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一、项目成熟程度: 网络模型压缩和特征迁移的金融跨终端安全身份识别、自主可控的一体化GRG-AI智能金融终端、跨域多模态金融身份识别aiCore云平台走过了基本原理形成、技术概念产生、应用分析与研究、实验验证、模拟的系统演示,并在真实业务场景环境中得到了应用,并支持多业务场景解决方案,对面向金融安全的多模态身份识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和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成熟度。 二、产品品牌 广电运通金融设备已连续13年位居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前三。 三、产品年生产能力 在金融银行领域,国内主要六大行的各网点均有人脸摄像头、指静脉设备、生物识别算法、生物识别管理平台的需求,单从产品销售的角度也能创造超过10亿级别销售额,加上后期的升级维护,也能创造超过1年1000万级别的连续经济效益;而且产品销售应用上线后,也能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便于在ATM、非现终端等领域扩大影响力并形成销售。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金融机构、行业相关企业,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内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4.54亿元,其中创汇7.93亿元,实现净利润4.56亿元,缴税1.20亿元。 四、产品市场接受度 跨域金融安全多模态身份识别关键技术及系统已形成四款产品,并在多领域、多终端等多个项目上得到应用,产品及应用情况如下: (1)金融高安全性生物特征识别系统、GRG-AI智能金融终端 目前,广电运通金融高安全性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和GRG-AI智能金融终端已在中国银行(香港)上线,金融高安全性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支持柜台和高安全性金融终端两个业务场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获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2)指静脉识别模块 已广泛应用于香港中银、澳门中银、深圳地铁、广西无人自助酒店、广西旅游景区、智慧园区等场景,形成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前五的良好效益,且打破了国际巨头形成垄断的趋势。 (3)加密双目摄像头模块 在国内市场,广电运通的加密双目摄像头模块的用户涵盖建设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 五、市场竞争力情况 1. 面向金融的跨终端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基于深度特征层面的生物特征识别以其准确度高,误识率低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但单模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容易受到噪声污染,同时因为类内间隔大,类间间隔小影响到最终的识别率。且由于伪造难度低,易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早在2010年8月,波兰BPSSA银行开始引入单模态的指静脉识别技术到自动取款机上。2014年9月,蚂蚁金服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基于指纹识别的免密支付方案。2015年6月,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推出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开户辅助用户身份认证解决方案。针对单模态生物特征面临的技术瓶颈,近年来,Bigun等人采用基于贝叶斯统计思想的方法完成声音和人脸特征的融合识别。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TH-ID可以完成对人脸、笔迹、签字和虹膜四种生物特征的多模态识别。中国科技大学实现了基于人脸、掌纹和虹膜三种生物特征融合的识别算法。多模态技术融合了多种生物特征信息,提高了识别系统准确率和防伪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普适能力。2020年2月,蚂蚁金服提出了多模态融合人脸识别技术,并成功应用在支付宝刷脸支付的业务场景中,成功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IEEE国际标准。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本项目针对金融行业的安全性问题,将人脸、指静脉等模态在深度特征层面进行融合,并基于多终端场景下的多模态特征进行算法设计,确保生物特征的唯一性以及多终端场景下的适应性,保障生物特征在跨终端的金融应用场景下进行高效、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 2. 金融高安全性生物特征识别安全系统产业化技术 信息安全对于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安全更是关系到个人隐私和资产安全,但现有金融行业的加密机制,不能满足生物特征识别安全系统建设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制约了我国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发展进度。项目针对我国金融高安全性生物特征识别安全系统的迫切需求,结合金融自助设备集成生物特征识别硬件的实际要求,设计和实现了符合银行密码标准的三层密钥管理系统,高安全、高可用、具有实时处理能力的指静脉认证系统、指静脉识别系统产品,促进形成金融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高安全性和保障能力。 3. 自主软硬件安全可控系统产业化技术 国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包括基础软硬件平台、桌面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安全保密系统等。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打造国产化生态圈和信息安全,最终达到安全可控的目的。目前,国内CPU主要有银河飞腾、中科龙芯和申威三大系列。本项目软硬件设计支持鲲鹏、飞腾系列国产CPU,支持UOS,麒麟国产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接入、标注、训练和应用自动部署的一体化设计。指静脉产品采用特征提取技术、频谱分析和分类技术,防止伪造静脉,整机功能、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加密摄像头采用自主可控符合国密二级标准的硬件加密安全芯片,更有效保证数据、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平行矿山操作系统——“愚公YUGONG”所涉及的技术成果成熟度为12级(见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报告),已成功注册各类商标180余项,目前已应用于国内三十多个露天矿和井工矿,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受到广泛好评,带动直接经济效益19.05亿元。近两年时间,慧拓参与了近八成的全国前十名煤矿的智慧矿山无人化项目,更是在冶金、有色、水泥行业也分别打造了具有标杆意义的商业落地项目。慧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智慧矿山无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1)项目的成熟度:项目自2022年6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克服疫情困难影响下,项目团队大力协同,2022年底顺利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项目建设过程高效、规范,先后通过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中期节点检查、验收材料审查、财务预验收等重大节点评审会,建设效率在北斗示范项目中处于前列,在国内本批次区域北斗示范项目中率先具备验收状态,项目成熟度较好,并已进入全面应用推广阶段,北斗高分融合技术已具备向西藏、新疆、云南等省份边防、林草防火、放牧开展复制推广的状态。 2)产品品牌: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企事业高校等国内优势力量,打造“内蒙古北斗高分”品牌及特色应用。 3)产品年生产能力:2万套/年。 4)产品市场接受度:当前已为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及3个边境管理支队(民警、辅警、护边员)累计配发北斗终端2610台套,结合智慧巡边业务系统和APP特色功能初步建立了“互联互通”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为呼伦贝尔市林草局、内蒙古森林消防、森林调查规划院累计部署终端3457台套,融合应用系统持续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林草保护领域开展应用,为筑牢森林草原绿色屏障、保护生态安全贡献了北斗智慧和力量。为牧户配发24847台套北斗终端,通过牧群北斗位置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处理结果相结合,实施划区轮牧,有效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7个农场安装农牧机械监测终端600台,通过北斗导航和农机具作业质量监控,深松整地平均耕深20cm以上,并对作业过程作业照片、作业面积进行实时记录,解决了以往耕深质量不达标、作业面积无统计等问题。上述示范应用单位反馈良好,接受度较高,应用成效显著。 5)产品市场竞争力:处于国内行业头部企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中国好技术”
成果简介:该技术已成功入选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和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的《北京绿色产业项目库》,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场馆、智慧文旅和智慧光艺等领域的夜景照明项目。目前已应用项目包含但不限于2021年世博会“华夏之光”中国馆、2022年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等智慧场馆项目,以及武汉两江四岸、重庆两江四岸、长沙一江一岸、钱塘江北岸城市照明提升(钱江新城段)等智慧城市项目,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得到用户一致好评。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城市照明环境中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自动化方法实时生成城市POI地址信息,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更新效率。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深度学习技术结合街景图像,用于提高图像定位的准确性。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自适应空间加权技术在遥感影像融合中的应用,提高影像分析的准确性。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结合车载图像和语义信息的车辆轨迹地图匹配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地图多尺度混合索引技术,提高地图数据检索效率和响应速度。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基于属地与属性的车端地图更新技术,确保地图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动态过程计算技术用于数据交换,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实时性。
所属分类:电子信息产业
所属单位:武汉大学
成果简介:识别地铁站接驳区共享单车流动模式,优化共享单车调度和管理。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