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项目已达到产业化生产的成熟程度,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年。产品重铬酸钠的品牌为“青铬牌”,型号为“优等品”。产品用途很广,主要用于生产铬酸酐以及其他铬盐产品,部分重铬酸钠应用在鞣革、电镀、制铬颜料、制火柴等领域,并用作媒染剂、氧化剂等。

硼酚醛耐烧蚀多功能树脂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的成熟程度: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型号20余年,中国重汽服务超15年 产品品牌:太航阻火 产品年生产能力:1000吨 市场接受度:高 市场竞争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样性能的无类似产品

晶体硅太阳电池铝浆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2020 年,中国提出“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远景目标;2021 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最具推广应用潜力的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迈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本项目产品是制备晶体硅太阳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原辅材料,铝浆产品年产2000吨。公司一直致力于晶体硅太阳电池浆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且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司的自主研发活动实现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用浆料的国产化,带动了我国导电浆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极大促进了晶体硅太阳电池浆料行业的技术进步,为我国光伏行业的技术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促进了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兴起和技术的发展,国内浆料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以广州儒兴为首的国内晶体硅太阳电池铝浆厂商相继实现了国产浆料质量和性能的更新迭代,打破了国内光伏浆料长期依赖国外巨头的市场格局,并销往全球。2021 年,公司晶体硅太阳电池铝浆的全球市占率为 67.8%,排名第一,是国内光伏浆料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客户超过 200 家,客户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和欧洲地区,其中包含众多在国际光伏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如隆基、通威、爱旭、天合、晶科、晶澳、比亚迪、保利协鑫、阿特斯、韩华等,产品得到海内外客户的一致肯定。

高锰酸盐指数自动滴定分析设备研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华测检测于2016年启动自主研发高锰酸盐指数自动滴定分析设备项目,该设备已通过内部环境实验室验收论证并生产投入华测环境实验室。目前研发机构及实验室普遍使用高锰酸盐指数法测定COD,其检测方法有酸性高锰酸钾法(滴定)、碱性高锰酸钾法(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法(分光光度法),就酸性高锰酸钾法(分光光度法)市场已经完全成熟,目前高锰酸盐指数滴定法,已出现相关产品,但市场还未成熟有较大市场接受度。

生物基聚酰胺及其重要单体生物法合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针对聚酰胺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聚酰胺单体长链二元酸生物法合成技术、生物基戊二胺微生物发酵法产业化技术及生物基聚酰胺聚合与应用关键技术,形成了生物基聚酰胺产业链成套技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聚合级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产业化制备,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针对高性能纺织材料,推出“泰纶®”品牌系列产品;基于产品的高强度、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推出了工程材料——“ECOPENT®”品牌。当前系列生物法二元酸(DC10-DC18),年产能7.5万吨,生产线位于凯赛金乡和乌苏技术;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5万吨,生产线位于乌苏材料;系列生物基聚酰胺(泰纶、E-2260、E-1273、E-3300、E-6300等),年产能10万吨,生产线位于乌苏材料;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和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建设正稳步推进中。目前公司是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实现生物法制造系列长链二元酸并大规模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时实现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生物制造技术突破,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杜邦、艾曼斯、诺和诺德、赢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并配合下游客户深度研发产品潜在应用,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良好的品牌和客户基础是凯赛公司的优势,可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客户,也有利于公司未来向产业链下游的快速延伸。综上,公司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较为突出,在相关领域占据主导性地位,是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平台型生物制造公司。

