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重庆大学
成果简介:磁敏智能材料减振技术是将磁性颗粒分散于基体中的新型功能材料,也是未来减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磁流变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磁敏智能材料减振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德国莎哈利本公司(现被亨斯迈收购)成立于1878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拥有两处生产厂的高效能公司,分别在德国的杜伊斯堡和芬兰的波里,约有1700名员工,生产白色的颜料和功能添加剂的专业制造商;全球只有德国的莎哈利本公司独家生产及供应高纯白色纳米级硫化锌材料,其年产总产量为30000吨,中国市场实际进口量为8000-12000吨/年,主要应用市场分布在欧洲、美国和亚太,未来主要增长在中国、印度等快速发展中国家,高纯白色纳米硫化锌材料预计全球年平均增长需求率在15%左右;国内“芒硝法”生产沉淀硫酸钡生产企业(包括竹山县秦巴钡盐有限公司),采用的生产工艺均和莎哈利本公司相同,但是无论是沉淀硫酸钡产品还是副产物硫化钠的利用上,跟国外比都有显著的差异;莎哈利本公司,生产工艺“自然闭环”,产业链完整循环,天然存在的硫化锌通过物理方法加工是得不到纳米级高纯白色硫化锌产品的,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化学工艺才能制备纳米硫化锌产品。锌原料来自镀锌废液或者重金属冶炼烟道灰,经过精制提炼,硫化物原料来自本公司生产沉淀硫酸钡的副产物,锌原料和硫原料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又可作为生产沉淀硫酸钡的原材料,如此形成“自然闭环”; 本项目技术生产的高纯纳米硫化锌产品受众面广,将具有很强的品牌传播力,是极具商业价值的产品之一。基于对工业基础原材料的简单纯化,化合后通过氯化盐的打浆引入促进煅烧过程中晶体的生成,此外,还利用了保护气氛和流化床技术,既减少了副产物,同时也改善了产品的粒径分布,前后步骤相互协同,最终得到各方面性能指标(白度、粒径、细度、遮盖力的要求)均超过同级别颜料级硫化锌。因此,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有利于颜料级硫化锌制备的推广。竹山县秦巴钡盐有限公司该项目年产1000吨硫化锌,以当前市场价70000元/吨来计算,可使企业年增加销售收7000万元,新增利润1600万元,增加利税420余万元,项目将新增就业人员10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通过本次项目的成功实施,企业的新产品种类得到进一步拓展,循环交互式生产工艺将使得企业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公司在菌株开发、下游提取工艺及应用开发等形成全链条产学研合作,开发了生物可降解材料 PHA 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解决了PHA多年来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难题,系统化地降低了 PHA 的生产成本,成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家显著降低PHA成本达到可规模化销售的公司。 项目整体投产达标后,可年产PHA产品25,000吨,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12.5亿元,年利税7.8亿元,带动就业500人,成为世界领先的PHA产业化项目。 PHA由于其出色的生物可降解性,已经成为诸多全球消费品巨头认可的绿色可持续解决方案,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市场超过60亿欧元。相比于国际PHA供应商Danimer Scientific(美国)和Kaneka(日本),江苏蓝素凭借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以及国内产业链的整合集中,在成本上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相比于国内PHA供应商如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国韵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江苏蓝素凭借核心技术,在PHA产品质量、产品应用范围、生产成本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的优势。目前,江苏蓝素已与多家跨国消费品巨头就PHA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可降解材料制品;同时,江苏蓝素正在江苏盐城建设万吨级生产线,部分产能已被提前预定。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大生物纤维项目经过十年研发,技术成熟,被国家科技成果评价鉴定机构鉴定为国际领先。目前已上市大生物纤维产品包括百草®薄荷、百草®艾草、百草®草珊瑚、百草®丝麻、百草®罗布麻、百草®原茶、百草®板蓝根、百草®薰衣草等,年产量达3000吨,在植物活性功能性纤维领域全国市场占有率40%,全球占有率35%,行业排名第1。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时尚服装、家居内衣、婴童服、产业用纺织品、家纺等多个纺织领域,得到了众多顶级品牌的认可和应用,目前合作品牌有安踏、浪莎、爱慕、都市丽人、海澜之家、罗莱家纺、梦洁家纺、水星家纺、博洋家纺、网易严选、全棉时代、阿迪达斯、优衣库、斐乐、宜家、新郎希努尔、即发、相宜本草等。 青岛百草是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认证、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生态功能性纤维研发中心、青岛高科技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中国大生物纤维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20青岛高科技高成长企业、中国科技创新先锋企业,先后获得2019年市长杯优胜奖、青岛明日之星20强、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拥有青岛市大生物纤维专家工作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的提速,国内大型车企、动力电池厂家对于湿法隔膜的需求每年以倍速的扩张量在增加,高瑞电源的溶液型高耐热锂电池水性粘合正是以此为研发导向,快速适应市场及客户需求产出的成果,在前期乳液型水性粘合剂的基础上完成迭代更新,并能借助前期高瑞电源乳液型水性粘合剂奠定的技术及市场基础完成新产品的快速导入,推进本项目成果溶液型高耐热水性粘合剂的市场化、规模化。 湖南高瑞电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锂电池水性粘合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多年精心耕耘,开发的各系列锂电池水性粘合剂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与锂电行业巨擘宁德时代、上海恩捷、星源材质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已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在锂电池细分领域取得了诸多赞誉。目前公司锂电水性粘合剂稳定产能可达1500t/a,并计划筹建智能化全自动生产工厂。 本项目成果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领先国内外各竞争品牌,且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不断提升,采用一次合成法及全自动化生产流程能大大提升产品一次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使本项目成果的性价比更具竞争优势。