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济南大学
成果简介:PLC是工业现场最常用的标准产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现场运用的PLC需要与云端进行交互,市场现有标准方案为PLC+第三方物联网模块结合,该方案实现技术难度较大,该产品集成PLC和4G通讯模块无缝结合,降低应用难度。4G、以太网、RS485、RS232、多种IO接口PLC、AC1131编程标准、OPC接口需要上云的机械设备、小型工业现场。如纺织机械、油田设备、机床等设备的控制和数据远传。 市政大型智慧照明:城市照明、公园彩灯、景观灯的控制,当相关设备的数量非常大的时候,靠人工难以完成理想的控制效果,使用本产品可以满足要求。边沿控制器是PLC和4G产品的完美结合,PLC可以预先编写景观灯的运行效果,大量的PLC连接至云端后,在云端服务器完成大量景观灯的协调控制,并可实时采集灯具的运行状况,故障检测等。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技术指标本分案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内乘客人数显示系统,包括红外信号收发电路、热释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及供电模块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电路有两组,一组用于对进入轿厢内的乘客加计数,一组用于对出轿厢的乘客减计数,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将红外信号收发电路中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输入至微处理器中所述的热释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温度信号,判定该楼层是否仍有人等待乘坐电梯热释红外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的显示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将处理后的待显示数据送至显示模块应用领域应用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及计数电梯轿厢内乘客人数,应用本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节约电梯资源及乘客的运载时间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机钻孔速度简易自动记录仪,包括速度记录仪和固定磁石,所述速度记录仪包括自动恢复式绕线滚轮和计数滚轮,所述计数滚轮数量为两个,所述速度记录仪内部设有速度记录器和数据存储器,所述自动恢复式绕线滚轮上缠绕有引线,所述两个计数滚轮将引线夹住,所述引线与固定磁石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造价低廉、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适用于多种钻机,为技术人员研究钻进体的硬度提供了参考数据。在不影响钻机钻孔进程的情况下,测量钻进速度,自动记录时间、距离、速度数据,并保存于存储卡中,不仅对现场钻孔人员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爆破设计以及爆破体岩性分层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现有汽车制动系统采用单片制动盘摩擦制动,不可避免的存在热失效的缺点,频繁或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制动性能下降甚至是完全丧失制动性能,存在制动安全隐患。本产品突破现有轿车采用单一摩擦制动的形式,在传统摩擦制动器的基础上创新集成了非接触式的电磁制动器。创新设计的集成摩擦和电磁的双盘片制动盘实现了制动热量的分流,可以避免制动热失效,提高了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产品性能、指标电磁制动器预期提供25%至30%的摩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实现电磁制动和摩擦制动的单独作用与联合作用。适用范围及市场前景适用于普通轿车和电动轿车。知识产权或鉴定及其它情况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轿车轮边电磁缓速器及其控制方法(ZL200910030014。7)、一种永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相组合的制动器及制动方法(ZL2011101134989)、一种电磁和摩擦复合盘式制动器及制动方法(ZL201110083620。2)、汽车用混合型涡流缓速器(ZL200910213025。9)、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结合的混合制动器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ZL201110183841。7)。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汽车雨刮器是汽车雨天行驶的重要安全设备。汽车雨刮器高速、低速刮水功能和自动复位功能,是通过雨刮器电机的结构和控制方式实现的。目前汽车上常用的雨刮器电机根据接线方式主要有5线制和4线制两种类型,对复位区宽度检测需要采用特殊电路,并通过示波器捕捉电机转过复位区时产生的电脉冲信号宽度来进行评价的,这种方法操作困难,效率低下,只适合样品抽检;对于高、低转速检测,目前的检测方法是在雨刮器曲柄起始位置放置接近开关,刮臂往返刮刷一次,接近开关通、断、通一次,根据两次导通之间的时间计算出转速,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接近开关的位置要求严格,容易出现检测不到接近开关的情况,且检测精度较低;另外,由于5线制和4线制电机复位方法不一样,因此现有检测装置通常设计两套控制电路,两套检测软件,导致成本上升。本项目采用ARM控制器开发的汽车雨刮器电机性能检测装置,直接利用电机自身复位机构和控制原理,实现复位区宽度、高低转速同步一体化检测,且5线制和4线制电机使用同一套控制电路和测控软件,检测精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本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886137。6产品性能、指标1)速度检测误差±0。5rpm2)角度检测误差±0。2°3)复位时间检测误差±2ms4)5线制、4线制雨刮电机通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我国特定空域运行的卫星研制、管控、应用中遇到的基础性、瓶颈性关键重大难题,开展了面向气热复杂环境的卫星自主稳定飞行与敏捷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多量测的气动阻力瞬长计算反演模型;提出了防热散热快速切换的动态智能热管理方法,构建了专用气动热防护结构及快速驱动的自适应热管理模 型;建立了基于空间干扰力矩预测的多机构一体姿态高速精准指向控制模型;建立了多约束条件下的自主轨道维持任务调度模型,制定了基于轨道衰减预测、平行维轨修正的地面精确跟踪策略;构建了面向运行场景的动态贝叶斯健康评估方法,设计了在轨动态管控策略。