液流电池用高性能全氟离子膜产业化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已建成全氟离子膜流延法生产线2条,技术工艺领先、生产设备先进、膜成本低、拉伸模量大、各项同性、寿命长。通过该生产工艺生产的全氟离子膜可达到年产10万平方米;通过流延法工业化生产的全氟磺酸离子膜具有拉伸强度高、各向同性、离子传导性优良以及离子选择性高、机械和化学性能好等突出优势,实现了离子膜的国产化替代,降低了离子膜的生产成本,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国润储能作为目前国内生产全氟离子膜的三家企业之一,其依靠先进的钢带流延法生产工艺制备的全氟离子膜,凭借着在价格端拥有的先发优势,有效提高了我公司产品在市场的渗透性和占有率,为我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复杂刀具用超大截面粉末冶金高速钢锻材的研发及产业化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1、项目的成熟程度、产品品牌、产品年生产能力 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开发超大截面粉末冶金高速钢锻材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成分设计、雾化制粉、热等静压、锻造轧制等。目前,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出复杂刀具用超大截面粉末冶金高速钢锻材产品,包括TPM558、TPM330等,截面最大可达300mm。经权威机构检测,项目产品具有超高硬度和高强韧性,成分均匀,性能指标达到进口产品质量水平。产品通过国内刀具企业试验验证,表明产品硬度高,强韧性好,热处理变形小,尺寸稳定性高,可磨削性能好,综合性能优异。在产品年生产能力方面,公司通过整合各生产资源,目前已经达到每年2000吨项目产品的生产能力。 2、产品市场接受度和市场竞争力 (1)市场接受度情况 高端装备制造业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已将高端装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使高端复杂精密刀具市场需求强劲。我国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重型机械、能源装备、等行业的总体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对高端刀具材料需求很大。据统计,2020年我国高端刀具市场规模超过140亿元,并以每年约8%的增长速率快速发展。受此利好影响,高端粉末冶金高速钢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预计未来5年,全球对粉末冶金高速钢需求量达到5万吨,其中我国需求量接近1.5万吨。目前,全球精密复杂刀具用超大截面粉末冶金高速钢锻材市场被美国卡朋特、奥地利伯乐等欧美企业垄断,国内产品依赖进口,价格高昂。本项目中试产品已在国内复杂刀具企业推广试用,得到用户好评。本项目成功实施后,预计将占据国内80%以上超大截面粉末冶金高速钢锻材市场,并利用项目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势,逐步打开国外市场。因此,本项目目标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分析 本项目中试产品和奥地利伯乐产品经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并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对比可见,本项目产品综合性能与国外产品先进水平相当,可替代进口。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本项目目标产品具有以下优势: ①性能优势:目标产品在热处理硬度、强度及冲击韧性方面具有优势。 ②价格优势:参股上游合金矿物企业,降低合金原料成本;提高细粉收得率和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低约15%。 ③市场与政策优势: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刀具、材料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给本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利用二氧化碳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目前项目已打通全部技术难题,工艺技术成熟稳定。产品已注册商标,产品年生产能力为2.2万吨,产品市场接受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替代昂贵的PTMEG用于时性能价格都有极大优势,从二氧化碳合成技术到下游制降解塑料等技术路线成熟,可授权合作企业。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产品具有明显的减碳效应。

绿色低碳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关键技术及开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1.技术成熟度 该涂料以硅烷改性聚醚为基础聚合物,配以功能助剂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制备而成,并于2019年实现产业化。按使用部位分为水平和垂直型,并均有黑色和浅灰色,产品既具有防水功能又具有冷粘结剂功能,是典型的功能复合型产品。用于防水工程,具有一次厚涂可达设计厚度1.5-2.0 mm,并快速固化和可在-10℃施工应用,适应市场,解决现有涂料施工中的需求。该产品多功能特点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综合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开发了国内首条年产3000吨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绿色化生产工艺及条件,采用低温和连续分段式生产工艺和装备设计实现工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连续化生产,在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均无气味、无尘、无废弃物排放,实现绿色制造生产。经过前期实验小试、放大试验以及试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性能技术研究表明本项目配方、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均满足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的需求。因此,本项目于2019年4月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生产线位于徐州工厂,可以满足绿色低碳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不同品类的生产。整体设计产能3000吨,自工业化生产以来,本项目产品累计生产3000余吨,目前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稳定,总体性能和适用性均达到预期目标。 2.市场接受度 通过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建筑屋面和地下,室内,蓄水池等部位防水系统及工法。制定了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屋面单独防水,复合防水,改性沥青卷材、自粘卷材及背衬TPO卷材冷粘结技术规程和施工工法。本项目产品于2019年开始推广应用,先后用于新疆别墅区屋面、北京招商银行大楼屋面、莱西工厂厂房屋面、丹东饭店地下室侧墙、月坛体育馆地下室侧墙、乌鲁木齐水上乐园等工程项目的防水。本公司研制的绿色低碳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已在多个工程上进行了应用,2019年研制完成转批产至今,总销售量3000余吨,主要应用于建筑屋面、地下、蓄水池等防水防护工程。经过工程实践证明,该产品具有高环保、无异味、施工顺滑、粘结强度高、与卷材相容性好、防水效果优异等优点,收到工程上甲方、分包和工人的一致好评。 3.市场竞争力 在以总体技术目标领先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全项达到既定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程防水实际和卷材冷粘结施工需要,设计了绿色低碳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的组成结构,经大量工程验证满足防水和卷材粘结工程需要。通过对工业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验证,确具有可一次厚涂、固化速度快、可低温施工固化等优异性能。全项性能均达到企标和防水团标,功能和性能远优于国内外产品,填补了国内绿色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的空白。通过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建筑屋面、地下室内等多领域防水系统和施工工艺。开发的与改性沥青卷材和背衬高分子卷材等多种卷材冷粘结系统和施工技术,形成相应系统技术规程,满足各种工程防水要求。该项目成功应用在新疆幸福小镇别墅项目、北京招商银行大厦屋面维修改建项目、北京月坛体育馆地下工程、山东青岛莱西工厂厂房屋面项目等防水工程,埃及中央商务区屋面项目、新疆奥龙第四代建筑项目、丹东大酒店项目、新疆乌鲁木齐水上乐园泳池维修项目等改性沥青卷材和背衬高分子卷材冷粘结工程中应用,工程质量得到甲方单位一致认可,证明施工工艺先进可靠。通过对绿色低碳多功能硅烷改性聚醚涂料 “绿色组成设计与配方关键技术”、“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工程应用关键技术”技术评估和产业化应用,涂料防水和冷粘结剂功能,材料性能经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全面考核评估,总体技术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填补了国内硅烷改性聚醚涂料空白。

