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主要面向发电和船舶推进用的汽轮机组动力装置,揭示了调控系统与轴系振动耦合机理,发现调控系统的P、I参数对轴系振动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优化调控系统的参数,合理设计包括调控系统在内的汽轮机转子系统,可有效降低汽轮机组的振动噪声,为延长高端动力装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目前,该成果在船用汽轮机组的样机阶段和系泊试验阶段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研究团队与七〇三研究所、哈尔滨汽轮机厂正在继续开展深入的技术合作,为该技术在船舶高端动力装备减振降噪领域应用提供切实保障,并可推广到核电用汽轮机组深度调峰状态下的振动噪声控制等技术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 基于金属合金的固态可逆储氢技术具有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资源丰富等优势,是实现氢能大规模、低成本储运的理想介质。我国金属镁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镁基合金(储氢密度7.6wt%)相对于稀土系和钛铁系合金具有较高的质量储氢密度,是较好的储运氢材料之一。大容量镁基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可实现280℃@1.5MPa或320℃@0.1MPa条件下连续充放氢,储氢质量可达25kg以上。目前已经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委托哈尔滨锅炉厂完成大容量镁基储氢罐设计图样。产业化情况体现如下: 前期相关研究收到国内地方企业高度关注,经过积极对接、探讨交流,与江苏格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就2026年-2027年购置60台大容量镁基固态储氢设备(30台集成为一组)达成了初步意向;此外还在与其他相关企业对接中,预期2027年至少可实现120台(4组)大容量镁基固态储氢设备的订单;单台大容量镁基固态储氢设备加工制造成本约需10万元(含储氢颗粒),考虑到前期研发投入费用,预期单价为15-20万元,按照2027年预期最低销售量计算,本项目研制的大容量镁基固态储氢设备在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转换后预期可实现销售额1800-2400万元、毛利润600-12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面向新一代低噪声电动泵组的技术需求,用于研制具有高性能、低噪声、高效率的低噪声永磁电机驱动离心泵组样机。实现了电磁场时空谐波评估、泵组流场特性、电机泵组轴系动力学研究,突破并掌握了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场时空谐波抑制、泵组运行安全性评估、泵组振动噪声控制、低噪声工艺、泵组健康管理等关键技术;通过多种技术方案的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全面提升低噪高效的电动泵组的自主研发能力。目前,该成果初步应用于核主泵及水下航行器推进系统中,对设备选型匹配、振动噪声特性评估及抑制均取得良好效果,有力保证了多型设备的达标验收。另外,该项技术应用于希望六号(世界上首个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GR7800车辆滚装船(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新一代环境友好型滚装船)等多个船舶及海洋平台的机电设备振动特性评估及故障诊断过程,并获得研制单位来信感谢及公开报道。团队与哈电集团、沈鼓集团、德州恒力电机厂、大连四方电泵厂等机电设备研制长期开展深入合作,研制出多型低噪高效电动泵组、驱动电机等机电设备及相关科研试验台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属于船舶导航领域产品。对标挪威的Kongsberg公司DPS4D和英国的Veripos公司LD型组合导航产品,成果通过集成北斗导航和短报文通信一体化设计,实现远海PPP定位技术。并与惯性单元组合,形成异源异构精准可信组合导航系统,可实现远海位置精度10cm,危险误导信息可控制在10-5等级,可用性在99.5%以上。目前,该系统已在海特天惠轮、恒泰洋以及海豚1号智能船开展实船示范,后期将向中海油、中石化、地质调查局以及打捞局的船只进行推广应用。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高性能核电控制阀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优化设计技术主要包括四个关键内容:①流-固-热-声多物理场耦合建模技术;②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机理分析技术;③考虑多目标、多参数的协同优化技术以及④ 核电阀门精准高效测试技术。依托上述成果,已与核电阀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项,合同总金额93万元。相关技术协助企业完成了价值800万量级核电主蒸汽释放隔离阀的国产化样机研制工作。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项目研究的无人集群协同感知为无人系统领域的热点研究,取得的里路和技术成果能够有效支撑我国未来无人集群智能化、感知任务自主化的发展,为我国对地探测、环境感知、资源探测等提供技术保障。此外,本课题所研究的异构无人机集群系统的协同框架、自主决策和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则是自动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利用本课题取得的自主决策、自主任务以及协同框架技术能够应用到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渔业等智能制造领域,促进城市智能化的发展和建设。