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叶轮机械增效降噪仿生技术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桨扇、潜艇、水雷等装备的阻力与噪声问题,通过研究低噪声飞行生物及海洋生物体宏/微观结构对周围流场参数的自适应规律,揭示其低阻、低噪、高效的生物功能原理,构建了复杂触流部件的“系统仿生”设计的理论,发展了仿生流动控制技术,并率先在重型装甲车辆散热风扇、家用电器风扇、高压通风机、无人机螺旋桨实现了应用。

应用于节能环保的新型电致发光/反光器件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研制出当时世界上驱动电压最低的白光 OLED,亮度1000cd/m²驱动电压仅为 2.9V,该器件具有“透明-黑色-镜面”三种模式的多功能智能玻璃产品,简化了制备工艺,并将原子层沉积技术引入到气体透过性测试中,打破了美国模康公司垄断,获得了 10-6g/m²·day 的水汽测试精度,通过第三方技术鉴定。本项目适用于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健康、电子电气、新材料、节能环保、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领域。

钒液流电池流动传质优化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一种计算数值模型,它基于多场耦合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建立,并得到了实验结果验证,该模型能够模拟钒液流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使用该模型能够得到电池在不同电极参数、流道形状等工况下的库仑效率、正负极过电势以及进出口压差等,该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为 1.53%,能够可视化实验不可测得的变量。在此基础上,在模型中引入拓扑优化方法,对钒液流电池的双极板流场形状与尺寸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电池流场的适用性与系统效率。本成果在新能源开发与储能领域需求广泛,市场前景好,目前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已基本完成,正着手于调整优化算法,提高运算速率。

基于球面光电探测器阵列的智能高效光伏发电系统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吉林大学

成果简介:该光伏发电系统利用球面光电探测器阵列探测空间中光强的分布,找到光强最强的方向,然后利用无线传输将光强最强的方向数据传输给连接有自动转向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板,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使阳光直射其表面,保持接收最大光强的能量来提高发电效率。目前该系统已完成软件、硬件以及结构部分的绝大多数设计,已经实现跟随太阳光移动的功能。可应用在不同波段不同场合的光信号探测(光伏发电系统、红外探测系统等)。

木质素基聚合物电解质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液态电解液泄漏、易燃、爆炸等安全问题已成为大功率可充电锂电池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并保持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具有高柔韧性、高安全性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应运而生。与液体电解质相比,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低易燃性、高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以及高循环稳定性等优点,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又能提高能量密度,是下一代高性能高安全性锂电池发展的关键方向。 研发团队研发了木质素基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以其为骨架进一步制备出厚度仅13 µm的能量密集型超薄柔性全固态电解质,组装的电池在0.2 C下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8 mAh g-1,循环730圈后,可逆容量仍可保持为106 mAh g-1,库伦效率接近100%;并且具有一定的低温性能,-20 o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00 mAh g-1以上。此外,组装的锂对称电池在大电流密度0.5 mA cm-2下可在13 mV极小电压下实现稳定循环4000 h以上,显著抑制锂枝晶增长,达到了安全运行的效果。

长寿命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研发团队针对NASICON型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新颖的合成方法和材料晶体结构设计理念,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功率和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及其超稳定的正极材料。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中试,具备了公斤级的制备能力。成果具有高的振实密度,可实现高体积能量密度,具有非常优秀的实用化潜力 性能优势: 1.高比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放电比容量达127.8 mAh g-1,3分钟快速充放电,容量保持率达70%以上; 2.超长循环寿命:与长寿命负极匹配,可实现10000次以上的稳定循环; 3.突出的高温和低温性能:可在70℃高温和-25℃低温的宽温度环境内稳定工作; 4.超长存储稳定性:普通空气中存放2年以上、水中浸泡一周以上等条件下存储,材料不变质。

固态锂离子电池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研发团队从聚合物电解质分子设计、构筑稳定界面以及电极材料匹配性等方面,通过自主开发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技术、正极/固态电解质一体化技术及高稳定金属锂负极制备技术,解决了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电导率低、固/固界面高界面阻抗问题,并提高了固态电池的室温性能。基于固态电解质膜的容量为300 Ah的磷酸铁锂半固态电芯,可以实现电池高安全和长循环。其质量比能量密度大于160 Wh/Kg,在1C充放电倍率下可以稳定循环10000次以上。基于固态电解质膜的容量为54 Ah的三元全固态电芯,可以实现电池高安全和高比能的要求。其质量比能量密度大于350 Wh/Kg,在1C充放电倍率下可以稳定循环1000次以上。 目前,研发与产业化团队与中国一汽共同开发车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5年底装车试运行,成果完全产业化后可年产装备20万辆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系统,年产值约71.8亿元,可创税收约4.9亿元。

