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福建省专用汽车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结合我省专用汽车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围绕专用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发展趋势,立足于国内专用汽车检测领域技术前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各方的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与标准制修订、检测评价技术服务与咨询、人员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专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共性问题和前沿技术研究,针对专用汽车箱体焊接技术、专用装置与零部件性能试验分析、相关标准制修订等内容开展研究,逐步发展为福建省重要的专用汽车前沿及共性技术、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创新基地和合作交流平台。 2、建设福建省首家专用汽车综合检验检测实验室,提供专用汽车质量检验和评价服务,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试验分析平台,为政府开展专用汽车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服务。 3、构建专用汽车行业技术及市场发展判断的交流平台,开展专用汽车前沿技术交流、发展动态追踪及研判、政策标准宣贯培训、人员引进培养等工作,促进福建省专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一)、科技研发与标准制修订 1、箱体自动焊接及焊缝跟踪系统的研制 2、清扫车气力输送系统性能试验平台研发 3、车用起重尾板智能检验系统研制 4、清扫车扫盘装置产品性能分析试验系统的研制 5、压缩式垃圾车收运装置质量检验平台的研发 6、专用车辆侧面及后下防护试验系统的优化与研究 7、汽车防飞溅系统雨帘位移检验装置 8、车辆侧倾稳定角检验视检装置的研发 9、标准制修订 申报技术标准2项,T/CAAMTB 110—2022《纯电动扫路车、洗扫车能效等级及试验方法》、T/CAAMTB 109—2022《侧帘式车辆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已于2023年1月发布实施。 (二)、实验室建设与技术服务 福建省专用汽车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依托福建省专用车辆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省专用车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结合我省专用汽车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围绕专用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建立了专用汽车整车《公告》检验、产品定型试验、无损检测等10大类350项检验检测能力,检测项目覆盖专用车整车《公告》全项及省内主要专用车辆产品定型项目,均获得检验检测机构(CMA)资质认定。 截止2023年7月底,累计投入专用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相关仪器设备2000多万元。建设有侧翻综合试验室、淋雨试验室、后下及侧面防护试验室、静压强度试验室、外廓及灯光性能试验室、三坐标测量试验室等7个整车试验室。为匹配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心还配备了振动台、三综合试验箱、盐雾试验箱(进口)、氙灯老化试验箱(进口)等汽车零部件环境可靠性试验设备,建立了电性能试验室、振动三综合试验室等4个汽车零部件试验室。 通过该项目,省专用车中心明确了“2+1”两核心(专用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一特色(车辆焊接工艺与智能制造)协调发展思路,并于2022年正式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共完成87个新产品公告及20项委托检测。此外,通过本项目的开展,省专用车中心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为工信、市管等汽车主管部门开展生产一致性检查、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等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省专用车中心连续三年作为技术支持配合省工信厅及各地市工信部门,开展全省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及生产一致性检查,促进企业提升生产一致性及质量管理工作。2022年,专用车中心受省市场监管局委托,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车辆防护装置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有效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车辆道路行驶安全性。 (三)、专用汽车行业交流平台构建 为及时跟踪了解行业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对接服务企业。2022年累计完成全省范围内现场实地走访专用车生产企业超过50次,开展企业电话回访接近80次。2023上半年完成全省范围内30家车辆生产企业及6家垃圾处理设备生产企业的走访、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调研,建立了企业档案及需求清单。 2021年,与龙岩市工信局签订了《机械装备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专用汽车产业在检验检测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质量提升、科技创新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为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优势资源,加速推进“产学研检用”和成果转化工作,分别与福州大学机械学院、集美大学机械学院、重庆招商车研、厦门国创中心、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协同创新合作协议。 