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基于现代战争极端服役环境下对防弹陶瓷材料轻质、高强度、高韧度的需求,将仿生思想应用于防弹陶瓷微观结构设计,开展新型层状氮化硅防弹陶瓷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技术及抗冲击性能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淄博市作为耐火材料产地,耐火材料产业作为淄博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撑,当前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主要是产品低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且大多集中在非钢铁领域。洁净钢用耐火材料是耐火材料中技术含量高,应用广泛的材料,该项目的成功会极大促进淄博市和山东省耐火材料产业结构升级,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解决洁净钢用耐火材料面临的三大技术难题:①完成主动净化钢水中杂质元素的工艺创新。②降低非金属夹杂物及微观组织均匀化,提高成品合格率。③完善EPC系统解决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主要利用赤泥、尾矿、炼铁渣/水渣、陶瓷、耐火材料废料等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来制备生态透水砖。配方和生产工艺成熟,工艺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实现了变废为宝。制备的生态透水砖强度大、气孔率高,且具有孔梯度结构,透水性好,同时可以深度开发,使其具有夜光、抑菌、装饰等辅助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区、道路、公园、植物园、工厂区域、停车场、花房及轻量交通路面等场所路面铺设,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的环境,可大大提高路面透水性能,属新型绿色环保产品。该产品利用工业固体废渣和尾矿等废弃物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并且产品使用后可使自然降水渗入地下,保护城市水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专利重点用于复合陶瓷,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碳化硅复相陶瓷包括如下原料成分:碳化硅粗粉Ⅰ、碳化硅细粉Ⅱ、石墨烯纳米片、木炭黑、硅粉、分散剂、结合剂;碳化硅粗粉Ⅰ与碳化硅细粉Ⅱ的质量比为100:200_x001e_300。解决了反应烧结碳化硅成分不均匀、强度降低,所制备陶瓷的密度一般低于3.10g/cm3,断裂强度一般在300~450MPa之间,所以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一般比较低。实现了提高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力学性能。性能指标:碳化硅复相陶瓷的体积密度>3.1g/cm3,抗弯强度>480MPa,断裂韧性>5.2MPa·m1/2,碳化硅粗粉Ⅰ与碳化硅细粉Ⅱ的质量比为100:200-300。所述碳化硅粗粉Ⅰ的粒径为20-30μm,碳化硅细粉Ⅱ的粒径为3-8μm。所述石墨烯纳米片的厚度为50-300nm,木炭黑的比表面积为10-18m3/g。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一、本专利对应产品-一种基于流延成型的碳化硅晶须强化碳化硅陶瓷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二、技术优势-1、本发明,可以将随意放置的手机后壳在传动后,通过翻转结构进行自动反正,省去了传统人工翻转的过程,可以连续持续进行,具有较高的效率。2、本发明,可以防止翻转不成功的情况,当翻转失败后被刮板轮重新推回翻转区进行再次翻转,可以保证任何一个手机后壳到翻转至背面向上。3、本发明,将背面向上的手机后壳使用压块压到手机后壳托上,传动带将手机后壳托运送至设备上表面开口处,可直接匹配平面抛光设备直接进行抛光处理。三、性能指标-,本发明制得的碳化硅晶须强化碳化硅陶瓷分离膜由纯相碳化硅组成,不含任何低熔点氧化物,因此具有较强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腐蚀性,可用于强腐蚀性水体、高温水体的处理。所制备的支撑体由碳化硅颗粒和碳化硅晶须制备而成,加入碳化硅晶须提高了支撑体的孔隙率和断裂强度。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石墨烯纳米片(GNP)量产。片径30-50nm,比表面可达800m2/g,工艺无污染、零排放。用于电池导电剂;用于生产石墨烯复合润滑油,减磨修复、减震降噪、节油5-10%、颗粒物减排40%以上;用于PCB线路线孔直接金属化导电层(黑影液)。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在现有生物陶瓷材料基础上,聚焦齿科修复领域对材料性能与加工精度的双重需求,创新性采用"喷雾干燥-后处理调控-激光3D打印"技术路线,攻克了传统陶瓷粉体制备存在的粒径分布不均、流动性能差、打印成型精度低等行业难题,实现了高纯度、高球形度、窄粒径分布的生物陶瓷粉体规模化生产。通过独创的粉体表面改性及致密化后处理工艺,使陶瓷粉末兼具优异的激光吸收率、烧结活性及成型强度,极小的烧结收缩率,满足个性化齿科修复体精密成型需求。该技术体系国内首创,生产的陶瓷粉体性价比显著优于市面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陶瓷脆性大、硬度高,制造过程中易产生缺陷,难以通过后续处理进行弥补,复杂结构陶瓷零件成型和加工尤为困难。常规的挤压、注浆、注射、凝胶注模等成型工艺需要借助复杂的模具,开发周期长,加工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集机械、计算机、数控和材料于一体的3D打印技术与陶瓷的结合可有效解决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型和加工问题。针对现复杂形状陶瓷部件的一体化成形问题,以先驱体转化陶瓷为基础,利用数字光处理(DLP)和粘结剂喷射(Binder jetting)技术,开展精密陶瓷部件3D打印成形关键共性技术及适配用原材料制备研究,最终实现低收缩、少缺陷、高性能精密陶瓷部件3D打印成形。利用此技术,成功实现高精度、高致密度的碳化硅涡轮,在强酸、强碱、高温下均呈现稳定的性能,可用作光热/核电站的熔盐输送泵,实现热能的即时储存和输送。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1) 关键核心技术: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织构化巴氏合金涂层减摩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机械运动摩擦副表面技术领域,复合改性表面包括圆形微凹坑阵列、巴氏合金涂层、多层织构。圆形微凹坑阵列为激光加工而成的规则分布的表面凹坑织构;巴氏合金涂层为热喷涂到基体表面减少激光加工热影响的掩膜;多层织构由激光加工生成的凹坑阵列和巴氏合金的表面间隙构成。 (2) 解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巴氏合金涂层和激光表面织构化处理形成的复合改性表面,能够显著降低激光加工对表面性能的不利影响,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硬质熔融金属及其氧化物堆积形成的毛刺,并且形成的多层织构有利于磨粒的储存和流体动压润滑的形成,从而减少微切削磨损的发生,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 (3) 应用场景:在轴瓦表面利用激光加工织构时,可在表面首先预喷涂一层巴氏合金固体涂层掩膜,减小激光加工过程中不均匀硬化区,热应力、飞溅熔融物等不利热影响,进而提高激光表面织构加工的精度,减少不利热影响对摩擦副造成的危害。