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内蒙古大学
成果简介:蒙古语言文字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交流工具,大部分使用人群分布在我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的两个加盟共和国。在中国使用的是传统蒙古文,在蒙古国使用的是新蒙古文,它们语同文不同。不同于汉文和英文,蒙古文具有黏着特性,存在构词形态复杂、词汇量巨大、字母相连竖向书写、语言资源稀缺等难点问题,严重制约了蒙古文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内蒙古大学经过多年联合技术攻关,采用深度学习前沿技术解决了上述难点问题,突破了高质量蒙古文数据资源库构建、融合蒙古文形态学知识的混合神经网络蒙古语语音识别、混合粒度与强化及对抗学习相结合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先验语言知识指导的神经网络蒙古文文字识别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面向黏着特性和稀疏资源语言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将蒙古文印刷体文字识别正确率从不足50%提升到了99%,蒙古语语音识别正确率从65%提高到了97%,蒙古文与汉文互译的BLEU值从24提高到了43,并构建了总量达到6TB的全球最大蒙古文文本、图像、语音资源库,使得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实用化水平。依托上述关键技术,项目团队研发了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云平台,包括蒙古语语音识别、汉蒙机器翻译、蒙古文文字识别、蒙古文智能输入法等8套行业应用软件和通用软件,填补了民族语言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多项空白。本项目解决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智能交互需求,提升了我国民族语言文字智能化水平。本平台和相关软件产品已经在新闻出版、政务服务、公共安全、文化教育、智慧司法等行业和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应用,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价值,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采用自重法和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动压马达动态特性的精确测试。本项目针对惯性器件-动压马达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采用自重法对动压马达气膜刚度进行测量,通过应用激光传感器与电容传感器对动压马达的轴向和径向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实现动压马达动态特性测试。主要技术指标:动态气膜间隙测量标准差为 0.01üm。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提供跨平台、跨终端的智能物联网Web云服务解决方案。“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物联网作为链接一切的基础,也是“互联网+”的底层技术。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多样化,物联网的生态也在逐步地建立。本课题从技术创新和技术整合的角度出发,基于现今“互联网+”的大背景,有别于传统的传感器+控制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探讨的一种跨平台、跨终端、集成化的智能物联网 Web 云服务解决方案。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双频调制技术,实现导线中电信号传输时间的精密测量。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广泛用于雷达定位、激光测距、卫星及导航、原子物理及工业测量等领域。为了精确校准时间间隔测量装置,国家计量检验规程规定可采用标准延迟线法,即固定长度的导线作为标准时间间隔发生器,从而使导线中电信号传输时间的测量成为一个难点问题。为了测量导线中电信号的传输时间,一种是间接测量法,即采用导线长度与传输速度比值的方式来计算导线中传输时间测量,但该方法除了存在导线长度测量不准确的问题,还存在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导线中电信号传输速度不一样的问题,测量精度较低。另一种是时域反射测量法,即采用通过测量低压注入脉冲在导线终点与测量端之间的运动时间来测量导线中电信号的传输时间。该方法技术成熟,精度高,但存在电路设计复杂,造价昂贵等问题。本项目基于双频调制的导线中电信号传输时间测量技术,以解决因采用标准延迟线法而产生的导线中电信号传输时间的精密测量难题,具有校准的时间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且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灵活,结构紧凑,方便溯源。目前的样机测量分辨率优于 1ps,测量范围大于 10ns,测量重复性小于 10ps,且授权 4 项发明专利。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雷达系统针对低空慢速小型目标进行实时侦察监视,具有高分辨率和隐蔽性。反无人机雷达系统主要针对扫描区域内的低空慢速小型目标(简称低慢小目标),如无人机,能够计算出目标的距离、方位和运动速度,并识别出目标的性质和数目,是一种实时、全面、全天候的侦察监视手段。该雷达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实现方位向上的电扫描,扫描速度快,天线体积小;(2)采用较大带宽和较宽时宽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无距离盲区,并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能够监视小型、慢速运动目标;(3)具有极低的截获概率,低副瓣,较强的地杂波抑制能力和目标检测能力。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设计网络化实时高清视频传输与多播显示系统,适用于多种显示需求。该系统由视频编码和译码节点两部分组成,利用百兆路由器进行交换,将本地视频信号预编码处理后,经以太网帧传输至译码端送液晶屏幕显示。对具备网络接口的小型计算机设备,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具备计算能力的设备则无需视频译码节点的译码辅助,可直接通过专用软件在本地操作系统上进行播放显示。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以业务数据处理与分析为基础,提供智能分析与预测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本项目以业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为基础,以满足企业或政府部门的日常办公、公共服务以及商业智能分析的需求为目标。