2021年本项目成果已在国内隔膜龙头客户的多款产品中得到成功应用,并随着锂电产业新一轮布局建厂,该系列产品销量将得到快速攀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填补国内、外行业技术空白,促进电缆行业特别是海底电缆成缆工艺的创新革命、升级,突破国内外电缆成缆填充的传统模式,实现电缆成缆的高效、精准,经江苏省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询(报告编号:202032B2517240),在相关技术领域国内外未见报道。 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在大尺寸海缆生产配套组件中,占有率75%,是我国主要海缆生产商的填充组件重要供应商,携手海缆生产商,持续高比例占有国内海缆市场,例如,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海缆市场占有率29.8%)、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海缆市场占有率27.5%)、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有限公司(亨通+汉缆+中航宝胜及其他产商的海缆市场占有率为42.7%)(数据来源:Wind资讯))深受客户好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到日本古河电工等企业。 采用本项目产品实施后,大长度海底电缆的生产效率比国内同类产品提高300%左右(按每天成缆量测算:原每天能出成品0.8-1.2公里,现在能出2.4-3.6公里),有效提升国内海底电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对全面提高我市乃至全国电缆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完成后,企业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利税760万以上。2016年以后形成年销售收入11000万元,年利税1500万元以上,填补国内、外行业技术空白,促进电缆产业的创新、升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持的本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院士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价本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发泡剂技术、陶瓷废料替代水泥技术、生产装备的效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公路学会主持的项目成果评价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王复明院士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价本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先后获得2020年度“广东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专利优秀奖”(专利名称:一种土工用的发泡剂,专利号:ZL200610033825.9)、2018年12月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相关技术产品入选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专精特新产品、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本项目研制的以陶瓷抛光泥、粉煤灰等废料改性替代传统水泥基材的生态轻质土,在实际工程运用中,不仅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同时处理了大量废料,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主持研编的11 部行业和协会标准已全部颁布实施,有力推动了本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已在佛山一环、港珠澳大桥、鸟巢大跨度隧道桥、京珠高速公路、广州亚运大道、京沪高铁、贵广高铁等3000 余项路基工程中应用。近10 余年工程实践证明,本成果技术经济性好,所建路基工程稳定可靠,无明显的差异沉降。 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泡沫混凝土分会统计,目前本项目的泡沫轻质土产量及在我国轻质土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作为轻质土的行业领军企业,项目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推动了泡沫轻质土及泡沫轻质路基的产业化,从而形成了以行业领军企业为龙头、1000多家企业集聚、年产值超 100 亿的泡沫轻质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群,促进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产品成熟度较高,年生产能力达千万米,市场接受度较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项目提出了反应活性高、羟值稳定生物基多元醇的热稠化-氧化/还原合成思路,开发了高交联度生物基TPU可控聚合与功能改性方法,实现生物基TPU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的显著提升的同时,达到超强阻燃效果;研发了基于低维碳基纳米材料等的TPU复合增强改性技术,进一步提升了TPU强度、耐紫外老化、耐磨、抗静电等性能;建立了基于高分子—微纳粒子—连续纤维复合增强的TPU多重增强机制,开发了面向大口径特种纤维增强复合软管的新型编织-成型-固化工艺和设备,突破了传统纤维增强软管存在的口径增大承压能力急剧下降、与基体粘接能力弱、柔韧性不足等的技术瓶颈。项目在低建设、低运行成本、低维护的条件下,实现了聚氨酯复合软管的产业化;并将产品与下游行业紧密联系,实现了贯穿产业链(原材料、产品、客户)融合。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成果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技术工艺应用已较为成熟,现有合作伙伴比亚迪,云南锡业,中船重工等。 项目成果先后获得“湘潭市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暨中关村第四届新兴领域专题赛‘优胜奖’”、“2021年度湖南省先进技术应用转化大赛‘二等奖’”,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技术成果获得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项目支持与推广,逐步打开应急救援备用电池市场,并已在单兵通讯电源与海洋电池等应用方向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技术成果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性能稳定一致等特点,产能逐步稳定,将达1000套/年。 项目技术成果具有技术壁垒高、无毒无污染、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等优点且已建立一定的技术保护体系,市场竞争力强。目前,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发明专利申请中5项。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目前该项目已实现大批量产业化生产,品牌为“Yesdo”. 