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海洋光学通用相机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本产品瞄准国内商品化深海光学成像设备无法覆盖全海深范围,亦未形成完善的深海光学成像装备技术链条和成熟产品,产业化能力不足的状况,形成了深海成像整体解决方案:采用钛合金外壳及蓝宝石窗口所构成的水密耐压舱体为内部组件提供了稳定了工作环境;量身定制的水下专用物镜最大化消除深海水体光学特性所引起的各类像差;自研低功耗电控组件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实时图像处理/压缩、传输及原位存储功能。 本产品最大适用水深为11000m,最高分辨率为3840×2160,帧频30fps,水中最大视场角不小于60°,具备远程增益、曝光时间和触发设置。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全面推进,本产品在海洋科学、海洋资源调查、水下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水中油传感器及海洋石油平台生产水监测系统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水中油传感器针对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舰船港口、海洋环境业务化监管等原位监测需求,采用荧光法设计实现海洋外排含油污水每天不间断的自动化监测,建立完善的外排污染物监控体系,助力海洋油气勘探高效开发、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带动产业升级。设备已在东海、南海平台实现示范应用,该技术促进智慧油田发展,保障海洋生态安全。

海洋生态传感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针对我国在海洋核心变量传感器领域的研究严重不足的现状,开展了多种小型化、低功耗海洋光学生态传感器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双波段荧光与后向散射计、溶解氧传感器和水中油传感器的样机研制,并初步建立了海洋传感器工艺体系与测试体系,为我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科学研究、海洋资源探测、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海洋光学传感器的国产化进程。

集成光频梳系统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飞秒脉冲激光器具有良好的高频噪声,当将以高稳定的频率源作为参考并与之锁定后,便具有低噪梳状光谱。底噪梳状光谱可为精密光谱、激光通信、天文物理、量子操控、远程时钟同步和卫星导航等提供理想信号。该产品为以微波信号源为参考的飞秒激光器。采用直流供电,通电后即可自动于参考源锁定并进入工作状志。其性能特点有:光源整机体积仅为203x197x22mm3,脉宽70-1000s可变,输出功率可高于100mW,重量约1kg,总体功耗小于15W,工作温度范围10-35℃,并可在峰值加速度为2g的振动环境下稳定工作。

GHz光纤飞秒激光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高重频GHz脉冲串飞秒激光器在工业加工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望克服目前飞秒激光加工效率低下的技术瓶颈。本产品通过全光纤啁啾脉冲放大系统放大激光光源,实现了压缩输出平均功率82W、光束质量优于1.2以及脉冲宽度小于400fs的激光输出。基于该GHz高功率脉冲激光系统,可以克服目前低重频飞秒加工效率低下的瓶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飞秒冷加工。

sub-50fs紧凑型光纤飞秒激光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脉宽小于100fs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可有效提升双光子/多光子成像系的性能。然而,光纤飞秒激光器由于增益光纤带宽的限制,脉冲宽度很难做到200fs以下。本产品基于全光纤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GMN)技术,克服了放大器增益带宽的限制,实现了脉宽小于50fs的飞秒激光输出,同时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并且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双光子/多光子成像及其它先进光谱技术应用。

Glare FS-400-IR超快飞秒激光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

条纹相机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条纹相机是一种时空转换设备,可以将超快时间演化物理过程转换为肉眼可辨的空间图像,也称为像转换管条纹相机,它是综合了电子光学、光学、电子学、纤维光学及半导体技术等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端光电测量仪器,同时具备超高时间分辨(ps级)、高空间分辨(μm级)和大动态范围(>10000:1),是实现超辐射快过程探测的重要设备,对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它可直接测量超短脉冲的时间一强度-空间信息,也可作为高时空分辨的记录设备与其它仪器(如共聚焦显微镜、光谱仪)构成联合诊断设备,进行超快过程的光谱一时间-强度等参数的诊断。 实验室已研制成功高性能、高可靠性条纹相机八个系列,包括飞秒条纹相机、大动态范围、通用皮秒、35mm长狭缝、高增益超小型、高频重复扫描条纹相机等。 应用领域:激光聚变物理诊断、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等离子辐射诊断、同步光源束线诊断、光通信及量子器件研究、激光雷达、高压放电、微纳米材料、生物医学等研究。 用户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北核技术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光电倍增管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果简介:光电倍增管是具有单光子灵敏度的极限微弱光探测器,是在分光光度计、PET-CT、γ相机、X射线曝光计、检体化验、流式细胞分析仪、DNA测序仪、石油测井、尘埃粒子计数器、激光雷达等中大量使用的核心元器件。西安光机所研制了系列化的快响应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列入中科院自主研制仪器名录,销售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西北核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