首先,通过搭建多源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架构建立统一接口提供服务;其次,建立流程驱动服务与智能重构模型,实现业务流程的驱动与智能优化;然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提供智能分析与预测服务;最后,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以及安全性高的权限控制和隐私保护机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多源数据智能分析与处理架构,实现了跨平台的多源数据集成以及综合处理与分析,为用户提供透明、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2)提出一种面向业务数据的流程驱动与智能重构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流转以及过程优化,显著增强流程管理的适应性和智能性。(3)建立智能分析与预测服务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分析与预测等辅助决策功能。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建立三维室内地图模型,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和仿真效果。本项目建立了一种分层嵌套的可定制三维室内地图模型,根据室内物体的移动能力将物体进行分层,在此基础上,地图本身就具有高程信息以及与定位导航相关的定位材质层和路径规划层,不仅可以用于室内定位仿真和路径规划,还可以有效地辅助室内定位,减小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其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三维地图分层生成技术:在生成室内地图的过程中根据物体的移动性和运动频率将不同物体进行分层处理,使得进行地图更新时仅需要更新部分层的地图信息,提高了地图更新效率;(2)网元优化布局技术:通过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相融合的网元布局优化算法,从对全局最优解的搜索角度和算法的进化速度上来提高遗传算法的性能,最终得到最优网元布局,提高定位精度;(3)路径规划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及复杂的三维室内地图路径信息,通过三角剖分和 A*算法相结合的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平滑技术,查找相应的最优路径。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面向高技术船舶行业的开放式系统,实现项目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项目管理系统是面向高技术船舶行业的一个开放式系统,目的在于对行业内各家单位的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并统一管理。项目管理系统在软件上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安装在总库管理系统和提供给其他单位的数据录入终端。其他单位通过软件终端录入的数据可直接导入总库中。为方便其他单位使用,数据录入终端软件以简介、安装方便、使用简单等为主要目标;总库软件系统要安全可靠,具备数据恢复、防止数据损坏和备份功能。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信息、项目各个阶段(包括立项阶段、执行阶段、调整阶段、验收阶段、终止阶段和撤销阶段)信息、评审意见及过程文件的管理。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为新能源客车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基于云计算的客车(包括新能源客车)信息服务平台,旨在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基础上,为客车尤其是新能源客车在公共交通安全、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及客车运营管理提供数据信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为车联网平台运营提供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以及大数据挖掘提供基础架构平台。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将改变模式单一、重复建设、各自为阵的传统数据中心状态,最终实现一切皆服务,解决传统数据中心不断上升的基础架构成本、维护成本,资源交付速度慢、系统建设周期长,业务弹性差及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等诸多问题。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对电子地图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实现敏感区域的非线性变换和保密处理。本技术对原始电子地图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即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按需求对敏感区域进行非线性变换,对原始数据引入误差,降低数据精度,去除涉密属性数据,以便电子地图分精度、分级别地公开使用。电子地图非线性保密处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提供了局部非线性变换、全局非线性变换和属性脱密等多种保密处理方式,其中局部变换包括自由变换、定点变换、定域变换、区域定量移动变换和多区域固定变换五种,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脱密处理;第二,局部非线性变换只对敏感区域进行非线性变换,不影响非敏感区域的精确使用,保证拓扑结构不变,可用性良好;第三,局部非线性变换过的敏感区域隐藏在整幅数字地图中不容易被发现,保密性更好;第四,针对敏感区域的局部非线性变换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变换方式和变换强度。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专用网络多核处理器架构,实现应用层网络安全防护和综合分析。本项目的核心技术已经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并在国家级安全防护系统中应用成熟。通过将核心技术产业化,实现产品最终可销售形态的确定与研发后,即可快速推向市场。现有安全厂家一般受限于原有产品线,还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应用级安全防护产品。本项目至此时机推出的全新架构的应用级安全网关系统必将会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