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是一款基于拉格朗日体系半隐式运动粒子法(MPS)的新型流体仿真软件,用户输入几何模型后,通过简单设置流体属性等后即可快速启动计算,无需复杂网格划分。该软件在模拟核工程、海洋工程、流体机械、航空等工程中带有复杂自由液面流体运动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前期已经使用该软件对核反应堆中的复杂流体问题(如液池晃动、熔融物碎化、堆芯子通道堵流、颗粒床运动)进行了广泛测试和应用,并得到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及舜云科技等单位的纵横向项目资助。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开发了波形板二次携带高精度计算模型,实现分离效率高效计算,服务于火电核电中汽水分离装置的高精度设计。同时基于开发的大量核工程领域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制造业中热工系统的态势感知模型与软件开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数据资产治理产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数据资源。它通常包括数据集成、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多个模块,通过这些模块,企业能够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该产品能够支持企业构建数据资产目录,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资产化和服务化,从而激活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共享共用,降低业务运营成本,并支持数字化转型。它还能够提供数据资产服务门户,使得数据资产能够以数据商品的形式对业务用户开放,通过智能的目录活化管理和全流程数据安全管控,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此外,数据资产治理产品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产的运营,通过数据资产的识别、维护、服务、监测和评价,推动数据资产价值的持续释放和优化。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气体压力测量对于飞行器设计、健康监测极为重要。目前在该领域广泛使用的传感器多为美国生产的压电式传感器,易受电磁干扰,无法实现自主可控。哈尔滨工程大学耿涛教授团队与黑龙江通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一款光纤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研发采用了新的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其测量范围、精度等指标优于国外产品,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后续申报了省重点研发计划,目前处于项目评审阶段对传感器的指标与软件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提升应用价值。目前该项目处于中试阶段,已经完成小批量生产,正在进行环境验证试验。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节流管伺服调节阀是一种利用介质压差来驱动阀头的新型调节阀,具有驱动功率小、体积小、控制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配合PLC逻辑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可以完成压力智能化自动控制功能。目前已完成实验室样机,综合测试了阀门参数,在实际科研项目中有应用,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产品用于两相分离领域,尤其针对密度差接近的液液两相分离。目前完成了技术开发和样机制作,并通过了实验验证。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多波束测深声呐设备作为海底大规模测量最重要的高精度探测仪器,已在海洋探测、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理是利用发射换能器阵列向海底发射宽扇面覆盖的声波,利用接收换能器阵列对声波进行窄波束接收,通过发射、接收波束指向的正交性形成对海底的照射脚印,对这些脚印内的反向散射信号进行到达时间和到达角度的估计,就能得到该点的水深值。每次探测的交叉波束脚印达到数百个,形成与船行方向垂直的测深条带线,随着测量船沿测线航行连续测量便可得到一条沿船行方向具有一定覆盖宽度的水深条带,完成多条测线后便可得到一定面积的海底地形图及海底目标物形位。 基于多年来在多波束测深声呐方面的关键技术自主突破,团队形成了专利、仪器、装备与新品等成果,并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高频多波束测深声呐产品销售12 套,实现销售1482.19 万元,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下引领研制了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浅水多波束测深声呐,实现销售2000万元。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该成果主要涉及到:实现对加工过程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综合考虑声、振、热多物理场信号对于损伤评估的表现形式,构建不限于本项目的可拓展特征信号数据库;探究加工过程中的零部件损伤机理,挖掘蕴含在信号中的机理特征,能够将信号与损伤机理构建映射关系,为实现在加工过程中的实时损伤评估提供基础;采取数据驱动方法,构建一个通过基于受热、冲击损伤机理约束的全连接神经网络建立的损伤预警模型,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实现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损伤评估结果。零部件加工过程的实时损伤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过程中的损伤评估面临信号采集难度大,信号分析困难,人工评价不准确等问题,现有检测手段主要是在零配件加工完成之后进行质量检测,耗时费力,且部分数据难以获取。因此,实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监测数据的非接触式测量成为研究重点,建立一整套评估系统是目前研究零部件损伤评估过程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时零部件加工的故障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自主研发了高精度MIMO毫米波雷达,并且实现了全国产化批量生产。产品结合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优势和毫米波频段信号带宽大、分辨率高的优点,极大提高了雷达参数测量性能。基于产品开发出包括辅助变道、盲点监测等功能,应用于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相关技术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包括安防检测、无人机环境感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基于本成果研制的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已应用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汽车生产和销售公司,此外还搭载应用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佳木斯骥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免耕精密播种机等多个领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并小批量出口至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对于推动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国产化进程、打破发达国家关键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环保、寿命长、规模大、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大容量高效储能技术的首选之一,团队基于多学科交叉优势,自主研发电堆、管路系统、BMS、电解液等部件的核心技术,产品具备可靠性高、成本优势明显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新能源电站、输配电站、高能耗制造业、离网发电系统等应用场景。目前已经完成中试级别样机的组装,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可快速实现批量化生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多维智能重构仿真技术开发了核动力分层次、多维度设计与分析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具有高普适性的多层次精细化模型,解决了多专业协同、跨尺度融合与数据实时通信问题,实现了分别独立设计的核动力装置各个子系统的匹配性问题,为缩减复杂系统设计、建造周期,提高装备研制效率提供技术手段。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微型燃气轮机具有重量轻、维护周期长、燃料多样化等特点,是未来新一代理想动力装备。本项目微型燃气轮机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机及所有零部件和控制系统已实现100%国产,该设备主要由离心压气机、燃烧室、向心涡轮、回热器等部件组成,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与燃烧室内喷注的液态或气态燃料进行充分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在涡轮内膨胀做功对外输出轴功率。输出功率50kW以上。经过研究分析与调研,哈尔滨工业基础扎实,哈尔滨工程大学设计技术能力雄厚,具备全套的设计与研制产业链。可在未来3~5年内实现产业化。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