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高模型对位芳纶纤维研发项目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简介:项目在现有对位芳纶制备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高性能对位芳纶长丝的制备,达到断裂强度≥18cN/dtex;断裂伸长率≤3.2%;弹性模量≥110 GPa的各项指标要求,能够用于高模型对位芳纶下游产品的制备,最终实现国产高性能对位芳纶技术开发。项目采用液体二胺配置PPD-CaCI2-NMP三元体系,通过双螺杆和啮合齿不同形式组合改变反应相变混合效果,通过多区夹套分级高效换热,实现了高分子量,窄分布PPTA的制备。通过优化纺丝原液的制备及过滤工艺,解决纺丝原液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溶解不充分及降解问题,实现了均一化纺丝原液控制技术。通过分级干燥技术持续将纤维丝束中的水分烘出,在短时间内将纤维温度提高,提升纤维烘干效率,降低烘干过程中纤维产生的缺陷。项目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件,发明专利授权1件。

基于煤基聚丙烯的汽车塑件3D绿色智能打印材料开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项目围绕均聚聚丙烯用于3D打印加工制品时易收缩翘曲及强度不足的问题以及提升煤基聚丙烯材料附加值的区域发展要求,开展了高强度、低剪切粘度、低收缩率的煤基聚丙烯3D打印材料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符合国家和地区的产学研发展规划。项目采用长碳链聚酰胺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改性煤基等规聚丙烯,通过材料组成设计调控聚丙烯的熔体粘度、相结构及结晶行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聚丙烯3D打印改性材料,其收缩率<2%、压缩模量/剪切粘度>30000/s、冲击强度达到注塑件的3.1~4.3倍、FDM成型件力学各向异性程度<20%。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5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1名。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改性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项目系统开展NCM811的成分设计、可控制备、微观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表征,开发出Li[Ni0.8Co0.1Mn0.1]1-xMgxO2、LiNi0.8Co0.1-xMn0.1O2Alx 、LiNi0.8Co0.1Mn0.1O2-xFx、石墨烯掺杂NCM811、Ca掺杂和CaO包覆共修饰NCM811五种材料,研究了材料成分和微观结构与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等之间的关系,丰富三元正极材料体系。项目研究发现,Mg、F和石墨烯改性提高NCM811的比容量,其中F掺杂的NCM811在0.1C倍率下可逆比容量为190.2mAh/g,在10C为94.7mAh/g。项目制定中小试操作规程1套,发表论文1 篇,申请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其中1件已授权,培养硕士研究3名。

磷掺杂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特性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项目针对商业化石墨负极必容量低的问题,研发了磷掺杂分级介孔碳和磷掺杂石墨烯海绵体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内容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完成了基于磷掺杂无粘结剂分级介孔碳和层次孔结构石墨烯海绵体自支撑电极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磷掺杂的构效关系的研究;结合非原位和原位技术研究了相关的储锂机制,优化了电极的制备方法,研发出的电极材料具有优于传统材料的锂离子存储性能。 项目在对传统的磷化方法改进,提出了直接通过碳化金属-有机磷骨架来合成氮、磷、镍高密度掺杂负极材料及利用原位生长方法设计并制备自支撑电极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项目实施期间发表论文 14 篇,申请发明专利 4 项。

