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原子束钟具有优异的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性能,是当前最主要和应用最广泛的守时型原子钟之一。基于光技术构建的原子束钟作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因工艺相对简单、理论性能指标较高,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但该类原子钟性能提升受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探测过程中产生的光噪干扰。以往常用的直接探测方法会引入较大的杂散光,导致钟跃迁信号信噪比降低。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差分探测的原子束钟,通过采用探测光与参考光的差分技术,在不显著增加原子钟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抑制窗口散射、激光波动等因素引起的光噪干扰,改善了钟信号的纯净度和信噪比,从而有助于提升原子束钟的短期频率稳定度。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原子钟是当前已知精度较高的频率和时间测量工具之一,已在基础物理检验、导航定位等多个关键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原子钟性能始终是时间频率与精密测量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原子钟多采用单一原子样品,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若将两种原子在尽可能一致的物理环境中运行并进行钟频比对,可构建一种具有潜力的高精度测量平台。然而,现有双原子钟通常采用两个独立单模腔分别激励不同原子,难以消除轨迹、温度与磁场等环境差异,影响频率比对的精度与一致性。本专利提出的双原子钟及其共用Ramsey腔技术,采用单一束源与共用准直通道生成共线Rb/Cs双原子束,并在同一个双模π相位差Ramsey腔中完成各自钟跃迁,从系统结构上提升了频率比对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尤其在Rb/Cs频率比的高精度测量中,该技术可用于探索基本物理常数是否随时间演化。在其他涉及碱金属超精细跃迁频率比的检验中,同时探测两种原子也被认为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 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集成优势和推广潜力,可应用于高性能时频设备的研制,并为基础物理研究提供支持。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原子束装置可显著降低原子碰撞效应对原子跃迁频率的影响,在原子钟、原子干涉仪等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原子束装置中,静磁场的空间分布均匀度对原子跃迁有直接影响。目前已有的直四导体能产生与原子运动方向垂直的横向静磁场,其场调控方式适用于非空间受限场景。然而,在空间受限的应用中,如何使用有限长度的直四导体产生空间上高度均匀的横向静磁场,进而构建基于四导体的高性能原子束装置,依然是一个技术挑战。本专利提出的基于弯曲四导体的光抽运原子束装置,通过修正四导体静磁场产生结构的形状调控场空间分布,补偿端场衰落效应,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均匀度静磁场,减少由磁场不均匀度引起的原子跃迁频率偏移。该技术适用于高精度时间测量、量子信息处理和基础物理研究等多个领域,可通过优化设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随着卫星导航、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原子钟和量子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该技术有望在这些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市场潜力巨大。综上所述,基于弯曲四导体的光抽运原子束装置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随着高精度原子钟比对、天文观测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对时频同步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基于卫星链路的时频传递技术(长期稳定度达到10-15量级)已不再满足需求。因此,发展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变得至关重要。相较于卫星链路的时频传递技术,基于光纤链路的频率传递技术在长期稳定度上实现了2至3个数量级的显著提升。其中,光纤微波频率传递技术借助电学相位补偿方案,在100km光纤链路上实现了10-18至10-19量级的长期稳定度。在光纤微波频率传递技术中,以压控振荡器为执行机构的电相位补偿方案具备结构紧凑、相位调节灵活、补偿范围大的特点。在长距离的信号传递大型系统中,为了减小光纤链路中的背向散射和瑞利散射等对信噪比的影响,光载波的波长需要在收发两端予以区分。但是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链路中传输时,会引入光纤色散的影响,在往返传输的过程中产生非对称的相位时延,影响微波信号的长期稳定度,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差分式光纤微波频率传递装置。装置针对下一代地基授时系统需求,目前在建的光纤授时系统建设经费中与光纤微波需求相关的已有上亿元,本装置为升级换代方案,市场规模和潜力与之相当。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成果简介:基本情况:一种超紧凑光晶格钟真空物理装置,包括真空腔体、真空腔体上缠绕的无需水冷的反向亥姆赫兹线圈;真空腔体内部设置有金字塔型磁光阱所需的棱镜支架、直角棱镜组和复合反射镜;棱镜支架上设置有放置固态金属的凹槽,用激光溅射的方式产生气态金属原子。技术亮点:本申请联合了包括金字塔型磁光阱、激光溅射原子源、和无需水冷的反向亥姆赫兹线圈等技术,避免了使用塞曼减速器、水冷机、高温原子炉等高功耗、大体积的装置,并简化了光路和真空装置的复杂度。使得本发明给出的光晶格钟真空物理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和结构超紧凑等优点,可应用于可搬运或者空间光晶格钟真空物理系统。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成果简介:一、项目简介深紫外LED封装模组具有体积小、便携式、高集成度、坚固耐用等优点;与汞灯相比,其能源效率高,紫外光LED能量消耗最多可以低70%;它还具有环保特性,不含有害物质汞;工作电压低,和高压汞灯相比,既提高了安全性,也降低了驱动电路成本;光学系统简单,更符合实际应用需要,在消毒杀菌、紫外固化、保密通讯、数据存储、农业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取代汞灯等传统紫外光源已经是大势所趋。