在组织政策标准宣贯培训、共性技术研讨、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2020年11月,以龙岩市召开“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为契机,省专用车中心组织省内外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齐聚龙岩,共促产业发展。2023年5月19日,“第四届龙岩市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经验分享暨龙岩专用车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会”在省专用车中心召开,龙岩专用车行业企业相关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随着衡器载荷测量仪在福建省内及全国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非砝码检定/校准汽车衡的方法由于其经济性、高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衡器用户的认可与欢迎。 本项目是针对高精度衡器载荷测量仪进行小型化,尤其是关键部件传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以及提升传感器测量准确度和液压控制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加工装配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该项目的完成是衡器载荷测量仪项目的补充,实现了小量程电子衡器的非砝码检定。对于小量程的汽车衡、轴重秤、轴组秤也实现了非砝码检定、校准,确保了此类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可靠。而且较砝码检定解决了砝码搬运困难、检定效率低下、检定费用高等问题,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校准系统研究,首先对计量仪表检测及分类的任务是对摄像头拍摄到的实时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将图像中检测到的仪表用矩形框框选出来,并识别出其类型。本文的仪表读数识别研究是基于人工辅助实现的,所以目标定位只需要满足固定实验室及户外环境下的需求,解决了传统图像定位存在的效率低,抗干扰性弱等问题,通过对模型识别速度、准确度和模型体量的综合考量,为后续的仪表识别读数奠定基础。 第二是角度校正配准算法研究。由于固定位置不同,导致每次拍摄的角度发生变化,造成拍摄图像存在偏角和畸变,如果不进行校正,对于后续的仪表识别读数将造成很大的干扰,尤其对指针旋转角度的求解影响很大,因此经过目标定位后,需要通过角度校正配准算法实现对目标物的倾斜校正。本文采用基于SURF 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对仪表图像进行配准校正。最终通过参数矩阵来实现图像变换从而得到校正后的仪表图像,完成仪表的角度校正。 第三是仪表识别读数方法研究。数字式仪表识别研究包括数字提取、数字分割、小数点定位及数字识别等内容。拍摄的图片经过定位及分类模块后得到数字区域的边界框,通过将区域框内的 RGB 图像转换到 HSV 颜色空间下完成对显示数字的提取;再采用像素投影的方法对数字进行分割,提出自适应高度截取法实现对小数点位置的精准定位,最后采用穿线法对分割后的数字进行识别完成最终的读数。指针式仪表识别研究包括表盘中心定位、指针定位、量程及分度值提取、误差分析及校正等内容。通过引入文本检测网络数字识别网络对表盘数字文本进行定位和识别,再结合刻度提取算法完成对仪表的分度值计算;最后通过误差来源分析结合最小刻度角特征对读数进行修正。 第四是校准数据读数与处理研究。针对力学计量相关常见的力传感器、称重、扭矩等多个项目,开展读数专家系统研究,开发智能读数系统,实现峰值、平均、趋势等多种读数模式,为准确开展计量数据智能判读提供基础。 本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申请软著1项,《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液晶显示测力仪自动校准系统V1.0》。发表技术论文2篇(已收录):《基于机器视觉的力值计量数字仪表读数系统研究》、《力值计量仪表读数方法与自动校准技术研究》。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声纳;宽带回声探测;仿生;海豚 仿生水声探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是一项前沿的科技成果,它通过模仿海洋生物的声纳系统,如海豚和鲸鱼的叫声,开发出新型的水下隐蔽通信技术。这项技术利用生物声纳的原理,实现水下通信信号的隐蔽传输,使得通信信号即使被探测声纳检测到,也能在识别过程中被当作海洋环境噪声排除,达到仿生声隐蔽通信的效果。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射线、在线检测、批量检测 该装置的特点是能够在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更全面的内部图像,这对于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裂纹或其他异常情况非常有用。它在材料科学、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能够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此外,与传统的X射线检测技术相比,循环轨道扫描式X射线DR成像检测装置通常具有更高的成像速度和更低的辐射剂量,这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更为高效和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装置在提高检测精度、缩短检测时间以及降低成本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材料生长装置、生长方法、CVD炉用接头 一种管式CVD炉用接头、二维材料及其生长装置和方法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定的管式CVD炉用接头,实现了对二维材料如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六方氮化硼、黑磷等的高效生长。这些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质,在光电、能源、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该技术的关键创新在于优化了生长工艺,提高了材料质量,降低了制备成本,并通过精确控制生长条件实现了对二维材料层数和尺寸的调控。