基于多波导级联的纠缠光源产生装置及方法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本科技成果属于量子信息技术领域,是一种创新型的高品质频率纠缠光源产生方法及装置。该技术通过多波导级联的创新设计,成功解决了传统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技术在高泵浦功率下CAR值(符合计数与偶然符合计数的比值)急剧下降的关键技术难题,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了性能优越的光源解决方案。一、技术基本情况: 该技术采用多级非线性波导(如周期极化铌酸锂PPLN波导)串联结构,通过创新的光学设计实现泵浦光的逐级利用。在保持低单级泵浦功率(<10mW)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输出效率。相比传统单波导方案,该技术可将能量转换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保持CAR值≥10的高品质标准。系统工作波长采用780nm泵浦光和1560nm纠缠光子对的标准配置,滤波隔离度达到≥50dB的高性能指标。 二、核心技术亮点: 多级波导级联技术:创新性地采用多级PPLN波导级联结构,每级波导长度10mm,极化周期8.3μm。通过精确的相位匹配设计,实现泵浦光的逐级高效利用,显著提升整体转换效率。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信号的束型原子钟频率锁定装置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该专利通过高精度嵌入式系统设计,实现了压控晶振输出频率与铯原子跃迁频率的实时锁定,显著提升了原子钟的频率稳定性和准确性,长期稳定度达10⁻¹⁵量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系统采用了荧光信号高灵敏度处理技术,采用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与双通路(直流/交流)信号处理架构,实现对亚nA级微弱荧光电流信号的高效转换与降噪,解决了光抽运小铯钟中荧光信号易受干扰的难题;超低噪声电源系统设计,创新性地将数字与模拟电源、地线完全隔离,结合磁耦芯片与多层电路板布局,电源纹波系数降低至行业最低水平,从根源上杜绝信号串扰,确保系统整体噪声极低;实时数字纠偏算法,基于ARM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通过数字正交解调与比例积分运算,实时生成动态纠偏信号,响应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50%以上,显著缩短频率锁定时间;全隔离信号传输架构,模数/数模转换环节采用磁耦隔离技术,消除跨模块干扰,保障信号传输纯净度,使晶振输出频率与原子跃迁频率的同步精度提升一个量级。 该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新一代光抽运小型铯束原子钟,且具备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势。这一技术不仅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网络等重大工程提供更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更将推动量子计量、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基于介电常数近零现象的里德堡原子微波测量装置及方法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近年来,可溯源至标准频率的微波电场测量成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重要方向,其基本手段是利用耦合里德堡原子能级的微波跃迁具有大电偶极矩的优势,实现微波电场的精密测量。然而,目前里德堡原子微波测量大多依赖传统微波结构提供均匀电场,受限于工作波长,均匀区长度短,导致探测灵敏度受限;同时,微波电场与功率间的转换因子较低,限制了弱信号探测能力。 本专利提出的基于介电常数近零(ENZ)现象的里德堡原子微波测量装置及方法,针对上述瓶颈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工作在ENZ模式的超窄矩形金属波导,在通道内形成纵向均匀且增强的微波电场,显著提升了原子对微波场的响应能力。结合EIT与AT分裂效应,电场测量可直接溯源至标准频率,实现微波场强的精密、可量化测量。 该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可调性强、易于集成等特点,适用于GHz–THz频段微波测量,满足通信、雷达、计量标准、量子传感等多元场景需求。未来有望推动高灵敏微波电场测量装备的工程化和国产化,提升高精度电磁测量与量子精密仪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页上一页1 2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