超大功率光源用耐辐射高透过率石英原料制备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研制的耐冲击耐辐射石英灯管处于中试生产阶段,具有优良的光谱透过性能、机械性能、耐辐照性能,能够满足大功率脉冲氙灯研制的要求;在三轮次大功率脉冲氙灯百万发次可靠性考核(负载>40KJ/发、峰值功率>108瓦)中,石英灯管未出现灯管炸裂、白雾等问题;且在耐受1万兆焦能量冲击、辐射1万发次后,灯管光透过率仍达到90%以上,突破了现有产品不耐辐射,抗冲击性能低易炸裂,强光源激发多次后管面发白、析晶,光透过率降至75%-82%,导致大功率光源器件基本报废的关键核心问题。目前本公司已经研发成功耐辐射、耐冲击、长寿命、抗析晶、高透过率的石英管,中试产品经测试光透过率91%以上,万次冲击、辐射后透过率仍能达90%以上,产品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已经在神光系列装置上批量应用。随着国家重大专项的启动,大口径耐冲击耐辐射石英玻璃灯管的需求数量将会大增,对其性能要求也更高,耐冲击耐辐射石英灯管的扩大产业化势在必行。 产品通过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测试中心检测,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使用满足需求。 本项目产品的研发成功将有力的打破国外垄断,促进国内大功率光源相关领域的工作能取得更大突破,为国家重大专项做出贡献,也将更好的推动企业在新产品新效益路上走的更长更远,提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特种聚酯PEN单体-煤基2,6-萘二甲酸连续合成新工艺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煤基高端聚酯PEN单体合成制备成套工艺项目已经开发出了绿色高效酰化合成及氧化催化剂,建设了公斤级的连续化制备试验平台,打通了全链条工艺流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现了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目前正在进行百吨级中试装置的工艺包编制、工程设计和装置建设工作。 萘基聚合物 PEN 被称为 21 世纪新型功能性材料。与常用苯基聚合物PET 相比,PEN 材料在耐热性、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抗老化性等方面更为优越,可广泛用于仪器仪表、纤维、绝缘材料、薄膜、包装及航天航空材料等高端制造行业。高端聚酯PEN用途广泛,因此PEN单体-2,6-萘二甲酸的市场需求会日益增加,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 2,6-萘二甲酸的应用前景主要分两大方向,一方面,主要作为添加剂改性现有的 PET 材料实现 PET 与 PEN 共聚;另一方面,聚合合成高端PEN聚酯材料,开发PEN新应用领域。在 PET 中加入 5%-l0%的 PEN单体可使瓶身耐热温度提高到 90℃;加入 30%-40%的 PEN 能制得更为耐热的瓶子,还能改进其对气体的阻隔性,制成可再生利用和重复使用的啤酒瓶,可避免使用玻璃啤酒瓶的意外爆炸伤人事故。PET/PEN 瓶被市场看好,按照PET产量4000万吨估算,改性20%的 PET,PEN单体添加量按5%计算,PEN单体的市场求量在40万吨左右,产值可达到200亿元。PEN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气性能、化学稳定性、抗老化性性能,可用作数据储存、声光载体、F级(160℃)耐热绝缘材料等,如作为扬声器的多用途音量膜、新型电池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这些领域的PEN材料市场容量可达到数万吨,产值可达到10余亿元。

