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型号:HP6900-Air Sampler。主要技术指标:飞控:Pixhawk;飞行平台:自主研发HP6900;轴距:900mm;电池动力:22000mAh;续航时间:28 min;起飞重量:3.5 kg;最大载重量8.2 kg;可画航点数:无限个;飞行模式:定位模式(P-Mod)姿态模式(P-Mod)功能模式(F-Mod)手动模式(M-Mod);保护功能:失控保护、低电压保护、高度、距离限制(电子围栏)、特殊区域飞行限制、输出动力缺失保护、动力保护;拍照功能:手动、自动双模式拍照;尺寸:轴距900 mm高度600 mm;GPS:RTK GPS,厘米级精度。利用ATMEG328PPU开发板对气体采集装置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首先根据真空泵气体流量与采集袋容量,计算出采集气体时间间隔,得出各继电器开关中断时间,进行电路设计。然后将航线规划与气体采集装置中各个继电器开关联系起来,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实现气体采集功能。系统组成:无人机平台、气体采集器、无线传输模块、地面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无人机起飞后按照预定航线和采样点飞行,实现高空多点气体自动采样,然后返回地面实验室进行气体成分化验,用于农业、环保、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大气成分检测,也可用于移动或固定污染源气体排放实时采样和定期监测。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型号:HP6900-RedEdge。主要技术指标:飞控:Pixhawk;飞行平台:自主研发HP6900;轴距:900mm;电池动力:22000 mAh;续航时间:28 min;起飞重量:3.5 kg;最大载重量8.2 kg;可画航点数:无限个;飞行模式:定位模式(P-Mod)姿态模式(P-Mod)功能模式(F-Mod)手动模式(M-Mod);保护功能:失控保护、低电压保护、高度、距离限制(电子围栏)、特殊区域飞行限制、输出动力缺失保护、动力保护;拍照功能:手动、自动双模式拍照;尺寸:轴距900 mm,高度600 mm;GPS:RTK GPS,厘米级精度。RedEdge多光谱成像传感器(选配):蓝、绿、红、红边、近红外五波段(5通道)多光谱成像,每像素8 cm,120 m高度,图ZZ像获取速率为每秒1次全部5个波段,12比特RAW,视场角47.2°,SD卡存储带地理标签的多光谱图像,并且配有光照传感器可以自动消除数据采集时间内光线变化对图像的影响。系统组成:六旋翼无人机HP6900、RedEdge多光谱成像传感器、图像采集控制模块、地面控制站。主要功能:无人机起飞后按照预定航线飞行,机载多光谱相机可以自动拍摄地面的多光谱图像,并记录GPS位置信息,拼接后图像可用于农作物及林草长势监测,水、肥、病虫害胁迫分析,作物种植面积及区域地表植被变化分析。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聚焦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运营方面的研究,形成系列技术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具体如下:1.形成基于情景的在线调度优化思想,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温室作物生长要素在线监测与智能调度方法,为物联网环境下农作物生长环境智能控制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在陕西等地完成6个基地的农业物联网建设与运营项目,示范面积2100亩。2.利用陕西、甘肃、山东和云南等省农户调研数据,揭示了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资购买渠道选择的影响机理、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综合害虫防治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以及“数字鸿沟”的三个维度对果农农产品销售市场选择的影响机理。3.构建出农产品物联网电商运作模式与优化方法,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价值共创”的商业模式,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了京东农场示范工程。已有7家企业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累计新增销售额14336.08万元、累计新增利润2067.88万元。4.构建一个基于物联网的鲜果电商配送监控框架,提出一个两阶段水果新鲜度监测评估方法:第一阶段采用“干中学”机制,设计了一个情景构造方法,可以自动获取鲜果配送典型情景下的最优配送环境;第二阶段提出一种区间情景分析方法,可以评估每一次电商配送过程中的水果新鲜度变化情况。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该成果属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浮雕作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和传播媒介,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及快速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以自动生成高效、自然、真实感强的数字浮雕模型为目标,以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新颖的数字浮雕生成方法,构建了智能化数字浮雕生成系统。提出的高效生成浅浮雕的方法,系统解决了浮雕模型生成效率较低、细节信息易丢失等问题;通过对模型细节信息进行迁移,实现了浮雕多样化生成,初步探索了浮雕场景自动布局原理,降低了浮雕设计的成本,为浮雕产业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围绕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6项,已申请专利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成功转化专利1项,相关算法也在企业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智慧设施农业是指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土壤溶液电导度,以及棚外气温、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雨(雪)量气象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可实现温室环境自动监测、灾害报警、自动卷帘、通风与补光等环境调控功能,而且能够根据农户种植作物、地区气候等信息,为农户提供实时的技术指导,提高生产管理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目前该技术已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马召镇等地推广200余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安装在海洋探测浮标上,实现视域观察、船体目标识别和告警功能。海洋浮标图像信息采集系统由全景视觉取景系统、嵌入式视频数据处理及数据通讯系统两部分组成。系统安装在海洋探测浮标上,实现浮标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视域观察,具有观察范围内船体目标识别和告警功能,同时能够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根据观察需求通过网络接口,将全幅图像和局部图像输出到图像传输装置,实现浮标周围视域范围内的监视。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采用高帧频、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实现高速运动目标的实时视频记录与监测。