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 ① 分别对Fe-C-Ta和Fe-C-Nb两种体系进行热力学计算。② 通过研究不同制备工艺下表面所得HVF微纳米结构TaC(NbC)增强层和TaC(NbC)-Fe梯度增强层的组织演变过程进行研究。③ 通过压痕力学,对HVF微纳米结构TaC(NbC)增强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和加载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以及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④ 通过显微刻划-单磨粒磨损实验测试增强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项目创新点:1. 本文利用钽(铌)板/灰铁-原位反应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制备铁基表面梯度增强层的新方法;2. 揭示了钽(铌)板/灰铁-原位反应法制备梯度增强层的组织演变规律和生长机制,建立了增强层生长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增强层生长厚度与时间和温度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增强层的可控制备;3. 成功制备了组织和力学性能梯度变化的TaC(NbC)-Fe复合增强层,可有效解决传统叠层增强时界面应力集中所导致的力学突变问题,增强层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可实现强韧性的良好匹配。 取得成果:TaC-Fe和NbC-Fe梯度增强层中组织的梯度特性,两者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呈现逐级变化,消除了传统叠层增强时界面的应力集中和力学突变。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根据生活中对智能材料的需求,发明了多种基于扩散与界面技术结合的智能被动材料,在食品与药品监测技术和环境治理等关乎人体健康的领域进行创新。利用无源、智能的新技术,设计制备智能被动材料,掌握了环境治理领域、食品与药品安全监测的无源智能被动材料和关键技术;同时利用界面协同原理对材料表界面进行设计修饰,得到性能可控的被动材料。化学智能体系与环境治理材料的应用不仅得到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尤其是粉煤灰基被动材料的使用,更体现了“以废治害”的思想,践行了“以人为本”核心发展理念。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我国中东部矿区以每年 10~25m 的速度向下延伸,淮南矿区本土煤矿平均采深为-875m,最深达-1017m。进入深部开采后,高地应力、高承压水、高地温等现象普遍存在,其中,高地温引发的危害与挑战日益严峻,亟待解决。由于井下作业空间的特殊性,高热高湿加剧了作业环境的恶化,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无法保障。与此同时,高地应力下巷道围岩形状及轮廓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收缩变形,而附加温度应力的作用将进一步影响支护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这为解决深部巷道围岩热环境治理及围岩稳定控制提出了诸多技术难题。项目主要针对井下隔热技术及材料、喷层衬砌支护结构和方法、围岩稳定控制等难题开展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浆料是制造电子元件和终端设备的基础材料之一,由固体粉末(功能相)、粘接剂、添加剂和溶剂经过混合和分散工序后,形成均匀的糊状物。随着产品多元化与精细化,对纳米级分散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可适配多种功能化场景的纳米分散技术成为重要挑战。本技术围绕导磁、导电、耐磨纳米级精密涂布浆料的配方开发以及通用性纳米粒子分散液开发,打通纳米粒子分散根技术,匹配多元化场景的分散需求。通过基体树脂、分散剂和配方组分设计、合成与调控,采用分散设备、工艺优化和粒子表面改性等方式,实现了纳米粒子稳定单分散,以及纳米级涂层均匀涂布,制备出了可匹配多场景需求的纳米分散浆料。建立纳米分散根技术,高浓度单分散纳米炭黑分散液及其在PET膜材料表面涂布表面粗糙度<3 nm。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复材成型过程中浸润性差、界面粘结强度低、内部缺陷(干纱)多等问题,开发混编预制体设计及多功能界面构建技术,促进基体相与增强相之间的浸润铺展,实现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及多功能化发展。基于Twin-tex技术,成功制备连续CF增强热塑性PEEK复合材料,PEEK/CF单向复合板材拉伸强度可达1400MPa,弯曲强度可达 1600MPa,热变形温度可达340℃。利用混编预制体的铺层卷曲以及真空涨袋工艺,分别制备各类管径不同的连续玄武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管材。基于机械啮合效应,通过酸刻蚀结合化学沉积无机纳米粒子的方法,利用纤维表面微米化粗糙度与纳米化粗糙度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高性能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化和性能增强。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重庆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通过国内外碳纳米管、石墨烯相关文献调研,碳纳米管、石墨烯生产供应企业使用最新生产技术剖析、全扫描技术筛查等手段,提出非共价键改性、交联技术。首次开发了(1)氢键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NT)的层层组装技术;(2)p-p和氢键协同下石墨烯(rGO)和MWNT的组装技术;(3)p-p和静电作用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rGO/PANI的层层组装技术;(5)p-p和静电作用制备GQD-rGO/聚苯胺(PANI)的层层喷涂技术;(6)p-p作用下制备串珠型MWNT/PANI复合物的表面诱导结晶技术;(7)基于非共价组装开发扩层多孔含氮纳米碳材技术;(8)非贵金属氧化物及双功能化金属化合物/含碳纳米片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以上创新研究工作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面改性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项目发表6篇代表性SCI收录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在应用过程中取得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