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1) 关键核心技术:原位织构制备技术以发动机球墨铸铁曲轴轴颈表面为基础面,利用球墨铸铁中石墨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经过加热、保温、快速冷却三道工序,降低了球状石墨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而将破碎的棕刚玉粉末涂抹并挤入至石墨颗粒与基体间隙,球状石墨在多维挤压力的作用下被棕刚玉微粒占位置出,球状石墨的初始位置形成原位织构。 (2) 解决的问题: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发动机爆发压力越来越大,曲轴与轴瓦间隙越来越小,油膜压力越来越大,使烧拉瓦成为行业难题。必须通过新的制造技术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增加曲轴表面抗磨损能力。为此,本发明提出了球墨铸铁曲轴表面的原位织构制备技术,对提高抗磨性能,改善润滑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研意义。 (3) 应用场景:表面织构能够显著提高曲轴表面减摩耐磨能力。本专利的原位织构制备技术作为一种大幅提高织构加工效率的工艺,可被广泛应用于球墨铸铁曲轴摩擦学性能的提升,显著降低球墨铸铁曲轴表面织构的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微波介质陶瓷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材料,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电子陶瓷,;指适合于微波应用的低损耗、温度稳定的电介质陶瓷材料,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现代微波通信技术的关键材料,可用于制备各种元器件。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主要包括陶瓷滤波器、谐振器、双工器、介质天线及微波基板等,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陶瓷材料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特性,将电磁波的能量集中在陶瓷器件内部,从而完成各种微波信号处;理功能。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元器件的尺寸与性能极限。不同的用途,性能指标要;求不同。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主要性能要求是:高介电常数;高无负荷品质因数;近零温度系数。 我国电子陶瓷和电子元器件产业相当庞大,目前大约8000多家元器件制造企业,2014年全球电子陶;瓷及其元器件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05.9亿美元,行业年均增速为11%。当前,随着信息、汽车、家电等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正在向高性能、高可靠、高精度、片式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这相应的也对;电子陶瓷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致力于微波陶瓷粉体及元器件,如谐振器、介质基板、介质天线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同时努力发展;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粉体及微波基板等新产品:性能指标稳定,介电常数4~85不等;,纯度高、微观;形貌均匀的微波陶瓷粉体产品,其烧结活性好,易于烧制成微波陶瓷元件,易于产业化。可适应现代通;讯技术向高频发展的趋势与元器件小型化的要求,迎接未来5G通讯和物联网通讯的浪潮。 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分析:我国元器件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高端的元器件主要还靠进;;口。就微波介质陶瓷市场而言,2014年全球微波介质陶瓷产量为197.2亿只,微波介质陶瓷材料11235吨,;元器件全球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总体而言,目前国际上高品质的微波介质陶瓷粉体主要由日本及欧美公司垄断,而国内的微波介质;陶瓷企业则基本上购买国外粉体产品或自产自用粉体产品,少见直接提供微波陶瓷粉体的企业,而高性;能的微波元器件需要高品质的微波介质陶瓷粉体以满足复杂的微波元器件制作。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一种从单晶硅或多晶硅的切加工硅晶片产生的废砂浆回收碳化硅联产白炭黑的工艺方法,包括利用有机和无机溶剂溶解砂浆中的切削液分子,通过泪酸酸洗和萤合剂对固态砂料除铁,再在固态料中加入高浓度的氢氧化铀水溶液,使其与砂浆中的硅进行反应生成硅酸铀,过滤得纯的碳化硅,;再在硅酸铀水溶液中加少量的高模数的水玻璃,最后,酸析出絮凝状沉淀,干燥得白炭黑产品。 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分析:与现有的技术方法相比,本法采用高浓度的氢氧化纳水溶液溶解硅形成液体,过滤得到碳化硅,再利用生成的硅酸铀制得白炭黑,充分体现了对废砂浆中的硅的有效回收利用,其优点是,通过稀氧化纳溶液的循环使用,可将废砂浆中硅转变成白炭黑,同时回收碳化硅,降低了废砂浆的回收成本,减少了污水的外排,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用前景分析:白炭黑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等特征,以其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而在橡胶、涂料、医药、造纸等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其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础和技术保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涂料中加入纳米白炭黑,可提供防结块、防流挂、增稠消光等功能;在塑料中加入白炭黑,可提高薄膜的透明度、韧性、强度、防水;;性能等。粘结剂和密封胶中添加白炭黑,可迅速形成网络状硅石结构,抑制胶体流动,固化速率加快,;提高粘结效果。在医药、农药中,可起到增稠、悬浮、载体的作用。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聚合物体系;;中引入白炭黑能显示出一系列令人称道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享有“工业味精”、“材料科学的原点”;之美誉。自问世以来,已成为当今世界材料科学中最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最快的品种,发达国家已经;;把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精细无机材料作为下世纪新材料的重点加以发展。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