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南开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 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 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等方法,使 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 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 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 (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南开大学

成果简介:制备在宏观尺度上具备二维单片石墨烯的独特本征性质的石墨烯三维体相材料是材料学研究中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重大挑战。本项目制备得到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宏观体相材料,其由大量独立且悬空的二维石墨烯单元通过片层边缘的化学键构筑而成。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常温可见光下作用下具有电子发射能力,在瓦特功率级别的可见波段激光或聚焦的太阳光照射下,厘米尺寸的此石墨烯材料样品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直接光驱动,此现象为国内外所首次观察及报道,为石墨烯带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潜在应用价值。上述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还可为石墨烯在催化,能源转换与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材料支持与相关理论支撑。

用于生物气净化分离的新型分子筛的研发及制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南开大学

成果简介:SAPO-34 分子筛由于其特殊的孔结构和量子效应,使其在选择性吸附与分离、能源开发、石油炼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垃圾生成的生物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分离有着优异的性能。南开大学与有关单位形成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 SAPO-34 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生物气净化分离中的重要应用。目前已完成实验室第一阶段研发及小规模中试生产,并实现部分销售。本项目开发出一种在碱性条件下超声波老化,程序升温晶化法合成 SAPO-34 分子筛新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老化时间降低 3/4,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分子筛性能,将陶瓷膜分离与喷雾干燥相结合进行产品的干燥、成型,成功地解决SAPO-34 分子筛晶粒较小(纳米级),分离困难等问题。采用电解与离子交换膜结合法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做到变废为宝,排放零污染。

钠还原氟钽酸钾生产钽粉的方法及制得的钽粉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高端医疗刀具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

成果简介:选用高强度钨钢材料,采用先进的五轴联动超精密数控加工工艺与高性能涂层工艺,配合全自动视觉检测,实现高端医疗刀具的高精度和高品质;产品包括:齿科、骨科、牙科临床车针和美甲搓等,满足医疗行业的严苛要求,推动了我国医疗装备领域,尤其是牙科临床车针领域的国产化替代。

增材制造用钛铝合金粉末制备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成果简介:球形高温合金粉末是航天发动机增材制造领域应用的关键原料,目前国际上生产高品质球形高温合金粉末的主要工艺技术有氩气雾化制粉和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两种。同气雾化工艺相比,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工艺具有设备结构紧凑、工艺参数控制简单、粉末粒度范围窄、粉末颗粒表面光滑洁净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本成果采用国际先进的等离子体旋转电极制粉方法,制备球形度在93%以上、流动性好、杂质含量低、粉体内部组织致密且粒度分布集中于10~60 μm、松装密度可以达到4.10g/cm3、振实密度在5.3g/cm3以下的,可满足增材制造高温合金部件对原料粉末的指标要求。并针对特定零部件提供相应激光增材制造成形工艺。

一种可调节外墙角度的双层幕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天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研究专注于高层建筑中可调节外墙角度的双层幕墙技术,旨在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建筑的节能性、美观性及灵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双层幕墙的结构优化、可调节机制的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幕墙性能的测试与优化。 成果的创新点在于:实现了幕墙外墙角度的灵活调节,能够根据日照、风向等自然条件及室内舒适度需求,自动或手动调整幕墙角度,从而优化建筑的采光、通风与隔热性能。此外,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幕墙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实现节能最大化。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高层建筑项目中,显著提升了建筑的能效与舒适度,得到了业主与用户的广泛好评。其社会效益显著,不仅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还通过减少能耗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成果的研发和管理团队由我司专业从业人员组成,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底蕴,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果的优异表现。目前已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提高Ti/RuO2-TiO2阳极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烧结工艺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和能源工业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Ti/RuO2~TiO2阳极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烧结工艺,在传统烧结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具有不同温区的连续式烧结炉进行烧结,有效地提高了阳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极大改善了阳极的综合性能;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与传统的烧结工艺相比,采用连续式烧结炉进行烧结,不同温区通过对应的烧结时间,可使涂层表面骤冷、骤热现象减缓,有助于涂层表面裂纹的减少,增加涂层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传统烧结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具有不同温区的连续式烧结炉进行烧结,有效地提高了阳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极大改善了阳极的综合性能;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与传统的烧结工艺相比,采用连续式烧结炉进行烧结,不同温区通过对应的烧结时间,可使涂层表面骤冷、骤热现象减缓,有助于涂层表面裂纹的减少,增加涂层稳定性。此外,各温区的温度及对应的烧结时间均可调,低温下(≤400℃)有助于贵金属晶体氧化物(RuO2)活性组元的成核以及快速成长;高温下(≥400℃)非贵金属晶体氧化物(TiO2)快速生长,此操作可使晶体(RuO2、TiO2)和非晶体氧化物TiO2趋于最理想的状态,有效保留活性涂层的缺氧结构,提高其热力学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好的晶相和非晶相混合的活性组元的形成。

