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创新性地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振幅-相位-偏振-频率四元调制”成像技术与高速位移、一体化采样测量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新的工业测量和半导体量测解决方案并开发对应的原理样机,实现多类工业产品的高速、高精度几何物理量、光学物理量测量。本项目产品量测精度高,应用范围广,可模块化设计,快速安装,与国外同类别竞争对手产品相比,性价比高,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可有效避免难题。同时,核心测头可以单独销售,既能应用在半导体量测环节,也可以拓展到大工业测量场景。 团队研发的“反对称成像检测技术”入选DTR 2020上半年“全球光学显微镜领域五个重要进展”,开发的光学缺陷检测技术获得2023 PIERS国际大会一等奖(最高奖),同时获得了IJEM 2022全年最佳论文奖。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成果简介:自主设计研发的旋转导向液压驱动模块批量测试系统,可同时对多达6块液压驱动模块在高温振动试验装置中模拟井下工作条件实现全工作范围的电气特性测试,包括静态特性测试、动态响应特性测试和跟踪加载特性测试,从而筛选出满足井下恶劣环境下能够可靠运行的旋转导向模块。(1)控制模拟负载的变化,实现负载扭矩的闭环连续控制,控制模拟压力信号的变化;(2)与液压驱动模块通信采用232接口通讯;可以设定驱动模块转速参数,读取液压驱动模块的数据:模拟压力、转速、工作环境温度、工作电流等参数;(3)可以开展200小时以上的长时间测试,数据存储仅受磁盘空间的限制;按1s采样间隔实时采集保存采集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导出,方便后续数据处理;(5)具有触摸式液晶显示控制屏幕,通过屏幕操作可实现控制、数据显示、曲线显示、参数设置等功能;(6)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可自定义温度、电流、扭矩报警限。系统技术指标:电机转速:0~5000rpm,扭矩<0.12 Nm,数据保存时间:不小于200小时,采用ITT高可靠性连接器满足200℃温度;12位A/D转换精度。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成果简介:本系统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原理,属于非接触检测,无须清理或少清理被检测表面的油漆、涂层、锈和杂质覆盖物,相较于常规的磁粉和渗透检测,可节省60%的检测时间和成本;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对探头的提离运动不敏感,检测后对工件本身无影响,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十分适合于在役金属设备的表面缺陷检测;而且该系统智能可视化程度高,能够自动对缺陷进行定量分析和缺陷形状计算,使检测人员能够清晰的定量缺陷信息。本系统具有高智能化、高灵敏度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具有独立16通道检测系统,具有强大的检测功能、实验功能,稳定性好、性噪比高,同时软硬件均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扩展,是集工业现场应用、科学研究、实验测试为一体的智能检测仪器。本系统适合于不同环境下金属结构表面缺陷检测,尤其对含防腐涂层及外附着物的金属结构检测和水下检测具有较大优势,在海洋油气装备、港湾建设、压力容器、管道以及核电实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领域中均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成果简介:1. 技术原理:半导体激光调制吸收光谱技术;技术优势:非接触探测,测量速度快,光谱分辨率高,准确识别待测物,精度高,使用成本低,维护量很低,操作简单。2. 应用领域:天然气生产,乙烯生产、炼化、煤化工、冶金、电力、环境监测、农牧、医药等。 3. 市场规模:(1)PAI Partners 在2013年报告指出,世界范围内的过程气体分析仪器年度花费(包括新仪器的购买、采样处理系统、系统集成服务)在2012 年达 75亿美元,2016 年达82.5亿美元。2)环境监测在线分析仪仪器行业2010 年行业总收入规模达到 110亿元,2012年达到140.92亿元,2004年至今复合增长率高达35.64%。4. 应用领域前景: (1)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显示,废气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达到3472家。根据统计数据,全国近几年热电厂燃煤机组的排放监测仪器销售量超过1万台。 (2)能源领域:2014年乙烯生产装置全球271套,我国45套,需要大量分析设备。中国已探明煤炭资源世界第三,清洁能源的需求为煤化工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中国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成果简介:一种基于逐点扫描的人眼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网格分析的方法确定人脸区域,然后在人脸区域中采用逐点扫描的方法确定人眼位置,包括如下步骤: (a)以包含人脸的图像为原图像,将原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后,用网格划分;(b)在二值化图像中统计每个图像块中黑色像素点数占图像块中总像素点数的比例;(c)在原图像的灰度图中截取人脸图像,在人脸图像中确定左右扫描区域;(d)根据左右扫描区域的灰度最大值对应的像素点确定人眼位置。