碳化硅陶瓷膜材料产业化与工程应用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研究了低温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膜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试验研究了碳化硅微滤膜的生产工艺,提出了与碳化硅支撑体结合良好的涂覆层超疏水-超亲油碳化硅陶瓷膜性能调控方法,并形成了在稀有金属分离回收、污水处理等行业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本项目建立了年产5000m2碳化硅陶瓷膜生产线1条;研制的陶瓷膜完成了反渗透浓水的再生、镍粉前驱体及镍粉洗涤、氢氧化铌洗涤、石墨烯浓缩的小试开发,并在氢氧化铌反应-分离耦合、高浓度废水再生实现了工程应用,为终端用户节省约800万元/年生产成本。项目在碳化硅陶瓷膜制备、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油水分离网膜制备及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共发表论文 14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1项。项目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圆柱形硅基靶材制备工艺技术的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旭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圆柱形硅基靶材制备工艺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项目针对高质量硅基靶材及硅合金靶材的电子信息、薄膜功能材料、平面显示器等磁控溅射所需的圆柱形硅基靶材制备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圆柱形硅基靶材产品,产品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指标满足了用户需求。项目开发的单晶炉制备用石英加料装置,具有一定创新性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件。项目建成年产50吨圆形靶材生产线,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钛铝棒熔炼成型工艺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北鼎新材料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钛铝合金棒主成份、悬浮熔炼、元素偏析、氧含量、等静压处理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制了钛铝合金棒和微粒,同时在悬浮熔炼浇铸模具用的加热保温装置、金属铸件检验装置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施期间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项目产品钛铝合金棒的化学性能指标氧含量、主成分和均匀性基本满足以下标准:氧含量≤300ppm,合金棒材主成分元素上、中、下成分偏差≤0.2%,合金主成分≥99.5%,并建成了一条钛铝合金棒生产线,生产的铝钛合金产品已获得用户认可,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功能膜装置的应用方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成果简介:该功能膜装置应用技术主要适用于集约栽培模式果园,将该功能膜装置铺设于果树行内后,可根据果树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管理需求,通过改变功能膜角度来调控土壤温湿度与空间光热资源,从而实现延迟花期、防草保湿、提升果实品质、预防冬季冻害等多种功效。该方法可使果树萌芽期与花期推迟2-3天,降低了果树萌芽开花后遭遇晚霜冻风险;使果树根部土壤湿度增加12.3%,保水性能卓越;使高温期土壤表面极端温度降低6.8℃、根部土壤极端温度(高温)降低1.2℃;使果树短枝率增加3.1%,优果率提高12.5%,促进了果实外观色度的提升。该技术简单、高效,可一次性、综合性解决诸多以往需要分阶段、分方法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果树土壤管理问题,实用性较强,综合效益突出,可为果树集约栽培模式的区域化推广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高效硅芯棒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旭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高效硅芯棒制备工艺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围绕设备改造和工装设计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开发了硅芯棒制备的高效工艺,产品满足了客户及市场需求。项目通过硅芯棒工艺调整,硅芯棒制备用晶体炉设备的技术及结构优化升级,可重复拉制硅芯棒;采用喷砂技术处理边皮表面的杂质,替代了原酸洗工艺;设计了一套挂料装置将边皮料的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项目开发的石英加料桶推车装置、主加热器与炉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

轻质化全绝缘220kV复合材料 抢修塔的设计研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汤姆森电气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质化全绝缘220KV复合材料抢修塔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运输、易组立、实用性强、电绝缘性能好等特点;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创新性;产品通过专业检验机构定型试验检测,达到国内的相关标准。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权威的第三方检测,取得7份合格的检测报告;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 项;形成企业标准 1 项;发表研究论文一篇;目前项目单位拟建新厂区、购置新生产线,拟将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

一种生物可降解膜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中原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研究生物质全降解餐盒使用性能,包括质量测定、容积测定、耐水试验、耐油试验、负重性能试验、盒盖拆次试验、含水率和跌路试验等,并与其它餐盒使用性能进行对比。 采用生物质全降解制品的成型机理,采用模压发泡成型的工艺技术,将原材料按比例和水混合搅拌,将湿料放入金属模具中,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进行喷漆工序。用玉米淀粉和其他环保材料制成,可节省大量的石油和森林资源。产品密织性好,耐水、耐油、防渗透,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低温性,适合冰箱冷冻、冷藏、保鲜食品,微波炉加热等。产品埋入泥土后,在适宜温度下,110 天后可降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对土壤和空气不造成污染。

一种熔盐电解冶炼高纯钛装置及其冶炼方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德运创润钛业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熔盐电解冶炼高纯钛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电解质成分优化,采用象形电极熔盐电解槽以及阶梯式恒流补偿电解技术,实现了一种熔盐电解冶炼高纯钛装置及其冶炼方法的应用。项目进一步明晰了金属钛阳极的电化学溶解机理,揭示了钛离子阴极电化学过程及电结晶过程的影响因素,突破了低氧高纯钛熔盐电解精炼制备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阶梯式恒流补偿电解精炼制备低氧高纯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该项目已应用于30吨/年低氧高纯钛生产线,为后续高纯钛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首页上一页1 2 ...1532 1533 1534 1535 1536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