二、技术特点半导体所突破了紫外模组封装材料、光学设计、驱动与热管理以及可靠性等核心技术,掌握了250-400nm波段的紫外LED封装技术,尤其在波长300nm以下的深紫外LED方面掌握独特的封装与驱动技术,目前深紫外LED模组输出功率可达到超过40mW,达到了可实用化水平。相关核心技术在照明中心的产业化设备平台上进行了充分验证,具备了产业化转移的能力和条件。三、专利情况目前国际上在深紫外领域的专利布局还并未充分展开,主要是氮化镓蓝光LED的专利技术延伸,现有紫外技术专利以美国、日本居多,半导体所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在紫外LED的封装和应用方面已申请了12项关键专利,预计近一两年内将会进一步申请10多项核心专利,掌握专利布局主动权。四、市场分析深紫外LED在杀菌消毒、医疗卫生、生物探测、安全通讯、白光照明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潜在市场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相比于目前传统紫外光源汞灯而言,不存在汞污染的环境问题,更加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趋势,而且具备小巧轻便、低压低耗、易于调谐等优点。目前在杀菌消毒方面已有相关产品和市场应用,在医疗、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目前正在拓展中。五、合作方式知识产权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开发。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简介:针对现有“行车+钢索吊具”的飞机发动机安装方式无法精确控制发动机位姿和各安装点装配载荷的问题,该项目以人机协同的发动机装测控一体化技术为核心,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的新型作业模式,突破了多约束、狭小空间内发动机多级轨迹规划,全行程内发动机空间位置姿态感知,发动机空间五点同步高精度入位对接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涡桨发动机精准安装系统,制定了涡桨发动机自动安装规范,并成功在新型涡桨支线飞机、MA60系列飞机、某型涡桨飞机试飞专用短舱研制、TP500无人机等项目中完成工程应用,实现了发动机高效、精准安装,为航空发动机数字化、标准化安装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该项目技术攻关难度大,系统复杂度高,通过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该项目成果可应用于AG600、大中型运输机等吊装式飞机发动机安装及维护中,进一步推广至C919等托装式发动机安装,有望在航天、兵器等行业的复杂产品精准吊运装配中应用,实现行业溢出,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研发了钛板材超声检测智能机器人;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及显示;将机器仿生技术应用于水膜式超声检测过程,实现对传统人工水膜超声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替代。 项目创新性的设计了行走机构、自适应夹持装置,解决了机器人运动轨迹偏移,超声换能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的难题,实现了机器人换能器仿生夹持、恒力控制、声波垂直入射功能,能够满足钛合金板材水膜超声检测要求。开发的计算机智能分析算法、数据挖掘与处理等软件系统,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图形化显示实时输出等功能。 本项目累计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国家行业标准1部。 项目成果实现了板面100%精确可控全覆盖,大幅降低了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检测效率高,避免了人工检测中错、漏检问题;与水浸法相比,具有小型化、低成本、检测条件要求低等优点。 研发的超声检测智能机器人系统替代人工检测后,检测效率比人工操作效率提升50%以上,可实现一人多机检测,大幅减轻劳动强度,并防止相关职业病产生的危害。 成果先后应用于宝鸡市钛程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效益显著,项目成果在行业内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由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华领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陕西立邦软件有限公司、宝鸡文理学院组成研发团队。在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确定研发项目《智能机器人超声简易系统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基于光与大气分子或颗粒物之间的散射作用原理,提出利用多探测体制复合的大气激光雷达技术,对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温室和环境污染类等气体、气溶胶种类与含量等的廓线进行高时空分辨率和全天时的探测,因此,针对当前大气与环境多参量的全天时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精细探测需求问题,本项目提出了融合激光雷达技术的地基综合大气遥感方法及应用示范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制约边界层内气象与环境参量的全天时精细探测技术难题以及激光雷达的全天时业务化应用瓶颈。利用其高时空分辨的连续探测优势,可为局地大气气象和环境监测应用研究填补气象分秒级的气溶胶、温度、湿度、风速、痕量气体等气象基本参数观测空缺。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是一种微量注射成型的精密封装装备,能够实现注射微量化、封装精密化、材料多样化和装备模块化等功能。装备尺寸更小,操作更简单、模具搭载更方便。 采用该装备进行封装能很好地解决电子连接件和控制电路板在高温、高振动、高湿度等恶劣场合的保护等问题。1.射出微量化:射出量 ≤ 0.001g;2.封装精密化:注射产品尺寸精度 ≥ 0.01mm。技术成熟度 5 级,可开展合作开发。成果可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类电子元器件封装等领域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