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成果简介:该成果技术立足于绿色航空技术发展战略和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针对飞机型号鉴定和适航取证的声学特性精细化试验评估的紧迫需求,在飞机飞行条件下关键部位声功率和贡献量测试、近地三维声场一体化动态等效测试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论文、专著、航空报告等系列成果,构建了飞机飞行声场测量平台。 该成果技术可直接应用于飞行器型号鉴定/定型和适航取证的声学试验。该成果可以持续承担我国飞行器型号研制和鉴定定型/适航取证任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成果简介: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成功研制了一架综合航空电子试验机,其主要创新点包括:1)创新地采用了“通用平台+APP”的开放式架构,研制了基于IMA架构为核心的综合航电试验系统;2)首次在我国提出了“航电网络+模型”与“试验网络+数据”双网循环驱动的一体化研制试验试飞设计思想,构建了机载系统数字/全实物动态仿真“云”交互平台;3)构建了基于眼动、脑电、肌电、心肺等综合参数的空中半物理静态/动态的“人-机-环”采集系统。 本项目获中国授权技术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5篇;建立行业标准1项。项目总体技术达到了同类航电试验机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应用于军民机航电系统型号及关键技术领先验证飞行试验:①综合航电试验系统和机载系统数字/全实物动态仿真“云”交互平台,在XX信息支援控制飞机、XX飞机和XX-600飞机等第四代战斗机、大飞机型号试飞任务中实现了平台、人员、资源、任务、信息的一体化精准管理,显著提升了机载航电系统研制及试验试飞的工作效率,节约试飞架次200余架次,节约试验经费1.2亿元;②构建的基于眼动、脑电、肌电、心肺等综合参数的空中半物理静态/动态的“人-机-环”采集系统,实现了试飞员生理变化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人在环的民机座舱人机工效综合评估,从年龄结构、专业分布、任务布局、能力资质等维度丰富拓展了试飞员能力谱系及培养体系,投入使用后,试飞员培训经费每年节约了500余万元。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成果简介:高相位中心稳定天线技术应用于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和商业卫星掩星探测仪天线,该天线是国际首台兼容GPS和北斗导航系统的掩星探测仪设备,是提升系统掩星观测范围和数据反演精度的先决因素,在民用气象领域成功应用。该技术同时应用于某型炮弹信息化弹药系统弹载天线中,提升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弹丸高速旋转下的极化适配性,在军用弹载信息化指令制导领域也成功应用。根据掩星探测的工作原理,系统测量精度对载波相位反演数据精度的依赖度非常高,是气象探测数据有效的先决条件。因此,对掩星天线提出了高相位中心稳定度、高增益宽波束覆盖及高可靠性的要求。掩星探测仪天线的覆盖频率决定了设备对各种导航系统的兼容性,10dBi波束宽度决定了掩星观测范围及掩星事件观测数量,波束内相位中心稳定度决定了载波相位反演精度,这些参数都是决定系统精度和技术先进性的首要条件。掩星探测仪数据产品应用到我国和国际其它主要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填补了国产掩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业务应用的技术空缺,显著改善了我国国产自主数值天气预报效果和自主预报能力,在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和重大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北斗导航系统在气象探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该天线技术同样在商业QX-1卫星中完成了推广应用,为后续维纳星座大规模组网观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项目组研发的智能检测装备历经五代产品迭代,最终首次研发了用于城市管涵检测的实景建模感知设备及配套软件系统,感知设备创新了RGBD与多设备联合SLAM定位技术,创建了地下管涵三维点云配准重建技术,集成优化影像建模配套算法,通过对通讯系统软硬件的匹配研究,解决了感知设备推进过程与数据处理、三维建模同步可视化进行的难题,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先实现了海量高精度三维实景建模数据压缩实时传输,大幅度提高了管涵等地下有限空间检测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管涵内全部目标物全息信息的收集。为适应地下管涵的复杂环境,项目研发了车、船、挂缆三种智能载体及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地下管涵高水位工况的检测无人化和主动化。研发的整套智能检测装备能够实时完成高水位暗涵缺陷、排污口的定位和三维实景建模任务,实现高效率管涵检测和智能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分析,攻克了技术瓶颈,实现了地下管涵检测智能化、可视化,解决了目前城市地下管涵检测手段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生产成本高的行业难题。 研发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深圳宝安区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工程、陕西镇安抽水蓄能工程、光明区存量管网提质增效等水环境治理项目、西安东北部330kV架空线落地迁改工程项目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研发成果经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服务水环境治理工程及其他国家重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意义。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