目前可实现年产量30亿米,已经过50多家中小客户的验证,凯虹和亿光等大客户也相继通过测试,得到客户的认可。产品已经行销中国大陆、台湾及东南亚等国际国内主要的IC封装客户、芯片制造企业、及多家国内著名的大型LED封装企业。 该产品为全球首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市场份额排名国内键合丝产业第一,产品市场占有率20%以上。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1、项目的成熟程度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国产化风电涂料关键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市场及技术垄断,掌握了风电涂料核心技术,在耐紫外线、耐风沙、耐结冰性能方面还实现超越。在国内的几家大的风电主机厂家如金风、华创、海装等成功应用,取代部分国外涂料产品而进入其涂装设计规范,在西北、东北、中部和西南区域均有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因永新等国产化风电涂料的推出,使国外品牌风电涂料大幅降价(30%以上),降低了国内风机涂装成本,有力支持了甘肃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项目。2010年,"国家风电工程技术中心风电涂料与研究室"依托西北永新公司设立。因西北永新自主产权的国产化风电涂料在行业内的成功应用及显著影响,2012年,"永新"牌风电涂料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这是国内唯一入选的风电涂料;2014年,科技部又对"永新"国产化风电涂料技术创新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初,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加制定了国内第一版风电涂料国家标准《GB/T 31817 风力发电设施防护涂料涂装技术规范》的制定。并授权专利3项,发表技术论文6篇。 2、产品品牌 “永新”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中国十强防腐涂料品牌、中国涂料百年百强企业。 3、产品年生产能力 永新涂料建设了年产能5000吨的风电涂料生产线,专门用于风电涂料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该生产线集投料、分散、兑稀装置为一体,同时实现自动化控温,3道工序。与原有四道工序法(配料、研磨、兑稀、包装)生产工艺相比较,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损耗、降低了成本。并且该生产平台随着业务的扩展将进一步扩建,使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保障生产规模。 4、产品市场接受度 本项目实施以来,共销售塔筒、叶片涂料2.5万吨,累计销售额达5亿多元,形成了西北、东北、中部和西南区域较大规模的市场,尤其在西北地区,大量风场和风电设备公司均使用我公司产品。有力支持了甘肃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项目。随着永新风电涂料产业化开发与应用推广,使产国外品牌的风电涂料产品持续降价(塔筒涂料降低约30%,叶片涂料低于国外约50%),同时国内、省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享受到国产化涂料推出而带来的成本下降联动效益。因西北永新自主产权的国产化风电涂料在行业内的成功应用及显著影响,2012年,“永新”牌风电涂料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这是国内唯一入选的风电涂料;2014年,科技部又对“永新”国产化风电涂料技术创新进行了专题报道。 5、市场竞争力 (1)社会效益:该项目符合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是新能源发电的关键配套材料,响应了国家把风电叶片涂料列入石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号召。 项目实施后,①有力支持了甘肃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的防腐及涂装需求;②由于风电涂料涂装研究室的设立,为全面实现风电涂料国产化提供了研发平台,开展了较全面的研发、应用考察工作;③永新叶片涂料有抗风蚀性能和减缓结冰性能,为解决叶片运行中防结冰性能摸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④由于永新国产化的进程,使得产业内国外产品持续降价、有些产品甚至被淘汰,打破了风电涂料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可有效解决“洋产品”水土不服的问题。 (2)环境效益 该项目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遵守最佳生态效益的理念,对资源综合利用、不断的节能减排,减低损耗。在研发中,项目组以高固体含量涂料为设计思路,减少了VOC的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将传统四步法生产工艺优化为三步法高速分散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损耗、降低了成本。 (3)市场竞争力比较 随着永新风电涂料的成功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引领了国内风电涂料产业化的热潮。金风、华创、海装等公司已将我公司产品纳入到其设计规范中,是入网主机厂的唯一国内品牌。永新风电涂料竞争对手主要为国外产品,以其优异的性价比,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振兴名族企业。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早期,我国光伏浆料技术落后,市场发展缓慢,基本依赖进口,导致国内市场由杜邦、贺利氏、东洋等外资企业垄断。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国产替代程度不断上升,本土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晶体硅太阳电池背面电极浆料作为晶硅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以广州儒兴、光达等为代表的国内浆料企业相继实现了晶体硅太阳电池背面电极浆料质量和性能的更新迭代,并打破了国内晶体硅太阳电池背面电极浆料长期依赖国外巨头的市场格局,并销往全球市场。目公司晶体硅太阳电池背面电极浆料年产量达500吨,2021年全球市占率为60.4%,居全球首位。晶体硅太阳电池背面电极浆料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德国贺利氏、中国大陆的光达、杭州正银、正能等厂家。儒兴凭借着多年的晶体硅太阳电池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经验,具有极为丰富的晶体硅太阳电池浆料研发经验,产品生产、应用技术成熟,能快速解决客户端产品应用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能为客户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儒兴科技的晶体硅太阳电池背面用浆料产品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和专业的技术服务水平,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青睐,产品销售额逐年攀升,并于众多在国际光伏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取得长期稳定的合作,如隆基、通威、爱旭、天合、晶科、晶澳、比亚迪、保利协鑫、阿特斯、韩华等。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