高性能大长径比薄壁钼合金管材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成果具体研究内容:本成果针对核用包壳材料、新型反应堆热管及测温领域热电偶材料的要求,研究满足要求的钼合金材料,确定出合金材料的成分;研究大长径比薄壁钼合金管压力加工工艺,制定出稳定可行的工艺规范;设计开发钼合金薄壁管加工及检测的工装;研究薄壁钼合金管的弯曲及焊接等深加工技术,确定最佳工艺方法;研究大长径比薄壁钼合金管表面处理方法;研究薄壁钼合金管的性能测试方法,确定相关测试规范。 本成果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EI收录一篇);制定国标1项,行标1项。 成果创新点:钼合金中掺杂元素的均匀化调控技术;高性能大长径比薄壁钼合金管的制备技术。 成果应用情况:本成果技术成熟,产品已得到中核、中广核等重要客户的采购,产品性能完全达到客户的指标要求。 社会效益:本成果开发的大长径比薄壁钼合金管产品是核电、测温等领域所急需产品,实现大长径比薄壁钼合金管关键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的突破,对于突破钼材料增值化利用关键理论、技术及装备、实现国产钼制品的高质化和高值化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而实现钼制品的高质化和高值化是国内钼材料向高端发展的必然方向。 成果研发和管理团队共1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均具有十年以上钼材料研究工作经验,各自负责单一生产环节的技术攻关,确保各工艺环节做到极致,从而保证整个项目质量可控。

新型耐热耐腐蚀熔镁精炼锅研究与开发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府谷县旭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本项目开发一种精炼镁的低成本不含贵重金属元素的耐热耐腐蚀Fe-Al-B坩埚合金,分别利用光谱、OM、SEM、EPMA和XRD、拉伸试验、蠕变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七种Fe-Al-B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在900℃进行了抗氧化试验,时长分别为150h和200h;在800℃进行了镁液侵蚀试验,时长为200h,观察合金与镁液接触界面的元素分布情况,筛选出性能达标的坩埚合金,成分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试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Fe-Al-B合金中加Cr是为了提高合金的耐蚀性,同时也起到固溶强化效果。随着合金中C和B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碳硼化合物含量增加,合金的硬度都显著增加。分别进行了1000℃、1050℃、1100℃和1150℃保温2h的淬火,1100℃保温淬火后硬度达到最高值。几种合金的拉伸试验表明三种Fe-Al-B合金在900℃高温强度可达300MPa以上,合金成分分别为Fe-3Al-12Cr-1.0B-0.2C、Fe-3Al-12Cr-1.0B-0.4C和Fe-3Al-12Cr -2.0B -0.2C。Fe-3Al-12Cr- 1.0B-0.4C合金的在900℃/110MPa的蠕变条件下的蠕变寿命最高,可以达到258h。七种合金在900℃均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属于完全抗氧化级。Fe-Al-B合金具有很好的耐镁液侵蚀性能,800℃镁液中侵蚀200h后,互溶现象不明显。

金属多孔材料性能测试平台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成果简介:(1)自主研发一了台金属多孔材料透水设备及其附属的一系列管状和片状样品检测夹具,实现了金属多孔材料 透水性能测试;为满足金属多孔材料各类力学性能的测试需求,在现有的拉伸、压缩、弯曲检测夹具的基础上 又配备了剪切和环拉测试夹具。 (2)建立了不同种类金属多孔材料以及不同材质金属多孔材料的物理性能与服役性能之间的联系的数据库,为 用户选择合适的金属多孔材料提供技术支持。 (3)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起草(4项行业标准,其中有色行标3项,核工业标准1项)以及参与制订(6项国家标准 、1项团体标准)的标准有11项已发布,修订现有的测试标准(均为国家标准)有5项已发布,并申报国家标准1 项,主起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企业标准2项并已发布,在现有测试标准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适应实际需求的测试 标准。 (4)整合优化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检验人员,依托西安汉唐分析检测公司获得 了CNAS认证认可以及CMA资质认定,项目负责人李爱君为金属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检测领域的授权签字人,使金 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第三方裁定“金属多孔材料质量”的机构资格。

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用高耐蚀Ti35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成果简介:核燃料在堆内经过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燃耗深度达到卸料标准后须从堆内卸除,成为乏燃料。对乏燃料进行后处理,提取有用核素,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是我国核能“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的基本保障,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面向乏燃料后处理工业示范厂自主建设和设备长寿命、高安全可靠的需求,科技成果发明了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用高耐蚀Ti35合金,突破了大单重均质铸锭、大规格锻件、高精度大口径无缝薄壁管材以及复合管接头、核用高质量焊丝、氩弧焊接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了Ti35钛合金材料生产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整个工业生产全链条式系统技术,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标准13项,质量控制文件135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篇。科技成果已在产业园14台套乏燃料后处理关键工艺设备中应用,打破了西方对我国后处理技术的封锁,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Ti35钛合金材料及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指标:材料腐蚀性能:在沸腾8molHNO3溶液腐蚀速率<0.1mm/a;材料力学性能:Rm=350~500MPa;Rp0.2=250~400MPa;A≥25%;焊接性能: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低于母材,腐蚀性能与母材相当。

首页上一页1 2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