成果简介:通过麦克风阵列和摄像机组件的结合,利用声源定位算法对监测目标频段内的声音进行定位,以彩色等云图的方式实现声音可视化,显示声源在视场内的分布。具备局部放电识别、气体泄漏检测、异响定位等功能。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通过使用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物质材料探测的精度,随着高光谱成像的光谱分辨率的提高,其探测能力也有所增强。采用高光谱相机,实现高分辨率图谱数据无损采集与应用分析,进而广泛应用于在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及艺术品鉴定等多个领域。针对广汉三星堆、汉中韩休墓、陕文投集团馆藏书画等多个场景分别对出土文物、壁画、书画等多个文物类型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在文物隐藏信息提取、壁画修复、艺术品鉴定等多个技术难点上取得了突破。目前基于高光谱的文物修复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技术成熟度7级,已完成工程样机研制,并部分试点应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APHIS小型高光谱成像仪是一款基于光路复用技术的高性能高光谱成像系统,具有光谱通道数多、光谱分辨率高、谱线弯曲与色畸变小、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可获取高质量的光谱成像数据,满足环境检测、农林牧业、海洋应用、污染评估需求,可在民用地面、无人机载、民用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目前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技术成熟度9级,已实现了商业航天与地面产品的研制与生产。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本技术主要针对肿瘤术中诊断与监测的应用场景,同时具备高扫描效率、高扫描精度与快速智能分析的特点。高光谱病变组织扫描系统通过对在体组织进行高分辨光谱成像,扫描范围覆盖400-950nm,光谱分辨率优于4nm,能够捕捉病变组织在可见近红外谱段的精细光谱差异。目前产品已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郑大一附院)、人皮肤肿瘤(交大一附院)、脑胶质瘤诊断(唐都医院)等领域。未来可进行临床医学、术中诊断及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医学院校的实验研究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我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构光照明超分辨和光切片(DMD-SIM)显微镜产品,具有超分辨、成像速度快、大视场三维彩色成像、国产化率高等优点,技术水平国际先进。通过研究结构光场产生和调控技术、高保真超分辨和光切片图像重构技术等关键内容,本DMD-SIM仪器分辨率实现了90nm的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超越衍射极限2倍;三维成像速度比传统共聚焦显微镜快一个数量级。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包括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已使用本DMD-SIM仪器开展了多种生物医学合作研究,均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光镊是一种利用光的力学效应产生的光阱,能够对微粒或细胞进行无接触、无损伤的操纵和捕获,是研究微粒力学特性的理想手段。我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镊产品,具有捕获力大,操作精度高,性价比高等优点。通过研究光场调控技术、特殊光场传输和聚焦特性、光与物质的力学传递等关键内容,本光镊仪器调控光场的速度比传统方法提高几十倍,高效实现了对微粒的横向及轴向捕获。国内外二十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已在本光镊仪器上开展了多种生物或材料研究,这些单位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大学、华侨大学等,均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光镊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微操作和微加工系统,是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化科研和教学仪器,未来在生命科学、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基因工程、生殖医学、纳微器件、微加工、分散体系、制药、环保等众多涉及微粒的学科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MWIS-3000系列多参数水质监测分析仪采用“连续精细光谱分析技术+智能微处理器”的水质在线分析平台,配置了自主研制的小型光谱仪和电极传感器。可实现灵活配置的“5+X”参数(包括:余氯、pH、电导率、浊度、温度、色度、总有机碳、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氨氮、硝氮、UV254、UV436)等多个参数进行测量,依使用场景按需组合实施在线快速监测。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近端凝视型光学遥感系统主要由精细光谱、水文观测和高清视频组成,基于高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和精细光谱计量分析技术完成了水质水环境的多要素监测,包括面源水质多参数(叶绿素a、COD、色度、悬浮物、总氮、总磷等6参数)和水文多参数(水位、流量、流速等),具有信息丰富、无人值守、少维护、智能一体、场景适应性强等优点,可安装在塔、杆、桥等多种平台,对江、河、湖、库、海等地表水体进行快速应急监测。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