低能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未来规模化制氢的首选。相比于传统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新兴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因启停快、工作电流密度高、电解槽尺寸小且与可再生电能匹配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了电解水制氢的主流发展方向。 研发团队以多酸作为氧化还原电解质,成功开发了一种从生物质到甲酸的高效催化转化耦合低能耗电解水制氢系统。在该系统中,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被多酸催化转化为甲酸,而氢则在阴极不断析出。其中,葡萄糖到甲酸的产率高达62.5 %,且甲酸为唯一的液相产物。本系统只需要1.22 V就可以获得50mA·cm-2的电流密度,产氢的法拉第效率接近100%,产氢能耗仅为2.9kW·h·Nm-3(H2),较传统电解水(4.2 kW·h·Nm-3(H2)节能超30 %,预测经济效益约为传统电解水制氢的5.4倍。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进一步开发了系列多酸电解质催化苯甲醇到苯甲醛、环己酮到己二酸的高效电转化耦合低成本电解水制氢技术。随着千亿级绿氢产业的快速增长,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大型高炉炼铁系统高性能智能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1.提出了数据驱动多元铁水质量非线性子空间建模与在线高精度感知方法,发明了多源信息融合的烧结矿FeO含量时序智能感知技术,创建了选择性注意机制融入编码解码网络的烧结终点预测模型,突破了铁水硅含量、烧结矿FeO含量等关键参数在线精准感知难题。2.提出了移动滑窗隐马尔可夫模型驱动的高炉炼铁故障监测方法,创建了基于深度加权联合分布适应网络的高炉炼铁故障诊断算法,发明了动态贝叶斯网络驱动的高炉炼铁故障自愈技术,攻克了制约大型高炉炼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大技术难题。3.提出了分层协同多级闭环炼铁系统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创建了递推子空间辨识在线建模的铁水质量预测控制模型,发明了深度学习辅助典型变量分析的烧结矿FeO含量和烧结终点预测控制技术,构建了高炉炼铁过程高性能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实现了炼铁生产优质、高效、低碳运行。获授权发明专利46件,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论文108篇。新增销售收入212.04亿元,新增利税46.47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0.63万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高效节能型VOCs旋转式蓄热催化技术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现有VOCs处理技术中,催化氧化与焚烧工艺是处理效率最高的治理技术。与焚烧相比,催化氧化具有能耗低不受能源限制、氮氧化物副产物少等优势。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利用流向变换反应器形式,将蓄热与催化氧化结合,最大程度提高了热量回收效率。蓄热氧化装置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两室RCO、多室型RCO和旋转式RCO(RRCO)。作为催化燃烧技术的核心,催化剂的研制尤为重要。如何进一步降低设备能耗,提高热回收率和处理效率是催化燃烧技术的重点。

快响应低压高密度固态储氢装置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目前,固态储氢装置中应用广泛的为单相C14型Laves合金体系。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合金成分与性能优化基本上都是通过耗时耗力的实验试错方法进行,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以快速实现Laves合金成分设计和性能优化的研究则鲜有报道,这也是未来储氢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潜在应用:基于所研制的高性能储氢材料,团队合作研发的快响应低压高密度固态储氢装置成功应用于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是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引领了我国在固态储供氢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 技术优势: 1.先进范式所定制出的系列Ti-(Zr)-Mn-Cr-VFe合金相比已报道同等压力温度条件下的最优材料而言,表现出更优越的综合性能(饱和容量为1.90 wt% / 127.30 kg H2/m3)和竞争性的成本优势($ 9.03/kg); 2.固态储氢与其他储氢方式相比,最显著的两个优势,就是体积储氢密度高与安全性能好。固态储氢具有非常高的体积储氢密度,以MgH2储氢为例,其体积储氢密度可达106kg·m3,为标准状态下氢气密度的119倍,70MPa高压储氢的2.7倍,液氢的1.5倍。此外,固态储氢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储罐易密封,在突发事件下即使发生氢气泄漏,储罐也可自控式地降低氢气泄漏速度和泄漏量,为采取安全措施赢得宝贵时间。

生物质转化制取航空燃油关键核心技术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浙江大学领科研团队,经过七年多的研究攻关,通过利用农田中随处可见的废弃秸秆等生物质,开发出新型生物基乙醇制可再生航空燃油、乙醇制取可再生柴油、混合法生物质制可再生航空燃油/柴油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该技术为解决传统作物秸秆直接废弃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科研团队通过设计新型催化剂实现乙醇的高效转化,目前已经开发了首个二代乙醇生产可再生航空燃油技术,突破了此前技术转化过程复杂、成本高的难题,将乙醇转化成本降低了40%左右,碳减排高达60%以上,实现了从农田到航空的技术革命。

首页上一页1 2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