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成果简介:以宁东矿区侏罗系巨厚砂岩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巨厚砂岩层基础模型,开展了侏罗系巨厚砂岩层稳态电场分布规律和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为矿井三维电阻率法和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探测巨厚砂岩赋水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石槽村煤矿进行了探测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巨厚砂岩赋水异常体的探测精度与准确性。发表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培养硕、博士6人。针对顶板巨厚砂岩煤矿突水灾害探测,提出的矿井三维直流电法、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具有一定创新性。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
成果简介:该项目针对宁夏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能力偏弱、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构建了宁夏强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历史个例库,分析了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降水间的关系和关联指标,并结合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研发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形成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技术流程。项目开发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软件,投入业务试用,形成了业务试用报告。项目发表论文2篇。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简介:该项目主要针对宁东煤矿煤、油、气共存区废弃油井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该项目综合釆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物理模拟、数值计算模拟、工程实践等方法,对煤油资源重叠区废弃油井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创建了废弃油井安全风险等级分类方法并揭示了灾害源的时空演化规律;构建废弃油井安全高效封堵技术体系;首次构建了煤矿废弃油井油层气灾害防治。项目申报发明专利12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受理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科技论文24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果简介:该项目研制成功具备综合数据处理、空间建模、风险评估、预测预报功能的监测预警服务器端平台1个,病虫害监测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客户端4套,建立区域病虫害监测预报数据库6套;基于分子检测、景观生态等方法,阐明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灾变机理,构建宁夏重大病虫害预测模型4个,研发重大病虫害监测新技术9项;构建粮食作物、枸杞、牧草区域生物灾害监测网络,布设监测点4723个,初步形成了宁夏枸杞、苜蓿、葡萄、小麦主要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模式与体系,重点示范应用了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项目在建立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宁夏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基于环境变化下的重大病虫害灾变机制及监测预警新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成果简介:这项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专利,主要关注裂缝性储层的岩石力学层演化规律预测。通过岩心实验、测井计算和地震反演等手段,建立三维非均质岩石力学参数模型。此外,该方法还结合野外观察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裂缝参数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构造因素在层演变中的作用。总体而言,这项专利为理解并预测裂缝性储层的岩石力学行为提供了创新的方法。由于其在油气田开发、岩石力学研究以及地质灾害防控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本技术是国家重大专项科研成果,包含生态环境信息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感知预警平台可视化运行管理子系统。 本技术可应用于水生态环境实时感知、突发水污染事件预警预测、藻华监测及预警等湖库及饮用水源地的日常生态环境管理。 本技术根据不同监测条件研发的感知子系统先后被福建省、浙江省和水利部列为推广名录。 本技术被水利学会鉴定国内领先。并成功在三峡库区、重庆市、庆阳市、恩施市实施,为当地创造了重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本成果入选水利部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清单以来,广泛应用于北方河渠冬季的防凌减灾、长距离输水工程冬季安全调度运行和输水能力提升的计算分析,如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引黄济岱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北疆高寒区供水工程、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美国尼亚拉加河冰塞预测、加拿大皮斯里弗河封冻期锚冰洪水模拟预测、波兰维斯图拉河流凌及封开河预报等。 