特种尼龙聚合及工程塑料功能化改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技术符合《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产业化阶段第8级,产品能够稳定生产,满足质量一致性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产品经验证满足使用要求 我司检测指标: 熔点303℃,热变形温度132℃,拉伸强度90.3Mpa,相对粘数2.42,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6.16KJ/㎡,吸水率0.585%; 2020年和2021年公司特种尼龙类材料产量分别为 2885吨和5230吨,营业收入为8177万元和13716万元,且没接收到任何投诉及退货情况。目前合作的终端客户有:消费电子品牌商(如华为、小米、荣耀、OPPO、三星等)、汽车核心安全部件厂商(如特斯拉、雷诺、大众、奥迪、比亚迪等),经验证,该技术产品材料满足使用要求。 二、产品满足质量一致性要求 1、以制度化管理提供产品质量:公司严格执行并通过GB/T 29490、ISO9001:2015、IATF 16949、ISO14001:2015、ISO9001、ISO 45001:2018等管理体系,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先进的管理办法进行产品质量管理,如采用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理念,利用技术控制措施,从多配方研发过程检查到生产过程检查,消除或控制产生不良品因素,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目前公司的产品合格率达99%。 2、数字化检测:公司设立科学的研发体系,对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小试、中试、量产期间的各类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标准化、流程化。公司已部署的信息化系统有:金蝶K3、 云枢系统、ERP U9系统,从下单-生产-出货-物流跟踪的信息化记录程序,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同时,公司具有配备齐全的仪器、设备,具备产品及其前、后工艺研究分析能力、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阻燃性能等分析测试能力。如: 高分子材料研究分析能力-----变分析、元素分析、物性分析、化学成分分析; 试验设计能力-----验、聚合试验、有机合成试验; 选材分析-----选材及结构优化、零部件模拟测试; 仿真分析-----MOLDFLOW、CAE、NVH、CFD 工艺优化-----NMU阳极氧化、摩擦震动焊接、三维吹塑成型、双射注塑成型、水辅注塑成型。 3、以提高员工质量管理能力:公司设立专门检测团队,制定全套的SOP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流程,根据岗位制定相关工作职责,以保证产品从0到1阶段,每一环节都有相关责任人负责,且产品从自检、生产过程检、入库检等每一阶段,实行无盲点质量管理,产品的所有阶段均符合内控标准,合格率高达99.9%。除了内部检查,公司会不定时抽取批次样品到权威性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公司所有产品批次质量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最近一年来,已连续交货近200批次产品,未接收到客户投诉及退货。 4、常规性内审:除了品质部门的检测团队,公司持有IATF16949内审员资格的员工共15人,贯穿公司所有部门,每年公司将进行常规性内审,通过全方面的内部自我审查,发现风险项、不符合项目,彻底解决问题及不符合项,从而提前杜绝产品风险的发生,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5、培训提高质量:公司规定每个生产班组每日必开班前会,全公司生产、技术、品管、营销及设备等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每日上午一次短暂的质量会议,每天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每天通报质量情况,及时针对性地采取对应措施,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苗头会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不存在同一质量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出现的情况。 三、具备稳定生产的能力(产品市场接受度) 硬实力: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基地、标准化的生产制造厂房、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智能化包装设备及专业的生产操作技术人员。公司自有土地20余亩、研发中心面积2000平米,生产中心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线6条、设备双螺杆挤出机6台、配备研发检测用的注塑机3台、高性能工程塑料产能超2万吨,能够生产各种性能的PA、PC、PBT、PET、PPS等产品。 数字化检测: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机制,运用云枢及ERP-U9系统对产品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小试、中试、量产期间的各类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标准化、流程化,从下单-生产-出货-物流跟踪的信息化记录程序,建立规范化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机制及产品的追溯机制。 软实力:公司制定生产安全保障相关制度,拟定应急备案,应对各类风险机制,严格按照7S管理、岗位SOP、制完善的产品产线工艺流程及检验流程,实现全方位安全生产,生产优质高效的产品。实现稳定的生产能力,产品生产关键指标为:PPK>1.67 , CPK>1.67。 四、制定了产品成本优化方案(产品市场接受度和市场竞争力) 原材料成本:公司一直专注于关键基础材料研发,集高分子材料聚合与功能化改性于一体,凭借在分子结构设计、特种尼龙聚合、工程塑料功能化改性领域的开发应用积累,现具有塑胶原材料聚合能力,可以根据需求生产塑胶原材料,从而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需求。 研发成本:公司研发团队是由国际一流的专家团队组成,现核心研发成员30余人,其中首席科学家1名、博士3名、硕士3名,核心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具备在欧洲与世界级跨国公司从事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活动,具备极强的科研实力及丰富的研发经验。除了我们自身的研发团队,我们还同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软物质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总比主营收的8%,丰厚的研发实力,大大减少了产品的研发成本。 生产成本:①设备:公司拥有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智能化包装设备及专业的生产操作技术人员,产线数量充足,年产能超2万吨,满足合理化生产排产的要求,减少了产线切换带来的开停机物料损耗。 ②定制化服务:公司具备聚合、改性、工艺控制等一体化优势,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实现材料性能的调控,实现上下游一体化配套、配方调整的空间优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及服务,实现产品性能及客户成本最优化。

首页上一页1 2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