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奶牛场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研究集成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成果简介:课题针对宁夏牛奶产业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饲草料加工调制关键环节中存在问题及质量要求,集成制定加工调制技术规程,为优质饲草调制加工提供技术支撑,对保障奶产业高质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调研全区200个规模奶牛场和25家饲草加工企业,查阅相关标准等文献资料,加工调制苜蓿青贮1.88万吨、饲用燕麦青贮2.3万吨、全株玉米青贮50万吨和高水分玉米湿贮18万吨,抽检4种青贮样品350份,集成引用奶牛场优质饲草料加工利用相关标准13个,研究制定宁夏规模奶牛场高水分玉米湿贮技术规程、宁夏规模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制作规程、宁夏规模奶牛场拉伸膜裹包苜蓿半干青贮技术规程、宁夏规模奶牛场饲用燕麦青贮技术规程4个。

牛奶质量评鉴与控制技术规程研制集成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兽药饲料监察所

成果简介:课题开展了生鲜乳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宁夏牛奶营养成分特异性、生鲜乳产贮运管风险控制、散户奶质量控制等研究,集成国标、行标等 相关标准70项,检测分析生鲜乳样本6500余批次,筛选出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6项生鲜乳质量评定关键指标,制定了规模奶牛场兽药饲料安全使用技术规程、宁夏优质生鲜乳质量等 级评定技术规范等7项标准,发表论文5篇,培养研究生2人,培训150人次。摸清了影响生鲜乳安全的3个风险等级17项关键风险因子,确定了生鲜乳中氯离子本底,建立生鲜乳安全风险数据库,创建了生鲜乳质量监控标准体系1套、其中4项填补国标和行标缺失、3项技术指标高于国标。

奶牛场育种与后备牛培育技术规程研制集成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

成果简介:课题围绕良种选育和后备牛培育,在355家规模养殖场开展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品种登记、青年母牛全基因组检测、不同月龄体尺体重测定。集成相关标准7个,制定发布了《宁夏规模奶牛场后备牛培育技术规范》《宁夏荷斯坦良种母牛登记技术规程》《荷斯坦牛青年母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规程》团体标准3项,培训技术骨干200余人。形成了宁夏规模化奶牛场育种与后备牛培育技术标准体系,推荐了后备牛培育指标的建议参数,明确了奶牛良种登记内容,实现了精准化早期选种,加快了育种进度,为规模奶牛场科学育种、培育优质后备牛提供技术指导,对提升奶牛种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种畜场(奶牛场)疫病净化与示范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果简介:针对种畜场重大疫病流行情况,分别采取“检测-扑杀-监测-净化”或“免疫-检测-淘汰-净化”配合无害化处理、消毒灭源、加强生物安全等的综合措施,制定种畜场疫病净化技术方案,形成可推广的疫病净化模式,建立疫病净化示范场。

水牛高效养殖与水牛奶加工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成果简介:华中农业大学杨利国教授团队率先组装了基于沼泽型和河流型水牛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发明了国际首款水牛基因组选择SNP液相芯片,创建了奶水牛生产性能测定专用平台和国内最完整的奶水牛表型库,建立了奶水牛发情调控与妊娠维持等技术,组建了地中海高产奶水牛核心群,开发了奶水牛系列产品,包括水牛鲜奶、水牛酸奶以及奶酪等。成果涉及国际、国家发明专利共28项、软件著作权2个、地方标准1个、新产品11个,学术论文314篇,并在湖北和广西等水牛养殖大省推广应用9万头次,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功能脂肪酸、奶油等功能配料和风味原料的高效制备技术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在油料油脂和含油食药用原料中提高功能性脂肪、奶油等功能配料和风味原料的高效制备技术。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积累和技术经验。

奶牛乳腺炎的生态防控技术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筛选具有裂菌谱广、杀菌效率高的噬菌体,制备高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抗菌制剂用于养殖场环境的消毒、奶牛乳腺炎的防控和治疗等,以实现高效控制奶牛乳腺炎,同时减少奶牛场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生鲜乳中抗生素的残留,保障生鲜牛奶的品质,提高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粮草轮作与奶牛一体化产业技术体系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成果简介:(1)适于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筛选、种植配套技术;(2)青贮玉米及甜菜渣青贮高效利用技术;(3)奶牛饲养过程中高效养殖技术、青贮玉米及甜菜渣替代粮食饲喂奶牛技术、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技术;(4)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精准饲喂系统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成果简介:基于计算机视觉,轻型IoT装置,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局域通信系统实现饲喂情况的实时监测,联动饲料准备实现实时、精准、自动化,提高饲喂效率,对不同阶段的群体提供更精细的饲喂管理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个体牛只精准识别与建档系统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成果简介:基于计算机视觉与大数据算法,通过轻型IoT装置与机器人技术实现大规模范围内个体牛只的精准识别与实时数据化档案的自动建档及更新。实现牛只档案的精准化、数字化与实时化。具有一次性投资,规模化复用,操作更安全,更环保的优势。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奶牛精准识别与行为监控的智能化饲养控制系统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成果简介: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控制系统对奶牛进行个体到群体行为上从摇篮到餐桌的全链路监控,实现从饲喂、育种、健康、成长、疫病监控及出品的精细化养殖与供应链管理。

富含高活性天然叶酸的强化奶制品生产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牛奶产业

所属单位:暨南大学

成果简介:叶酸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B 族水溶性维生素之一。成年人每日推荐叶酸摄入量为400 μg,孕妇为 600 μg。叶酸作为重要的一碳循环供体,不仅可以用来合成嘌呤和胸苷酸,也能够用来合成泛酸、丝氨酸和甘氨酸。另外,叶酸可以将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为蛋氨酸进一步形成S-腺苷蛋氨酸,从而间接参与 DNA、蛋白质和脂质的甲基化过程。目前普及的合成叶酸补充剂,具有掩盖维生素B12缺乏、过量摄入副作用、干扰其他药物及营养素吸收等不利影响,且很多国家存在不同比例的人群因基因突变导致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不完全,使合成叶酸的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因此合成叶酸的生物利用受到叶酸代谢障碍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5-甲基四氢叶酸作为天然叶酸的最主要活性形式成为了叶酸补充剂的更佳选择。但是,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其应用。本课题组首次通过将5-甲基四氢叶酸制备成纳米脂质体,并将其加入到牛奶中,制备成强化乳制品,在UHT、HTST、喷雾干燥、巴氏杀菌、发酵和保质期贮存过程中,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保留率达到98%以上。5-甲基四氢叶酸的生物利用性也提升到近100%。所生产的富含高活性天然叶酸的强化奶制品可作为备孕和孕妇重要的天然叶酸的功能性食品,取代现在的合成叶酸补充剂,因此对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上一页1 2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