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利用排放烟气加热循环水,有效回收烟气余热,节省燃料并脱硫。本技术利用排放烟气加热循环水,使烟气中的水分在降温、结露的过程中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充分溶合形成酸性液体,沉降集总后得以回收。可使烟气温度由200℃左右降至 100℃以下,有效回收烟气余热,可节省燃料 10%左右;降温后采用节露法使水节露,烟气中硫化物溶于水形成酸,大部分被回收,小部分细小液滴被气液分离装置回收,总脱硫效率预计可达 80%。该技术可推广到各种应用燃油/燃油锅炉的工、矿企业单位,设备单位投资指标约为 20 万元/10000m3h-1(烟气排量),当年即可收回成本。随着社会对节能和环保的日益重视,该项目实现产业化后,将会因其经济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因素而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年均销售收入将超过 100 万元。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福州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开发了 20kW-10000kW 的中小型径流式汽轮机。该型式汽轮机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在中小型汽轮机在动力工程、电力工业以及作为各种工业流程驱动用原动机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可以作为热能动力工程、电力以及化工领域等各种工业流程驱动用汽轮机使用。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第五二研究所
成果简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我所根据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发展需求,结合已有研究基础,启动了3D 打印粉体项目。3D打印团队经过多年研发及工程化运行,具有人员结构稳定,理论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在雾化制粉理论、装备设计优化、工艺管理、品质监测及控制等多方面都有资深专业人员。团队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部级重点技术研发项目、产品研发项目。 52所已经形成以高品质球形钛合金粉产品、增材制造部件应用研发以及打印加工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性产、研平台。现已具有国内领先的EIGA制粉工艺技术、EIGA制粉装备技术、等离子球化工艺技术等,完成了增材制造用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难熔金属粉末等多种成分体系球形粉末的研制和生产。我所自主设计完成气雾化粉体制备产线的国产化,消除了国外垄断风险,实现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自主可控。现生产钛合金粉末在品质、成本、批次稳定性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制备的钛粉细粉收得率>55%、霍尔流速≤35S、氧含量≤1000ppm、氮含量<200ppm、成本低于 700元/kg,成为钛粉市场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我所3D打印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以金属粉末为原料,以激光作为能量源,以计算机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离散-堆积的原理,在软件与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将材料熔化逐层堆积,制造高性能金属构件。与传统的金属加工技术相比,3D打印可实现个性化定制、复杂零件的无模具制备。现技术团队正在开展大尺寸构件打印技术攻关。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极地船舶破冰部位材料需求,开发高性能不锈钢/低温钢复合板,提高破冰能力。本成果基于 IMO 极地航行船舶安全准则的要求开发了不锈钢/低温钢复合钢板,同时兼具不锈钢耐蚀性能和低温钢高强度、高韧性、易焊接性能的极地钢复合板。该极地钢复合板将主要以极地船舶破冰部位为应用目标于,从而获得开展了极地船舶破冰部位复合钢板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系统分析钢板低温性能选择出适合制备极地船舶破冰部位复合钢板的低温钢和不锈钢材料;通过多种复合工艺完成低温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备并通过工艺控制其复合界面结构,进而阐述了复合钢板界面结构与其低温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复合钢板低温性能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对复合钢板低温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形成了系统的极地船舶破冰部位复合钢板性能考核表征方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和传统的金属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相比,复合材料具有高得多的强度比。同时提高了材料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从而降低了长期维护费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不同的增强纤维、树脂、铺层角度、层数、层合板类型,都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性能的材料。其可设计性是传统金属无法达到的。不同的增强纤维、树脂、铺层角度、层数、层合板类型,都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性能的材料。通过国内外关于复合材料制备相关文献和课题组大量的实验,对先进树脂基用复合材料树脂体系和纤维增强体系进行了选择、优化,使复合材料在达到使用要求的同时,降低复合材料成本,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本项目主要开展了结合环氧树脂树脂韧化机制,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设计开发了环氧树脂并结合碳纤维制备预浸料,采用机械铺层成型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构件,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损伤机理。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为极地环境开发的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低温力学性能。材料的轻量化对极地开发及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极地面临低温作业环境,这就对能够耐受低温的轻质材料提出了明确的需求,在低温环境下服役,要求材料轻质,并且具有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针对低温轻质复合材料的需求,开展基体树脂分子设计和配方研究,建立相应的低温技术评价体系,并研制出能够满足极地环境使用需求的基体树脂及复合材料。最终制备的低温树脂基复合材料满足极地船舶对轻量化低温复合材料的需求。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极地低温环境,研发低温下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阻尼材料,用于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控制。阻尼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机械结构的振动,减少噪音,但极地面临低温作业环境,这就对能够耐受低温的阻尼材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低温环境下服役,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要求阻尼材料适用于更大的温度和更宽的频率范围,当前国内阻尼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仍不能满足低温对阻尼材料的高要求,因此对低温用阻尼减振材料进行系统研究非常必要。本项目针对低温用阻尼材料的需求,开展耐低温超支化聚氨酯约束阻尼材料研究,基体聚氨酯分子设计和配方研究,建立相应的低温技术评价体系,并研制出能够满足极地环境使用需求的阻尼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夹桩器用钢,满足深水导管架安装的性能要求。本研究综合设计夹桩器用钢的化学成分范围,并熔炼制备合金钢,研究了其铸态组织及性能、退火软化工艺、淬火工艺和回火工艺等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并最终确定了适于夹桩器用钢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规范,所得性能指标符合深水导管架安装用夹桩器的性能要求。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研发超声波固结成形制造技术,用于制备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和金属空心球等。开展了金属超声波固结成形制造技术研究,研发了超声波快速固结与增材制造装备,提出了有效改善金属沉积层微结构和提高力学性能的超声滚压复合微锻造原理和技术,并应用于大型金属构件的控形控性增材制造。在金属超声波快速固结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超声能场辅助高能束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具有深入研究。相关的发明专利 6 项。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利用电弧法制备高纯度石墨烯,并研究其在固态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电弧法制备石墨烯:电弧法制备石墨烯是基于电弧放电原理实现石墨烯的制备,即在负压下利用大电流等离子体电弧放电使石墨电极气化之后再冷凝沉积,从而生成石墨烯粉体材料。该技术实现了从高纯石墨到石墨烯粉体的一步法绿色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产品缺陷少、碳含量高、层数稳定、导电性优异。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开发具有优异耐热性、耐湿热性等特性的苯并噁嗪树脂,适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苯并噁嗪树脂具有固化时无小分子释放、制品孔隙率低、其体积近似零收缩、高的 Tg 和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阻燃性能和高的残碳率,因而在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耐烧蚀树脂、电子产品密封材料等方面应用较广。本项研究基于聚苯并噁嗪所具有的优异耐热性、耐湿热性、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系列含苯并噁嗪结构的单体、主链型和远螯型低聚体,可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基体树脂结构与性能的设计与调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开发具有优良抗辐射性能的树脂基体和辐射屏蔽材料,满足特殊工业需求。项目开发的自催化邻苯二甲腈树脂、苯并噁嗪树脂、高性能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等具有优良的抗辐射性能,辐照前后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未见明显变化,能满足特殊工业的要求。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