高速运动目标实时视频记录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帧频、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压缩与动态记录嵌入式并行处理系统,实现了 500fps、1024×1024 像素,数据率大于650MB/s的10min长时间数据实时记录功能。并利用全景视觉系统“水平视场无死角、成像一体化、360 度大视场、旋转不变性、可空间球面坐标定位、图像沉浸感强”等优点,实现了一种新型的高速运动目标运动监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由于观测点运动引起的监测视场变化而导致监测任务失败的问题。高速运动目标实时视频记录装置得到应用,多次出色完成监测任务,充分验证了技术成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方便使用、环境适应能力强等显著优点。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实现现场多种信号采集、处理及状态检测,适用于船舶、海洋工程等信息技术领域。防爆型信号采集及适配装置具备系统自检、信息采集、超限报警、协议转换、双冗余实时切换、参数设置及显示等功能,采用壁挂式减振安装方式,实现现场多种信号的采集、处理及工作状态检测,并能够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成标准格式,以 CAN 总线形式输出。防爆型信号采集及适配同时可以实现系统中分布式 CAN总线数据的采集以及 CAN 总线信号向双冗余网络报文的智能整合和变送。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应用全景视觉技术,实现旋翼共锥度全方位、全尺度测量,提升直升机旋翼试验能力。将全景视觉技术应用到旋翼共锥度测量系统中,实现对直升机旋翼径向、环向任意位置点上的共锥度测量。由于全景视觉可以一次性获取直升机旋翼旋转过程中整个旋转平面内的图像,将桨毂所装配全部旋翼的旋转姿态真实的包含在一幅高分辨率图像中,真正实现了旋翼共锥度的全方位、全尺度的测量,其测量结果不但能够实现旋翼的共锥度特性分析,而且还能为旋翼的挥舞、振动、气动特性分析提供试验数据。本项目研究成果在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试验台及直升机上得到成功应用,表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应用表明:直升机旋翼共锥度动态测量系统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强、运行稳定可靠、构件模块化、便于安装、使用及维护,具备机载安装能力,对新型旋翼研制以及现有旋翼参数性能优化提供有效的直观数据及技术支撑,极大提升我国直升机旋翼的试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测量系统具备全方位环境观察和空间定位能力,将有望成为直升机桨毂/旋翼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而大幅提高直升机的整体智能化水平。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铁路油罐车罐口的非接触测量与定位。本项目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铁路油罐车罐口视觉定位,引导输油密闭盖在向铁路油罐车输油过程中密封罐口,防止油气挥发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考虑输油现场的防爆要求,采用主动测量方式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非接触测量是一种理想的罐口定位方式。铁路油罐车装车在半露天环境下昼夜进行,这要求算法能够在大范围光照变化条件下对罐口进行准确识别并精确定位,为使油气回收密封盖能够密封罐口,对系统定位精度要求极高,同时要克服油污、车型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因此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采用本项研究成果的铁路油罐车罐口视觉定位系统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避免了传统模板匹配方法在选取模板时的随机性与任意性。利用视觉方式进行铁路油罐车罐口的非接触测量与定位,传统的方案是进行图像模板匹配,无论选择何种匹配方法,模板的选取都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实际图像提取模板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随意性,虽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模板的后期处理,但由于图像中存在随机干扰及摄像机安装位置不同造成的透视投影等影响,通常难以获得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理想模板,从而对罐口的识别及定位精度造成影响。本研究成果利用罐口为标准几何形状的特点设计针对特殊形状的目标检测算法,有效避免了人工选取模板的随意性,提高了现场应用调试的效率。其次,所采用的算法对光照与部分遮挡不敏感。光照变化会对系统的测量与定位精度产生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系统无法识别目标,同时如目标被其他物体部分遮挡,也会对目标的识别造成干扰。针对此类问题,课题组研究了适用于不同光照条件的罐口检测方法,同时利用形状信息克服遮挡造成的影响。本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针对 600mm 罐口,定位误差不大于 8mm;单帧定位时间不超过 100ms;对非线性光照具有适应性;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对多车型具有适应性。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自动定位与识别铁路油罐车车号。本项目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铁路油罐车车号自动定位与识别,使得大型石油炼化企业可以对进厂成品油铁路运输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与自动化付油,从而减少由于人工抄写车号带来的误差,提高付油系统效率与自动化程度。本项目涉及的铁路油罐车车号定位与识别技术可以在复杂的露天工业背景图像中自动定位车体与车架上喷涂的车号字符区域并识别车号,克服由于罐车特殊的断裂型字符及字符大小不一等因素造成的误识别与拒识别,夜间在普通照明光源的配合下能够全天候工作,同时系统可以兼容 G60、G60K、G70、G70K、GQ70 等多种不同型号的车型。本项目具有识别率高,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技术扩展可进行更广泛自然场景下的字符区域查找于识别。大型石化企业中成品油的车辆运输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铁路油罐车进厂进行成品油装卸均采用人工抄写的方式对车辆车号及车型信息进行采集,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错误记录,也有一些企业使用 RFID 电子标签进行车型与车号的自动读取,但该方案需在每节罐车上都配备电子标签,成本较高,且很多老式罐车并未配备,因此在输油栈桥设置基于视觉方式的车号读取设备在付油前预读车辆信息,并与付油系统联动完成全自动化油料装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各行业中已有很多基于字符读取的成功应用案例,用户在主观上易于接受此类产品,且针对铁路油罐车的车号读取设备还很少,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提高卫星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的天线技术。卫星导航或通信接收机容易受到外来强干扰的影响,以至于不能准确定位或正常通信,因此要在卫星接收机前端应用抗干扰天线技术。该项目采用了空时域分析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天线的自由度,可以抑制多个来向的不同类型干扰。主要技术指标:4 阵元,频率为北斗/GPS/GLONASS等频段,抗干扰数量 3 个,干扰抑制干噪比 80dB,信干噪比 100dB。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