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CCUS技术现实需求及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系统研究,形成锅炉烟气低能耗高效CO2捕集系统,CO2捕集效率不低于90%,CO2负载量相较于传统吸收剂提升87%,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系统采用催化解吸技术,相较于传统吸收剂而言解吸能耗降低率不小于40%;捕集系统关键装置体积减小率不少于30%。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实验室台架系统验证,后续将进行产业应用推广。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船舶动力装置SOx、NOx和PM(颗粒物)等污染物单一处理技术联用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缺点,面对日益严格的船舶排放法规,研发了船舶动力装置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处理系统。通过采用过硫酸钠/尿素/海水氧化还原耦合新型多污染物高效协同处理吸收体系,实现了同一装置同时高效处理船舶尾气多种污染物,其中SOx去除效率高于98%,NOx处理满足IMO Tier III排放要求,PM去除效率高于80%,且湿法处理废液硝酸盐含量满足IMO排放法规要求。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实验室台架系统验证,后续将进行产业应用推广。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针对氨燃料燃烧NOx排放高、氨逃逸量大、氨替代比与N2O排放存在折中关系,传统N2O催化剂分解效率低,以及传统后处理系统一体化净化排气难等问题,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研发氨燃料/氨混烧锅炉含氮污染物一体化耦合处理装置。通过系统研究,采用多级耦合高效协同催化处理技术,实现NOx处理效率满足锅炉排放要求,NH3逃逸率不高于10ppm,N2O净化效率不低于85%。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实验室台架系统验证,后续将进行产业应用推广。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拟从燃气轮机核心零部件结构设计、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合金丝材、粉体材料)等入手,开发低成本高效率新型高能束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突破燃气轮机核心零部件控形控性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出低成本高效率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在燃气轮机研发、制造上获得推广应用。这种创新设计可以实现超声波对液体熔池和固体沉积层的“双重效应”,大辐提高了超声能场的作用效果。预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5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以超声能场辅助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增材制造成形工艺服务哈尔滨相关企业,并签订到账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技术服务合同,以及实现超声能场在线调控技术转化应用到焊接领域。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完成无网络区域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调试,提供技术研究报告1份,研制无网络区域小范围无遮蔽监控原理样机1套,研制无网络区域30节点高压输电线路监控工程样机并进行现场测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1、成果介绍基于车路协同的信号灯控制技术融合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交通管理运输及出行等领域进行全过程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充分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该技术具有以下能力(1)系统具有自学习交通流量能力。系统能自学习城市级大规模交通信号灯通行、拥堵情况,通过LSTM深度学习建立交通流模型,进行历史大数据分析,根据当天天气情况,系统分时段地、精确地对信号灯进行配时。这种信号控制策略具有普遍性,能够适应大多数情况下的道路状况。(2)系统具有在线智能学习能力。系统在线运行智能引擎,根据当前车流情况预测并调节下一周期信号灯时长。通过设计的物联网架构,远程将配时策略下发信号灯。(3)系统具有无人值守的智能自修正能力。系统建立强化学习模型,能感知、获取道路状况、突发情况等,进而动态地优化信号灯配时策略,使信号灯更像人脑智能。2、产业化情况随着智慧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信号灯产业化进程也得到了加速。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关注智能信号灯控制。智能信号灯产业链包括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在硬件制造方面,主要包括信号灯、传感器、摄像头、控制中心等设备的生产和组装。在软件开发方面,智能信号灯需要依靠专业的软件企业进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发和优化。在运营服务方面,需要提供包括设备维护、数据分析、优化建议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专业的智能信号灯制造企业、软件开发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等,这些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和分工,共同推动智能信号灯产业的发展。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