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高速运动物体辐射测温传感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基于人工透镜的相控阵卫星通信终端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提出将多个龙伯透镜单元组成阵列式分布,通过在透镜底部布置多个馈源,可实现多波束相控阵,同时智能化接收、发射多个波束,具有扫描角度大、覆盖范围广的优点。

光电探测量子芯片产业化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用于量子保密通信、近红外探测成像、高速量子光通信、激光雷达探测。 针对单光子探测需求,提取关键技术参数,通过多次半导体器件仿真优化,最终得到外延结构设计。结合13所自主外延生长技术与精准的锌扩散方案,最终实现较为成功的GM中技所APD芯片。该芯片已经成功达到量子保密通信中单光子探测需求,并在安徽问天量子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中得到应用。

智能虹膜识别芯片及产业创新平台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虹膜识别技术的应用 1.将先进的虹膜识别算法芯片化,在成本,功耗,速度上都较目前的虹膜识别产品有很大的优势。 2.依托中科大微电子学院和合作的芯片研发公司,创建一个虹膜识别技术的芯片级产业创新平台,将智能虹膜识别芯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智能芯片驱动LED集成化照明模组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分布式芯片驱动的LED集成化照明模组,将驱动与光源集成为一体化标准模组,克服了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寿命瓶颈、可靠性差、成本高等缺点,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免维护、智能化、成本低等优点。结合窄带物联网(NB中技所IoT)、Zigbee、LoRa等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大数据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市照明系统,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可达到70%的节能减排效果。实现驱动芯片化、模组集成化、通讯无线化、软件智慧化、系统物联化。

超表面电磁调控及其天线散射抑制方法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一是提出了宽带超表面综合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多种吸波型、反射型、透射型电磁超表面新结构,并结合电磁吸收、相位对消原理实现了超宽带RCS减缩,解决了电磁散射幅度、相位、极化等多维度宽带灵活调控难题。 二是首次提出了宽带可激励数字编码超表面,在超表面内增加辐射结构,突破了超表面孔径多极化多波束辐射、多模态涡旋波、漫散射、RCS宽带减缩、散射极化可控以及散射波束可编程动态调控等关键技术,开创了射频孔径隐身设计新范式,实现了多功能辐射与散射动态调控兼容设计。 三是创建了超表面天线孔径辐射、散射场综合控制理论与方法,探索并揭示了周期超结构对电磁波有效引导的规律,解决了天线带内RCS减缩、超宽带低散射、低成本宽角扫描、可调隐身等难题。 对应成果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代表性成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WILEY杂志社Top Cited Article二篇次,得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IEEE Fellow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成果多次被“Materials Views”等平台报道。以该成果为基础,设计的低RCS天线已应用于歼二零电子战系统、无人机高度表系统和通信电台等领域。2020年研究团队成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面向5G移动终端应用的受限空间多天线理论与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围绕国民经济主战场之一的终端消费电子领域,针对移动终端天线技术展开研究。5G带来的新规格使得终端天线数量从4G时代的4个猛增至20个以上,同时消费者对显性用户体验的追求大幅度压缩了天线空间,导致5G终端内“天线多”和“空间小”之间存在剧烈矛盾。天线小型化、宽带化和多天线解耦是解决该矛盾的关键技术途径,但是传统技术面临小型化程度有限、紧凑空间应用受限和解耦效率低下等困境,难以满足5G终端天线需求。 项目组自5G前夕2016年起针对终端天线空间受限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从基础理论和实际方法两个角度出发,创建了受限空间高性能多天线理论体系,提出了受限空间共口径多天线设计准则、极低剖面天线带宽拓展方法和高效率天线解耦方法,揭示了天线口径共用、带宽拓展和解耦的物理机制,突破了传统技术的不足和困境,在受限空间内实现了高性能多天线,推动了我国军民两用移动终端产业发展。研究成果包含66篇本领域顶级期刊IEEETAP论文、20件已授权发明专利和1部专著,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项目有关技术成功应用于国际一流终端企业的实际产品当中,如华为的毫米波传感器、荣耀的笔记本电脑、OPPO的耳机、传音的旗舰手机和希德的应急保障终端,创造销售额7000余万元、利润约2500万元。