本项目突破了面向气热复杂环境卫星的轨道精确预报、整星精密热控、姿态精稳控制、任务精细规划、异常精准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卫星指的准、控的稳、响应快、管的精、用的好的总体在轨目标。项目成功应用于3型5颗该类卫星设计研制、轨道控制、状态评估等,国内首次实现了特定空域卫星自主稳定飞行与敏捷管控,可推广至多型面向气热复杂环境星座卫星研制、快速入轨、高效应用等方面,产生经济效益2800万。项目组成员作为技术中坚力量,优势互补,联合攻关,从气热复杂环境运行卫星的难点识别分析、核心技术攻关、产品设计研发、敏捷管控应用等层面,取得6项发明专利,发表8篇文章,1项软著。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主要创新内容如下: 1.研发了模块设计、管线切割工具、支吊架布置等软件,形成了机电工程模块化高效设计技术,构建了机电模块化设计体系。 2.研发了 ISO 图预制出图工具、工厂化预制管理系统、模块化自动生产工作站,形成了机电工程工厂化预制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技术,解决了机电模块的安装定位和安装精度问题,形成了机电模块装配化安装技术。 3.研发了BIM信息化、设计工具、工程管理三大平台,形成了机电工程BIM设计施工一体化软件系统,实现了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全流程、高效信息化管理。 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编团体标准2部,并在西安幸福林带建设工程、西安“三中心”项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项目中得到了应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家单位的总师、教授、高级工程师等的集智攻关构建了民机客舱设计体系、客舱舒适性评估体系和客舱人机工效评估体系,建立基于虚拟仿真的民机客舱设计、舒适性评估和人机工效评估的集成设计平台,通过构建虚拟展示样机,以在研民机MA700为验证对象,验证了民机客舱设计评估、舒适性评估、人机工效评估等技术。所形成的客舱设计和评估流程,将来可应用于民机客舱的设计及性能评估。已在浙江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人类工效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本项目成果已成功运用在MA700飞机的客舱内饰设计中,并得到了成功验证且收益良好。除民机型号外,该成果还可用于军用运输机、预研飞机及相关改型飞机等的舱室环境设计,缩短设计周期;并可推广至舰船、高铁、客车等领域。 本技术成果的运用减少了大量的客舱内饰设计迭代过程,使得飞机客舱内饰的研制时间缩短大约四分之三,缩短了飞机的研发周期,节省了研制经费,而且民机客舱舒适性及人机工效评价、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等相关成果改变传统的飞机研制模式,打通了国内飞机内饰上的工程应用瓶颈,提高了国内民机内饰及飞机的商业竞争力,同时后续设计的飞机型号中都可运用该技术成果,不断优化提高内饰的设计水平及客舱内饰竞争力,势必会在后续项目中产生更高、更直接的经济效益。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模型爆炸是BIM平台中一个常见的功能。通过该功能,使用者可以将整个模型拆解,进而对每一个构件进行观察、操作。而在工程领域,装配模型体量大(动辄整个模型上百G)、专业多;设计、施工等人员不仅需要对各个专业进行精细化查看,而且对不同专业查看的细节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现有的爆炸方法尚不能满足一些现实场景的需求。通过本方法,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需要爆炸的专业模型; 步骤2、针对每一个选定的专业模型,以专业模型中心为爆炸原点,等比例扩大构件与专业模型中心之间的距离,实现专业模型内部的构件爆炸分离; 步骤3、各专业模型分离; 步骤4、爆炸结果展示; 步骤5、爆炸程度调整; 步骤6、爆炸重置。 该方法有助于专业人员对本专业进行检验,减少了无关浏览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可选择指定一个/多个专业进行专业模型分离爆炸,在效果展示中可以实现专业模型内部构件的拆解以及专业的分离。使得各专业人员在总模型中检验各自专业模块时,更加清晰和高效。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
成果简介:针对流程模拟过程中工艺模型知识沉淀难、共享难、大规模流程建模难、模型求解效率低、收敛难、稳定性差等问题,本项目以研发石油、化化等流程工业完全自主的国产流程模拟软件为目标,研究建模算法、高效稳定求解和接口开发等技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流程模拟软件的开发以及典型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实际过程装置模拟的应用。目前产品实现在新安化工、湖北三宁、国能宁煤、伊泰化工等企业的模拟优化系统应用,新安化工“元工厂”项目已验收,单套生产线主产物收率提升2%。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云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项目目的: 在现代工业与科研领域,并联驱动机构以其高刚度、高精度、高承载能力及大工作空间等优势,逐渐成为机械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机器人技术、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及医疗康复设备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并联驱动机构的复杂性也带来了设计上的挑战,包括运动学分析、动力学优化、结构强度校核及控制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的难题。因此,研发一款高效、智能的并联驱动机构结构优化设计软件,旨在解决这些设计难题,提升设计效率与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核心技术: 1、多目标优化算法集成 传统优化设计往往侧重于单一性能指标的最优化,而并联驱动机构的设计往往涉及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如运动精度、刚度、质量、能耗等。本软件的创新之一在于集成了先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如NSGA-II、MOEA/D等),能够在满足设计约束条件下,同时优化多个性能指标,实现真正的综合最优设计。 2、智能参数化建模技术 采用参数化建模技术,软件能够自动根据设计参数快速生成并联驱动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与传统的基于固定模型的优化设计相比,智能参数化建模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灵活性,允许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实时调整参数,即时查看优化效果,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