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导带材低温拉弯组合变形临界电流测试装置,包括力学加载装置、测试组件、液氮箱和电流加载系统,力学加载装置包括顶部的拉杆和底部的U型固定座,力学加载装置内设置液氮箱,U型固定座设置于液氮箱内;测试组件包括圆盘组和中心轴,中心轴转动套接于U型固定座上,超导带材设置于圆盘组上且两端通过导电夹具设置于拉杆上,拉杆上设有供导电夹具移动的滑槽,导电夹具与电流加载系统连接,超导带材上设有电压测量线和应变片。本实用新型在液氮温度下实现超导带材不同弯曲半径的弯曲变形或弯曲‑拉伸组合变形的临界电流测试,避免了室温弯曲‑低温测量的热循环对临界电流测试的影响,减小了测试误差,并且操作简便。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氧化铈的制备方法及处理氮氧化物的方法。本发明的多孔氧化铈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使包含木屑和铈源的第一混合物在碱液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前驱体;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前驱体进行干燥、焙烧,得到所述多孔氧化铈。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生物废料木屑作为模板剂制备多孔氧化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孔氧化铈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将其用于处理氮氧化物时,能够增加氮氧化物和H2O2在其活性位点上的吸附、捕获,反应时间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高,且可多次循环使用。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合成过程简单,可以实现多孔氧化铈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CuCo2S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三水合硝酸铜与三水合硝酸钴溶于去离子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液中,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干燥得到CuCo2O4;然后将其加入含有九水合硫化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干燥得到CuCo2S4;再将得到的CuCo2S4分散到含钼酸钠和硫脲的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水热反应,干燥即可得到MoS2@CuCo2S4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活化过硫酸盐对水中污染物尤其含抗生素类污染物具有显著的降解效率,且复合材料的金属离子溶出量极少,减少污染,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修饰钴铁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催化降解四环素中应用。本发明基于过渡金属活化过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工艺,以农业废弃物甘蔗渣和Co‑Fe LDH为前驱体,通过共沉淀和煅烧方法成功制备了磁性可回收的多孔生物炭修饰钴铁双金属复合催化剂。本发明选择四环素(TC)作为目标污染物,该催化剂在去除TC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这种显著的性能得益于复合催化剂中钴铁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增强了PMS的激活效果,导致硫酸盐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产生并进一步氧化TC。BC@CFC具有环境友好、催化活性高和可持续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环境应用价值。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化硼类材料锚定铁酸钴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催化降解土霉素中应用。本发明采用共沉淀和水热法制备了氮化硼类材料锚定铁酸钴复合催化剂BNMTs@CoFe2O4和H‑BN@CoFe2O4。基于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工艺将复合催化剂用于对土霉素的降解,H‑BN@CoFe2O4/PMS和BNMTs@CoFe2O4/PMS体系对土霉素均展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和循环稳定性。BNMTs@CoFe2O4由于具有丰富介孔和含氧基团,更为有效地固定和分散了CoFe2O4,显著增强了PMS的活化,对于土霉素的降解性能更为优异。该发明有望为氮化硼类材料和过渡金属激活PMS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在去除难降解有机废水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合成的窄带红色氟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粉化学通式K2SiF6:Mn4+,平均粒径小于2μm。将高锰酸钾和氟氢化钾加入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紫色的溶液A,缓慢滴加盐酸肼水溶液,当溶液A的紫色消失时停止滴加,得溶液B,置于微波炉中,微波加热反应,得KHF2:Mn4+;去离子水中加入氟氢化钾、纳米二氧化硅和KHF2:Mn4+,滴加一定量的酸,磁力搅拌均匀,得悬浊液D;将悬浊液D置于微波炉中,微波加热反应,研磨、洗涤、离心、烘干后,制得窄带红色氟化物荧光粉。该制备方法能制备出发光性能优异的红色氟化物荧光粉,是绿色合成途径,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工业化的批量生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阴极界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芘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阴极界面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用于制备阴极界面材料的芘酰亚胺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结构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和芘酰亚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阴极界面材料时显示出良好的膜厚不敏感性,且与一般采用的活性层材料均可形成互补的吸收,从而拓宽了太阳能电池器件对光的捕获范围,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此外,该阴极界面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改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整体稳定性。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一种WO3@NiCoP纳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将二水合钨酸钠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加入硝酸后静置,用溶剂热法制备WO3纳米材料;然后,将次磷酸钠加入WO3水溶液,超声分散后,加入六水合氯化镍和六水合氯化钴,充分搅拌,再加入硼氢化钠溶液,通过一步原位还原法得到WO3@NiCoP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WO3@NiCoP纳米吸附剂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实现了对水中四环素高效和专一性的去除。该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经济可行。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已知材料的新用途及由这种材料制备的材料的制备方法,确切讲本发明涉及用TODGA硅基树脂在高酸环境吸附Am(III),以及一种用TODGA制备可在高酸环境选择性吸附Am(III)的树脂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TODGA硅基树脂的新用途是将TODGA硅基树脂用于选择性吸附Am(III)。更为优先地,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选择性吸附Am(III)材料是将TODGA吸附于SiO2颗粒上。经相关的模拟试验表明,TODGA对Am‑241等核素有强的吸附效果,并具有优异的耐高酸性能,将TODGA和SiO2相结合制备得到固相树脂,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材料可应用于放射性废液中分离富集Am‑241。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双相高频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电子器件。一种双相高频软磁材料可包括由微米尺寸的R2Fe17N3化合物和α‑Fe形成的复合物,其中R是Ce、Nd、Y、Pr中的一种或多种,R2Fe17N3化合物占R2Fe17N3化合物和α‑Fe的总质量的50%至95%,α‑Fe占R2Fe17N3化合物和α‑Fe的总质量的5%至50%。本发明的双相高频软磁材料具有优异的高频磁性能,可在1‑100MHz的高频范围内工作,因此能应用于各种具有磁性部件的电子器件中。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酞菁化合物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酞菁化合物如式I,其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1‑C10烷硫基、氨基、C1‑C10烷基取代的氨基、卤素或R5‑G1‑L‑G2‑,并且R1、R2、R3和R4中至少其中之一为R5‑G1‑L‑G2‑,其中,L为C1‑C5亚烷基,R5为C1‑C5烷基,G1和G2各自独立为O、S或NR,R为氢、C1‑C5烷基、C1‑C5烷氧基、C1‑C5烷硫基、C1‑C5烷基取代的氨基或R6‑G3‑L’‑,R6为C1‑C5烷基,G3为O或S,L’为C1‑C5亚烷基,M为铜或锌。本发明在保持酞菁化合物原有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酞菁化合物结构,提升组装成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兰州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酞菁化合物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酞菁化合物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1‑C10烷硫基、氨基、C1‑C10烷基取代的氨基、卤素或R5‑G1‑L‑G2‑,并且R1、R2、R3和R4中至少其中之一为R5‑G1‑L‑G2‑,其中,L为C1‑C5亚烷基,R5为C1‑C5烷基,G1和G2各自独立为O、S或NR,R为氢、C1‑C5烷基、C1‑C5烷氧基、C1‑C5烷硫基、C1‑C5烷基取代的氨基或R6‑G3‑L’‑,R6为C1‑C5烷基,G3为O或S,L’为C1‑C5亚烷基。本发明在保持酞菁化合物原有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酞菁化合物结构,提升组装成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