宽带低失真的微波光子正交混频技术与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成果研究微波光子IQ混频架构以及低失真方法,涉及光子的幅度,频率,相位调控理论及方法,最终得到大动态范围的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依托相关技术成功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发明实用性很强,可以应用到各种需要射频信号I/Q下变频的电子系统中。同时发表相关领域重要期刊学术论文,相关成果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系统成功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收模块,显著提升系统工作频段和瞬时带宽,为大容量通信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应用于众多测试仪器设备公司,协助公司开发新一代宽带信号分析设备,产生较大经济效益。 团队目前有两位副高职称专职教师,以及多位硕博士研究生,研究团队成员搭配合理,具备长期推进成果应用落地的能力。

浸没式浊度计传感器模拟算法软件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物联世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在浸没式浊度计传感器模拟算法软件的研究中,我们专注于探索如何通过高级算法来模拟和预测浊度计传感器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算法架构设计: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算法架构,该架构能够高效处理大量实时数据,并实现快速而准确的浊度预测。 2. 机器学习模型集成:我们集成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并通过实验选择最适合浊度预测的模型。 3. 环境因子影响分析:我们深入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如温度、pH值、光照等)对浊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在算法中进行了相应的补偿和校正。 创新点主要包括: 1. 动态模型自适应:我们的算法能够根据传感器所在环境的实时变化,动态调整模型参数,实现自适应优化。 2. 高精度数据融合:我们开发了一种高精度数据融合算法,能够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浊度测量的准确性。 3. 云端实时监控:我们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对浊度计传感器的远程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产生的社会效益: 1. 提高水质监测效率:该软件的应用使得水质监测工作更加高效,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水体的浊度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促进水资源保护: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水体的浊度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问题,从而保护水资源的清洁和安全。

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南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平板电容器、初级拓扑模块和次级拓扑模块构成;所述平板电容器由4块相同大小的金属板P1、P2、P4、P3顺序平行放置构成;所述初级拓扑模块和次级拓扑模块俱采用对称拓扑结构,所述初级拓扑模块与所述金属板P1、P2相连,所述次级拓扑模块与所述金属板P4、P3相连。发明技术方案与传统电力电子变压器相比,制造简单,可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可进一步减小厚度,具有应用在对体积或者厚度要求较高的特定场合的价值。

一种知识驱动的电子设备机箱参数化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设计知识表示,构建知识驱动的电子设备机箱参数化模型自动生成方法,解决了电子设备机箱结构设计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的耦合设计要求。 研究内容包括: (1)建立机箱类产品拓扑结构的参数化模型表示框架; (2)建立功能元、行为元、结构元、参数元的产品知识表述单元; (3)从逻辑层、图形层、几何层、语义层多层次耦合实现由知识驱动的电子设备机箱的参数化模型表示 (4)以功能参数为输入,结合上述设计知识表示,实现参数-功能-行为-结构的自动化参数化求解 以上研究将设计知识与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设计知识驱动三维模型的自动化生成, 使设计人员更聚焦于原理性、原创性设计工作,摆脱繁琐的模型构建工作。 该方法通过多个应用案例,验证了可行性,极大的提高了电子设备机箱参数化建模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分步定位带针脚整形式多插件头异形电子元件插件机及其应用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步定位带针脚整形式多插件头异形电子元件插件机及其应用,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下半部分的电控柜和设置于该机架上半部分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包括PCB板输送定位机构、电子元件来料粗定位机构、电子元件精定位机构和三轴坐标定位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在粗定位机构上进行电子元件的抓取后,在电子元件精定位机构上进行针脚的整形与校直定位,然后在PCB板上进行电子元件的插装。本发明采用了粗定位与精定位分步进行的设计,同时在进行插件前对电子元件的针脚进行整形,有效提高了元件定位的准确性和插件的合格率。

首页上一页1 2 ...931 932 933 934 935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