此外,该技术还涉及了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的构建,通过人工堆叠具有不同性质的二维材料,实现了对新材料性质的人工调控,为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这一科技成果不仅推动了二维材料的基础研究,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微纳制造技术,3D打印机,生物医疗领域,科研辅助设备,高端装备 微纳3D打印机是一种高精度的制造设备,能够打印出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复杂三维结构。这项技术在微纳机电系统、微纳光学器件、微纳传感器、印刷电子、微纳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它通过使用连续或脉冲激光、LED光作为能量源,结合显微成像光学系统,控制光聚合反应过程,实现微纳三维结构的精确打印。微纳3D打印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制造出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且具有无需掩模或模具直接成型的灵活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纳3D打印在推动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高速精密,点胶阀,电子封装 高速精密喷射点胶阀是一种先进的流体控制设备,它采用非接触式喷射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种胶粘剂的高速、精确点胶。这种点胶阀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且精确点胶的场合,如SMT、LED封装、IC封装、底部填充、密封以及精密涂敷等。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喷射极小的胶点,最小可达5nl,同时保持极高的喷射频率,最高可达1000Hz,确保了点胶的一致性和重复精度。此外,喷射点胶阀的设计允许在不平坦的表面上进行点胶,且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精密点胶解决方案。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压力传感器,高精度,工业领域 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先进的微电子加工技术和传感技术实现高精度压力测量的设备。它通常采用压电材料、电阻应变片、石英晶体等作为传感元件,通过将传感元件与一个弹簧或膜片相连,形成一个测量单元。当外界压力作用于测量单元时,传感元件会发生形变,导致电阻、电容、振动等物理量发生变化,传感器将这些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这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等领域,如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医疗设备中的血压、呼吸监测等。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将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工作温度范围、更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为各种应用提供精确的压力测量和控制。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压力传感器,传感器,航空航天,极端环境,高温环境 SiC高温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碳化硅(SiC)材料制成的高性能传感器,它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中稳定工作。这种传感器利用SiC材料的高温机械特性、易加工性以及半导体材料自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燃烧室内的压力监测。SiC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漏电特性使其在超高温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工作温度可超过400°C,特别适用于极端工业环境。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超快激光;微小孔;闭环控制;精确加工;涡轮叶片 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孔超快激光精密加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项创新技术,它通过超快激光技术实现了对涡轮叶片气膜孔的高精度、低损伤加工。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中关键的热端部件——涡轮叶片,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超快激光加工技术以其超短脉冲、高峰值功率密度和低烧蚀阈值等特性,能够在不产生热影响区的情况下,精确地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气膜孔,从而提高叶片的冷却效率和整体性能。此外,该技术还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中常见的重铸层、微裂纹等问题,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超快激光加工技术有望在更多高端制造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电缆微弱局部缺陷进行定位利用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定位精度低、检测缺陷种类有限等不足。团队提出了一种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FDR),可有效解决传统时域反射法对电缆微弱局部缺陷进行定位时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本项目研发的电力电缆缺陷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提高50倍,检测灵敏度提升10倍,非放电性缺陷全覆盖,各项指标行业领先。该成果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实现电缆多种缺陷定位,该成果在国内尚属领先地位,可在全国中高压电缆线路、海底电缆进行推广应用,具有推广、转化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三年销售价值达到3000万以上。该成果对电缆局部缺陷及中间接头具有较高的识别灵敏度和定位精度,定位误差<0.2%,可应用于高压电缆线路、海底电缆等电力电缆局部缺陷的定位识别领域。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