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交通基础设施用固废低碳耐久混凝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由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等单位,在近10年的时间里,课题围绕“隧道洞渣、金属尾矿建筑垃圾等制备低碳高耐久混凝土及在交通基础设施应用”这个主题,开展并完成了以下工作:(1)系统地研究了机制砂石颗粒形貌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片状颗粒对混凝土性能劣化作用机理,发明了条形孔筛作为机制砂石粒形检测的装置;率先提出了新的机制骨料级配评价体系及技术参数控制指标,建立了隧道洞渣制备高品质机制砂石的新技术与标准体系。(2)研发了隧道洞渣制备高品质机制骨料加工装备与工艺。实现了机制骨料的高效节能破碎、高精度整形、智能化分级及控粉,创新了高品质、集约化、绿色环保的装备与工艺系统。(3)提出了以利用细粒级铁尾矿、矿渣制备无熟料胶凝材料以及铁尾矿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新技术;铁尾矿基无熟料固废胶凝材料中铁尾矿掺量达25%,且抗裂性、耐久性好。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58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省级工法3项,发表论文75篇,主参编标准规范10部,出版专著2部。研究成果在甘肃王夏高速公路、青海克大公路、加西高速公路、花久高速公路、江西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等 20余个工程中得到了高效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早强胶凝材料配比决策方法,本方法建立了复合激发剂的配比的决策模型,求解复合激发剂的配比的决策模型,获得复合激发剂的配比;随后建立早强助磨剂配比与添加量的决策模型,获得早强助磨剂的配方和添加量;根据激发剂的配比,和早强助磨剂的配比和添加量,开展不同比表面积及其对应的不同细度的早强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建立胶结充填体强度与胶凝材料比表面积的关系曲线,根据胶结充填体设计强度,确定早强胶凝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对应的细度。本发明的配比决策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开发胶凝材料,充填体的早期强度能够得到保证,提高了固体废弃物在充填采矿中资源化应用,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采矿经济效益。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