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同济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针对物联网领域对柔性敏感材料和传感器的巨大需求,在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强力支持下,项目在高性能压电功能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上取得突破。研发完成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的制备技术和性能调控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该功能膜的传感器(包括柔性薄膜触觉传感器、可穿戴智能织物传感器、空耦超声波换能器、压电线缆传感器等等)。项目研发的柔性压电功能膜制备技术、压电线缆和压电纤维制备技术均达到小规模生产水平,其性能指标皆优于国外企业的垄断产品。其中,“轻量化柔性压电膜制备技术及应用”获同济大学2021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奖、“基于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的智能感知设备“获得2023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项目成果已形成包括功能材料、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智能感知系统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材料的应用包括柔性薄膜力传感器、声电传感器、空耦超声波换能器、加速度传感器、智能织物等等。轻量化柔性压电功能膜技术的落地能够推动相关材料生产商的技术升级、显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强力带动下游产业的技术创新。 项目主要完成人张晓青教授所在的驻极体及功能电介质研究团队从事与本项目相关的基础研究近20年,在柔性压电膜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基础雄厚,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同济大学
成果简介:建立高含盐废水高效脱氮、生化出水零排放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技术应用于焦化废水、煤化工废水、钢铁废水等领域。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通过自主研发大标方、高性能PEM电解槽,研制高度自主化、集成化的撬装PEM电解水系统,实现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核心技术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项目团队在PEM电解水制氢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已形成关键核心部件精密制造技术、电解槽多尺度结构优化方法以及系统撬装化集成设计和安全控制方案等多项核心技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技术,本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实现产品氢气纯度≥99.997%,供氢压力≥3MPa,产氢直流电耗≤4.3kW·h/Nm3 H2,直流电耗、氢气纯度等技术指标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能耗效率和经济效益表现优秀。本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场景,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绿电制氢的规模快速扩大,该技术将快速实现产业化,形成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镁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镁储氢粉体材料放氢温度高、导热性差等问题,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平台,借助材料基因组手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镁基储氢合金材料,平衡材料生产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焓值小、吸放氢温度低、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合理配比过渡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来调节镁合金的成分,提高其吸放氢性能,降低吸氢温度,从而阻碍镁与氢气中的H2S,CO,NH3等杂质气体反应,进而实现储氢与净化的双重效果。公司通过块体成型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得到高体积储氢容量、高导热系数、低放氢温度且具有优良循环吸放氢性能的块体多孔镁基储氢材料,可逆储氢量达到6.5wt%,循环使用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目前年产量可达150吨。可应用于大规模储运氢、氢储能、氢化工、氢冶金等领域。 需求一:具有上下游资源的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及系统生产场地 需求二:基于镁基固态储氢系统的冷热电三联供零碳楼宇示范场地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成果简介:可以实现光储充储能电站的一体化设计,通过独有的电池热失控气体的检测装置,以及设计储能电站特性化控制平台,实现储能电站的早报警、高安全长期。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成果简介:通过添加剂的改进,实现宽温域、高安全聚合物固态电池性能的离子、电子电导率的大幅度提升,实现聚合物固态电池的常温运行。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成果简介:可以实现退役锂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具有目前国内最低的三废排放和最高的锂资源回收率。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成果简介:采用湿化学法制备高镍无钴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电池成本。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成果简介:适应灵活快速野外和作业的应用场景下,需要快速移动式电源实现野外快速供电、班组级区域化用电、微网供电、多负载同时用电等功能,保障用电隐蔽性、信息化、机、工作动化,便携式,适应高寒高海拔智能快速移动式复合电源系列化产品,具有多品种离网条件下就地取能,即插即用的特点。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氢晨科技已开发了 100kW、150kW、230kW、300kW等系列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电堆,其中300 kW电堆是全球功率最大的燃料电池产品,功率密度达到6.2 kW /L的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6月,发布了250Nm3/h的PEM电解槽,综合电耗达到4.3kWh/ Nm3的国际先进水平,电解槽产品应用于国内首个干熄焦绿电制氢工厂,实现了产氢量1500Nm3/h的常态化运行。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覆盖1.5kW-260kW,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牵头承担“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百千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的开发及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拓展电解槽研发能力,根据市场前景择机入局,从膜电极入手,逐步建立膜电极和电解槽的研发能力、测试能力、生产能力。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及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极具广泛应用潜力的新型绿色储能器件,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程机械、节能装备、智能电网等领域。 本项目依托天津工业大学时志强教授团队经20年余科研成果培育与产业技术积累;完成超级电容器关键电极材料、单体器件、模组与储能系统设计等一系列产品的全套核心技术研发。包括:实现双电层电容器 3.2V(12 Wh/kg)、锂离子电容器 3.8V(20 Wh/kg)系列单体产品的开发。超容模组及储能系统包括:5.5V、12V、16V、48V、64V、240V、600~1500V等储能产品。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