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济南大学
成果简介:热浸镀是钢铁材料腐蚀防护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热浸镀锌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钢铁耐腐蚀性日益增长的需求。欧美、日韩等一些发达国家先后研发出了一批具有高耐腐蚀性的热浸镀用合金材料,如Galfan (Zn-5Al-0.1RE), Galvalume (Zn-55Al-1.6Si), ZAM (Zn-6Al-3Mg), PosMAC (Zn-2.5Al-3Mg), SuperDyma (Zn-11Al-3Mg-0.2Si)等,耐腐蚀性强,产品附加值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家用电器、汽车业、交通护栏和太阳能板等领域。本项目是在Zn-11Al-3Mg合金的基础上,通过微合金化法添加其它合金元素,优化熔炼工艺后得到了耐腐性优良的新型Zn-Al-Mg合金材料,本技术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1811157769.9),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独占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项目可以在原有生产热浸镀锌或者热浸镀铝锌硅的生产线上,通过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实现工业化生产(注:目前处于实验室小试阶段)。 据统计,截止2020年,山东省宽钢带热镀锌生产线年产能约30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然而绝大多数是传统的热镀锌或者热镀铝锌硅板,产品替代潜力巨大,如按照1/10替代为锌铝镁镀层钢板计算,潜在的市场价值约200亿/年。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福州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基于柔性导电框架,结合简易结构调控,开发的锂金属基柔性负极具有长循环寿命、高质量比容量以及耐弯折的特性。通过与高容量柔性正极匹配并使用软包电池封装工艺进行封装后,可实现高性能柔性全电池的开发。 技术特点或技术指标: 本项目采用柔性三维碳纤维布集流体,具有高度耐弯折特性与优异载流子传输能力的特点。进一步,通过系列结构调控和导电亲锂框架设计。项目验证亲锂活性位点可有效优化电极局部电流密度,诱导锂离子优先沉积于电极内部,实现锂离子的均匀沉积与剥离。设计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同时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并减少表面副反应。该柔性锂金属负极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25圈之后可以提供高达787.4 mAh/g-1的整体质量比容量(考虑集流体质量);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和10 mAh cm-2容量下循环800圈后仍有100%的容量保持率与低于40 mV的过电势。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一种在电火花加工细微深孔过程中加速排出被去除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电火花加工细微深孔过程中加速排出被去除材料的方法。在电火花加工细微深孔过程中,在对工件或工具电极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同时,还使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进行周期性的相对运动,用两种方法同时辅助加工,从而加速排出加工区中的被去除材料;施加超声波振动有两种方式,即对工件施加超声波振动或对工具电极施加超声波振动:使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进行周期性相对运动也有两种方式。本发明是在电火花加工细微深孔过程中,加速被去除材料从加工区中的顺利排出,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本发明适用于任意截面形状的细微深孔的加工。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锰产业链产品开发,本团队长期致力于锰基高端粉体材料以及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全产业链进行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针对不同产品开展技术与工艺优化,经济效益显著。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一种提高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属于有色金属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将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固溶淬火处理后,进行高温预时效处理,即在380~450℃保温10min~3h,快速淬火至室温,随后进行T6峰时效处理,即两步时效,首先在60~100℃保温12~36h,然后在110~160℃保温10~40h,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通过改变合金晶界和晶内微观组织,在保证合金强度和延伸率基本不损失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此外,与传统的回归再时效工艺相比,大大缩短工艺流程,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该热处理工艺对于开发新型高强度,抗腐蚀舰船和装甲用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