本系统可应用于黄河宁蒙河段封河和开河影响因子分析,系统辨识气温、水温、太阳辐射、累计负积温、流量、水位、流速、坡度、曲率等热力、动力和河道形态特征对冰凌发展过程的影响强弱,揭示热力主导的封河过程、热力与动力共同驱动下的开河过程。 全面支持江河渠库多场景下的水温冰情预报、冰塞冰坝凌汛风险预警和一体化防凌应急处置。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极端环境交通监测智能预警系统立足极端环境下道路通行安全性提升,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先进传感和算法等集成技术,实现道路通行状态监测和评估,有风险早提示、早预警,有事故早发现早应急救援。 从道路通行安全智能预警和基础设施智能监测两个方面,对受不良气象如大雾、暴雨、大雪等影响较多路段、急弯陡坡等道路线形指标相对较低路段、夜间事故相对高发路段、驾驶疲劳致因事故相对较高路段等通行场景,开展防护场景的设计与实施专项定制设计,提升重点基础设施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全天候通行保障,适应多态多类物联网应用。 本项目研究成果属原创性、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成果,为道路交通现代工程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成果,属“专”“精”“特”“新”技术创新成果范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基于多目标设防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护及智能预警技术立足主被动防护相结合,做到有风险早预警,早提示,事故发生后降低车辆撞击损失,包括桥墩损伤、车辆及人员损伤等,提升道路通行安全性和容错率。 本项目创新性的提出了“人、桥、车相容”设计思路及刚度协调匹配理念,创新性地运用耗能模块与钢结构连接板组合实现了连接可靠、耗散撞击能量、降低撞击力、延长撞击时间的目的,降低撞击时人、车及建筑损伤程度。同时,聚焦于交通安全防护领域,基于智能监测、目标跟踪、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等手段开发的新型车辆撞击智能预警系统。实现车辆轨迹预判、撞击风险实时评估以及隐患因素下车辆撞击桥墩判定功能。 该技术和预警管理系统可提升桥梁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为桥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为智慧交通和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关键构件智能监测的桥梁轻量化灾害监测系统可实现灾害隐患点早期识别、让传统桥梁附属构造“活”起来,实现桥梁运营过程关键构件的动态监控,解决传统养护技术无法做到灾害提前预警、管养手段效率低下、病害无预知、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轻量化灾害监测系统依托分布式的MEMS低功耗传感器系统、边缘计算终端、云平台,实现对桥梁结构关键构件的监测,通过关键位置响应反馈桥梁整体的服役状态,结合边缘计算和现场预警单元,对桥梁结构突发灾害进行智能预警。形成一套轻量化的桥梁结构灾害监测系统。 该轻量化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提升桥梁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为桥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为智慧交通和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本技术首先筛选出了对储粮常见霉菌与害虫有良好抑制活性的精油类型,然后以新颖的多孔纳米碳酸钙为载体,封装此类精油,再辅以功能性崩解剂与塑形剂,开创性地研制出了四种湿度响应性智能精油熏蒸片剂。该智能型片剂能根据外界湿度变化,调整活性成分的释放量。在高湿环境,储粮易污染,精油释放量也高;在低湿环境,储粮污染较小,精油释放量相应较低。该类片剂避免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同时也高效地利用了植物精油,减少了其用量。本技术成果创新性强,属于国内外首次湿度响应性片剂的研制,开发价值高,应用潜力好。本技术可应用于储粮霉菌与虫害的湿度控制智能防治。目前通过试验,已验证了该片剂对储粮过程产生的黄曲霉、青霉、玉米象、黄粉虫、麦蛾等具有良好的湿度响应智能防治能力。该片剂经推广,可广泛用于农户、商户、政府储粮机构的储粮霉菌与虫害防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灾害防御
所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鸟击是机场面临的重要威胁,不仅威胁飞行安全,而且对鸟类保护造成挑战。不同机场生态环境不同、地理区位不同,导致不同机场防范鸟的种类不同。了解不同机场鸟类种类及活动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是机场鸟击防范的基础。本团队联合国内多所高校、企业联合开发基于卫星定位的鸟类追踪器,为了解鸟类活动规律提供了有力工具。项目申请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项目成果在小天鹅、苍鹭、白额雁等百余种鸟类活动规律研究中得到应用,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成果可应用于各种情境条件下鸟类活动规律研究,已开发系列鸟类卫星追踪器,且已量产,几乎可适用于所有鸟类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机场鸟击生态防治,不仅能够提高当前防治效率,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绿色机场、生态机场建设,产生重要社会效益。可用于生物多样性普查、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生态规划、机场驱鸟、智慧牧场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