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岩石扭转-弯折-拉(压)复合作用的蠕变加载装置。包括脚架、支架、方形板、套箍、导轨、接头、探头、皮带、滑轮、托盘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块黏粘在方形板和接头之间并用套箍箍紧,皮带绕过双滑轮张拉接头上下端在试样上施加扭矩;在接头短杆上挂砝码在试件上施加弯矩;皮带绕过滑轮张拉在试件上施加拉力;皮带绕过滑轮反向连接在带有探头的支架横梁上,通过皮带带动支架沿导轨向试块方向移动,探头与接头接触在试件上施加压力。本发明能测得在扭转-弯折-拉(压)复合作用下的岩石蠕变性质;可针对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各种岩石试块;操作简单、易于制作。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工业生产中粉尘成分复杂、检测手段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曼光谱与电火花发射光谱融合的粉尘检测方法,建立了“微区富集—拉曼分析—电火花分析—颗粒烧蚀—循环检测”的检测流程,兼顾分子与元素信息识别。采用喷嘴-碰撞与电晕电场富集采样技术,实现对SiO₂与金属氧化物、碳纳米材料中金属残留的精准采集与检测。构建了化学计量学校正模型,明确了谱线位置对定量精度的影响,并通过数据融合策略提升分类与定量性能。为提升技术应用价值,研发了便携式联用光谱检测仪,集成拉曼与SIBS光谱系统、富集模块、高压放电与静电屏蔽装置,具备人机交互、谱峰识别及校正算法。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研制了一种基于新型三通采样稀释结构的便携式光散射粉尘监测仪,有效提升了设备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的检测精度。通过平角螺栓调节一侧管路截面大小,实现稀释比例的精准控制,并结合实验验证与CFD模拟技术,深入分析了截面大小对稀释比例稳定性和颗粒物混合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该监测仪在实验室和工业现场的校准与应用测试中表现良好,检测结果与PDM3700标准仪器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满足高精度粉尘监测要求。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简介: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演化路径及致灾机理,研究并设计了便携式有限空间作业多风险智能监探测仪,它具备燃爆气体浓度、毒害气体浓度、氧气气体浓度、水体水位、红外温度、高压近电、热解粒子、视频图像等8 种物理量感知能力,具备中毒、窒息、燃爆、淹溺、灼烫、坠落、坍塌、触电等8 种风险,及其耦合、链生风险的融合感知、智能辨识、超前预测、应急支持能力,仪器采用整体结构设计,具备携带方便、部署快捷、安全防爆、探测监测两用的特点。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简介:重点针对煤炭开采西移过程中出现的大采宽/超大采宽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难题,提出并研究了低频远距离探测与高频高分辨率探测相结合的耦合探测理论,并针对性地开发了多频无线电波坑透专用装备,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构建了大采宽与超大采宽工作面多频无线电波坑透探测关键技术,克服了传统无线电波坑透设备频率高、探测距离有限、适用性差的问题,是我国矿井无线电波坑透技术的前沿新成果。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煤岩本身所含天然放射性物质及煤岩自然射线辐射的差异化特征,形成了基于自然射线的煤岩识别理论与关键技术,实现了对煤炭综采、综放智能化技术瓶颈的突破;研发了矿用本安型自然射线煤岩识别探测器、综放工作面智能放煤系统和综采工作面煤机摇臂智能调高控制系统;放煤口煤矸混合度实时识别误差5%以内,煤岩界面实时识别误差小于5cm,采集频率为0.1s,实现了理论与技术的重大创新。
所属分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简介:首创了井下一站式瓦斯含量测定方法,发明了以井下压风和气动马达驱动的煤样解吸与密闭粉碎一体化装置和 以高灵敏度气体监测传感器为核心的瓦斯解吸自动化计量系统,国内外首次成功实现瓦斯含量测定过程全部在井下 采样现场完成,在煤样罐不打开、煤样不迁移情况下自动化测量所有瓦斯解吸数据,且井下现场直接得到结果,技 术指标显著优于国内现行标准GB/T23250-2009和美国ASTMD7569-2015、澳大利亚AS 3980-2016等发达 国家标准,形成了国家能源行业标准NB/T 11329-2023《煤层瓦斯含量井下一站式自动化测定方法》,入选国家 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目录(2024年)》,攻克了快速精准、自动化测定煤层瓦 斯含量的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引领了瓦斯含量测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