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众合智源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同心山泰钢结构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火电机组深调背景下电站风机的运行可靠性挑战,依托陕西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研发了火电机组动调轴流风机宽负荷调峰运行可靠性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火电机组宽负荷调峰电站风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兼顾了风机节能需求,显著地提高深调工况下风机的调节性能,提高炉膛氧量的控制水平,有力地支持了火电机组宽负荷灵活性调峰的政策,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减少了机组非停风险。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基于风机轮毂比不变及风机本体最大程度利旧的原则,将风机与管网系统匹配性、低开度下风机可调性、风机宽负荷失速安全裕量等多维度参数纳入优化目标,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站动调风机高效叶型定制优化设计技术。2)创造性的提出了动调轴流风机叶片定制化优化设计改造路线。3)针对目前电站风机监控手段单一及设备运行故障预警不及时甚至事后预警的问题,开发了电站风机多维智能安全监测及诊断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风机气动及振动性能的同时监测。 该项目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公开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20多台机组,累计签订合同近3000万、产生经济效益超千万,有保 证了锅炉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对解决全国燃煤电厂该类共性问题具有引领作用,对燃煤发电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价值,可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项目开展了综合能源调度技术分析,将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为图,设计了基于图神经网络架构的强化学习优化模型,可更好的捕捉节点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相同神经网络层数与神经元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快的收敛速度,可更快得到优化调度结果。除此提出了基于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异构信息网络建模和基于多时间尺度响应机制的动态优化理论,解决设备拓扑结构和动态变化特性在能量枢纽建模算法中的缺失以及随机性、非线性、非凸优化问题。并基于neo4j图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图数据库的数据资产图谱模型,实现数据资源之间的跨专业关联关系节点展示及各专业之间的业务关联点的反馈。基于自然语言技术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构建基于图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模型,实现检索命名中的内容相关数据推荐及数据实体快速高效检索查询。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网新疆信通公司、国网江苏信通分公司,效果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2022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二等奖。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成果简介:项目组由产-学-研-用多单位组成,依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网公司等多项科技项目,以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这一问题为主线,深入开展大电网电磁暂态过程高效推演、安全评估与防控、新能源毫秒级感知与精准控制、快速阻断控制等方面研究工作,攻克了上述四大难题,构建了提升送端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安全评估和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集方法、技术和装备于一体的重大系列成果,应用于实际电网调度运行控制,有效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提升了安全稳定条件下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外送能力。项目共授权发明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布国家和团体标准3项,发表科技论文43篇,其中SCI、EI论文28篇;专著1项。本项目累计新增营业额经济效益111.17亿元,累计新增利润11.5亿元。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内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新型固体储热供暖机组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谷电转化成热能,通过高压固体储能技术进行存储,再以热水、热风、蒸汽及导热油等形式进行集中或分布式输出,用于建筑供暖、工业蒸汽、产品烘干、移动热源、电网调峰等领域。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与 5G 远程互联,无人值守,用能与采暖实现精细化管理。 项目先后突破了“高效储热材料制备”“远端云控智能系统”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成谷电固体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和远程控制指挥中心,形成新型储热材料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与示范,关键指标实现了10KV及以上电压直接接入、电热转换率达到97.5%、24小时静态热损不超过2%。 这一创新成果彻底改变了传统供暖方式,通过创新的风光电力消纳模式,实现了完全采用清洁能源供暖的目标。有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降低用户用能成本,是系电源、电网友好型鼓励性创新技术,是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体制革命的重要抓手,对我国能源消费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3年12月21日,在自治区蒙科聚平台完成成果发布,同时该成果也获得了自治区十大科技进展第一名。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本研究对多能源系统规划设计与协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如Renewable Energy等,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风-光-储容量配置随机模型,提出了新能源出力时序特征序列为智能体的分布式惩罚原始-对偶次梯度算法,形成了一种基地式多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可按照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最大化或系统成本最低的目标,实现风光储容量优化配置。 (2)建立了风-光-储系统优化日前经济调度全场景可行鲁棒模型,形成了一种基地式多能源系统的日前运行协同优化方法,克服了新能源发电随机性和负荷功率不确定性的难题,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与供电可靠性。 (3)基于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建立了园区源-储-荷协同调控模型,设计了双延迟深度确定性梯度算法,形成了一种园区式多能源系统的日内运行协同优化方法,保证了系统控制时效性,提升了园区新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中电建青海共和100万千瓦光伏光热发电系统、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工程、汕头“风-光-储”一体“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等多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本研究团队具备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是一支注重科研与实操融合的管理团队,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承担了多项与多能源系统相关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项目从原理、方法、工具和应用四方面逐次递进地对超(特)高压交流三维电磁环境影响研究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系列创新成果。首先创建基于坐标变换的改进模拟电荷(流)法的三维电磁场计算模型,增加了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多回并行、同塔多回混压架设和交叉跨越时的电磁影响规律;其次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屏蔽线架设位置、数量等参数的优化方法,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缺;最后开发了电磁预测计算软件,解决了交流输电线路多回并行时不同回路和电压组合、同塔多回混压情况下电磁预测计算、空间电磁场计算以及云图绘制等问题,将科研成果引入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在全国电力设计行业及输变电环评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对输变电环境保护技术有重大推动作用,提升电力行业技术水平。在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电力公司开展精细化设计,每年可节省投资2000余万元;在西南、华东、新疆院、重庆环科及上海恩磁等多家电力设计院和咨询机构中应用本成果累积增收节支总额上千万元。同时研究成果对指导和验证输电线路设计中电磁环境达标、维护区域电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践行习总书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完成专著1部,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在《陕西电力》、《青海电力》、《甘肃科技》上发表论文6篇。 该成果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合作完成。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
成果简介:本项目围绕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研发智能换电储能产品及管理平台;依托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结合物联网、移动通信、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云平台的智能换电生态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退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跟踪与追溯,提供实时监控与安全管理,确保用户和后台随时掌控电池状态;储能产品能够集成了电池位置追踪防丢失、电动车超速报警、震动报警、位移报警、一键报警、SOS呼救等安全功能,相较于传统换电产品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及全球能源短缺的不断加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给火电机组调频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储能调频以其快速、精确的功率响应能力,恰好填补了火电机组的调频短板,能更好的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 1)火电储能动态速率跟踪策略模型研究; 2)火电储能调频PCS、BMS控制策略研究; 3)储能与火电一体化协同配合调度端AGC控制模型研究; 4)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5)火电储能安全性策略 三、创新性 1、储能调频动态速率跟踪策略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迭代进行滚动求解,实时跟踪火电机组出力,动态调节储能出力。 2、SOC多层级均衡策略技术 通过对电池电压、温度、SOC运行特性研究,建立一种SOC多层级均衡策略模型,实现SOC动态多层级均衡技术。 四、项目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1、在韶关330MW调频项目策略优化,2022年4月-11月比2021年同期增加收益89多万元; 2、山东临清火电储能调频项目应用后,调频K值达3.8,实现月均收入400多万元; 3、在广东阳西C电厂2x1240MW火电机组应用储能调频后,实现月均收入700多万元。 本研究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质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五、成果研发和管理团队情况 通过该电储能辅助调频策略技术研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