下目标分布式协同探测和智能识别理论、高度耦合条件下任务驱动的水下目标联合识别与跟踪理论、和真值未知情况下目标联合识别与跟踪性能评估理论与方法。在理论研究和仿真试验的基础上,分批逐步建设实验系统,先后开展室内实验和近海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优化理论方案,最终提升整个网络对水下移动目标的动态持续监测能力。本成果内容发表在IEEE TSP、IEEE TSMC:S、IEEE TAES等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和国内外重要会议。研究过程中,西安交通大学与浙江大学紧密配合,在理论研究、实验验证等方面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成果具有多学科交叉、多技术突破、多应用拓展等特色,为推动全国海洋资源开发及水下目标监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关键技术的支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建筑业智能化升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1、探索了不同缺失程度和缺失模式数据的分类方法,在置信函数理论框架下建立了数据分类器融合的分层修正框架,进而基于判别特征像素的字典学习建立了图像分类框架,实现了多源协同数据、图像信息的高效处理与认知,为建筑行业精度建造与安全管控与运维奠定理论方法基础。 2、揭示了3D打印混凝土孔隙形貌微变形智能视觉识别机理,构建了融合超分辨率重构的界面孔隙影像的精确检测与深度语义分割模型,提出了时空关联参数归一3D打印混凝土解析模型下的自适应动态闭环控制策略,解决了多交叉学科中的智能建造人工智能问题。 3、建立了多场景、多时相、多尺度、多模态视频火焰及烟雾目标影像数据库,以视觉注意机制为引导分割疑似目标,并进行决策级融合,开发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全方位报警模式与低功耗、强续航、高稳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探明了建筑空间大数据驱动下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机理,发掘了多因素影响下大数据流转与交换安全保障新思路,构建融合“数字孪生+智能感知”的建筑空间数字化运营平台,解决了建筑空间安全智能化管控与运维难题。

海上石油智慧消防物联网云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随着对石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海洋石油开采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现如 今海上平台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采油,这种情况下,创建海上石油智慧消防物联 网云平台来保障平台安全正常工作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防领域引入了许多的 自动化管理软件和相应设备,创建了强大的智慧消防物联网云平台,能够实现 重点场所的全天候监控。智慧消防物联网云平台主要包括消防系统、火灾报警 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利用物联网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提高了大型公共场 所、居民住宅等场所的消防能力。

发动机动温度动态监控一体化测试云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实时监测发动机关键部位的温度并归纳其数字特征。后续通过网络组态与调取数据等方式,分析发动机在测试过程中的运行状态。解决方案为使用对应缸体同等数量的传感器,采取直接测量排气歧管或者缸套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以期发现各缸体之间的差异或是和历史数据对比,给出存在问题的判断依据。温度监控系统整体由测温探头、发射机和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其中测温探头可实现探测方向多角度变换。通过将红外传感器组网,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触控屏显示。红外传感器在测试现场按甲方要求定位布置,其对应的Modbus协议无线网关通过RS485总线联接。开始测试后,传感器可以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最小0.01秒)传输温度数据。接收机将实时数据发送到触控屏内,通过内置预先编写的程序,将汇总数据以曲线、表格或其他形式在屏幕上呈现。

面向石化行业的危化品运输监控系统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以危化品车辆信息服务应用为突破口,为行业用户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采集与发布、车辆监控调度、跟踪和运输企业信息化支持,着眼于石油石化、钢铁、粮食、航空航天等危化品及战略物资运输安全,实现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危化品运输监控系统及产业应用。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危化品车辆智能感知与位置服务系统、动目标低对比度下的危险气体泄露红外视频检测技术、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和OBD数据计算技术,研制出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危化品车辆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危化品车辆的高效管理。位置服务平台:支持30万台终端接入;支持管理用户数不少于1万,可平滑扩展;满足信息安全三级要求;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平台:基于LIBSVM软件包,使用FLIR红外相机T630;每秒30帧,每帧图像大小640*480像素;红外波段范围7.5-14um;实验滤光片型号BP-10688-744-um;车载终端:温度、压力、液位、胎压等常用传感器可配置兼容接口;支持2G/3G/4G移动通信;支持视频传输,最高可达720P。北斗/GPS兼容导航芯片技术:定位精度

矿压大数据精准管理技术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正在迅速崛起的矿压大数据精准监测和分析预警是顶板管理的最新技术和适用手段,采用可以大数据技术摸清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实测、分析和预警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全面研究顶板;;运动和矿压显现控制技术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项目研究,可以形成煤矿精准矿压管理技术模式和方法,培养矿压大数据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对煤矿顶板管理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 矿压大数据分析预警软件是国内首套基于支架工作阻力的工作面矿压规律大数据自动分析预警软件,软件已经取得国家软件著作权。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自动对接工作面矿压监测信息,研究定制工作面各个区域和支架的来压线(值):(2)自动挑选割煤循环支架有效工作阻力,并以图表形式表现;(3)显示监测支架和区域的压力分布云图和压力分布比例;(4)分析已经开采和正在开采(滞后2刀)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参数,支架工作阻力、顶板来压;步距、来压强度和动载系数等:(5)工作面支护质量日(班)报表,矿压数据查询以及矿压显现简报自动生成:(6)互联网+矿压的有效结合,实现网络查看功能等。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分析:该成果广泛应用于内蒙、山西和陕西等高产高效矿区。目前正在承担神华集团《智能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集成研发》课题,项目《综采工作面区域化顶板灾害实时;分析及预警》,项目主要研究8.8m采高支架工作面顶板大数据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大。

地下工程地质灾变监测预警与智能防控成套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研制了适用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裂隙岩体变形特征的恒定法向刚度数;控试验装备和可视化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装备,形成了国际行业标准;构建;了富水地下工程“动参注浆-抗剪锚杆-高强拱架;”的综合治理技术与支护;设计智能决策平台;提出了富水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溶洞形态精细表征与防;突岩体安全厚度预测预警技术;研发了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分析的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灾变监测预警与远程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平台。市场前景分析:裂隙岩体地下工程灾变预警与防控成套关键技术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建设与长期服役的有力保障,可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安;全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应用状态: 该成果在我国水电站、国家水封石油储备库、城市地铁、山地隧道、;煤矿开采等多个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大幅降低工程开挖与支护成;本,2016-2019;年累计节约工程建设成本;25195;万元,同时为工程长期服;役智能监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首页上一页1 2 ...911 912 913 914 915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