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船舶应用低碳燃料(甲醇、LNG)是现阶段航运业实现低碳、低排放、低燃料成本的最合理可行的路径之一,既满足“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又满足航运业“降本、增效、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甲醇属含氧高、氢碳比高、气化潜热大、不含硫的清洁燃料,在发动机上应用有利于减少SOx、NOx、CO2和PM的排放,且甲醇燃料产能大,价格低廉。可以预测到2050年航运业的燃料将从目前几乎完全以石油为主,转变为以低碳或碳中和原料为主,2040-2050年甲醇将占全球船用燃料的25%左右。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系统具备双燃料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安保监测、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等功能,可实现柴油-甲醇双燃料模式稳定工作,为船舶提供低碳、高效、清洁、经济的动力与能源。 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完成实验室原理样机功能验证,正在开展小批量生产,进入产品中试阶段。现已于淄柴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北方船舶工业有限公司签署供货合同,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建造国内首艘内河低碳智能甲醇/柴油双燃料动力推(拖)轮,开展产品示范应用及市场推广工作。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利用胆甾相液晶螺距对温度及VOC气体响应的特性,开展了液晶用于温度、VOC气体传感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呼出VOC气体传感研究,人呼出气体的VOC含量间接反映出人体血糖的高低,这样可以在不用采血液的情况下测量出人体血糖的含量。该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发表了20余篇SCI论文以及申请与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5项。该研究现在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能够制备实验室级别的传感器,但部分问题还需摸索清楚,具有产业化潜力。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对于柔性电缆的装配,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围绕产品的刚性件进行增强装配和维修,而对于基于柔性线缆的虚实融合技术的研究罕见报道。基于虚实融合技术的柔性线缆智能装调技术课题提高线缆的装配精度和效率,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研究成果产业化前景广阔,完全符合黑龙江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要求。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产品用于两相分离领域,尤其针对密度差接近的液液两相分离。目前完成了技术开发和样机制作,并通过了实验验证。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产品用于气液分离领域。目前完成了技术开发和样机制作,并通过了实验验证。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通过前驱体制备,控制高能量密度高镍三元前驱体性质,后处理工艺提升高镍三元循环性能和首效,首效高达92%-95%,300圈循环性能高于80%。 通过精确控制前驱体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可以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这包括控制晶粒尺寸、形态和分布,以及可能的掺杂或表面改性,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导率。后处理工艺的创新包括热处理、气氛控制、表面涂层等步骤,开发了一种能够制备高能量密度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的方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润滑是降低摩擦、避免磨损、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的重要技术,能够满足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的社会需求。适于高负荷、强冲击等苛刻工况下使用的二硫化钼等固体润滑剂,是重型机械等领域发展所必需的材料。由于钼比较稀缺,寻找二硫化钼的替代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资源丰富、耐氧化的层状磷酸镁材料作为润滑剂优势明显。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我国锂离子电池新一代负极材料在国际市场领先优势,解决了硅在嵌锂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巨大导致电极材料粉化、循环稳定性差等产业界技术难题。发明了多孔硅的低成本可规模化制备技术,通过发展多孔硅掺杂和新型碳源复合技术,开发了用于锂电池负极的掺杂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基于表面改性和液相复合方法发明了规模化制备石墨/硅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明了低成本可规模化制备Si/SiOx复合材料及其改性的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三星SDI、日本松下等公司,以及美国特斯拉公司的电动汽车等。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采用镁合金为阳极,碳纤维材料为阴极,利用海水做电解质,适用于小功率、长寿命、免维护的海洋电子设备。海水电池采用镁合金为阳极,碳纤维材料为阴极,直接利用海水做电解质,采用海水中溶解的氧气为氧化剂而工作的一种电池。工作时,需要海水连续流过电池的两极,以便为阴极不断地提供氧气和带走阳极生成的沉淀物,因此电池的结构是开放式的。由于电解质和氧气直接取自于电池周围的海水,唯一消耗的材料就是金属阳极,因此这种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其结构十分简单,安全可靠,干存时间无限长。但由于受海水中溶解氧气浓度的限制,其输出功率较小。因此特别适用于为长期在海下工作的小功率电子仪器及电器装置提供动力。可在完全无需维护的条件下持续工作若干年。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模块化光伏电源可实现最大太阳能转化,灵活地串、并联运行,并自动实现优化的负荷分配控制。与储能相结合的模块化光伏电源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模块化光伏电源在为负载稳定供电的同时,可实现最大太阳能转化;多个模块化光伏电源可根据需求,灵活地串、并联运行,并且级联运行的多个模块化光伏电源间可自动实现优化的负荷分配控制;与现有的“光伏阵列+储能”使用形式相比,级联运行的模块化光伏电源阵列控制简单、运行可靠。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通过电机定、转子磁路的创新性设计,提升电机电枢绕组的利用率,实现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密度电机设计技术,通过对电机定、转子磁路的创新性设计,利用传统电机电枢绕组端部形成的磁场产生额外的电磁转矩,进而提升电机电枢绕组的利用率,实现了电机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已完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直线电机等电机的高功率密度设计技术开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管理系统具备抑制超调和振荡、提升动态性能等功能,提高储能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储能装置能量优化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和特点:可以在储能装置充放电过程中,抑制超调和振荡、缩短调节时间,提升动态性能;实现储能装置内部的能量优化管理,提高剩余容量的利用效率;采用效率最优的储能装置内部负荷分配技术,减小不必要的损耗,提升能量的利用率;可以实现内部故障检测和故障后的自动重组功能,避免储能元件单体损坏对整体装置的影响,有效提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