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华大学
成果简介: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聚焦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与产业化,实现了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研制及应用,在 2003 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了《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并因此荣获 2017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获奖等级的历史新突破。当前,项目团队立足于高性能碳纤维制备技术基础,依托自主设计建造的超高强度碳纤维原丝试验线(2022 年建设完成),对T1100 级碳纤维原丝的研发进行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化技术难题。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华大学
成果简介:聚柠檬酸酯生物弹性体是以柠檬酸和二醇单体经熔融缩聚制成 的一类交联结构的热固性生物弹性体,其具有力学性能可调、与人体组织力学性能相匹配、无毒、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等优点,除此之外,其降解速率均匀,在较长时间内材料形状保持率较高,在伤口愈合、组织工程支架、骨修复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潜力。2020年,首个基于聚柠檬酸酯的手术固定植入物 CITREGEN○R 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为聚柠檬酸酯类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成果针对聚柠檬酸酯热固性特点,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备了聚柠檬酸酯/甲壳素纳米晶须生物弹性体支架材料。该技术通过一步熔融缩聚的工艺合成可溶性聚柠檬酸酯,并以生物来源的甲壳素纳米晶须作为流变修饰剂构筑水性 3D 打印墨水,再通过安全、便利、经济的墨水直写(DIW)打印技术构造个性化的骨科内固定植入材料,在力学性能上,通过 DIW 打印技术与后成型工艺的结合,调控一维纳米填料的取向和聚柠檬酸酯弹性体网络的构建,构造出与对应的骨组织力学性能相匹配的结构。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制备技术、预浸料制备技术和热塑性聚合物贴面技术,首先将原料加工成1-10mm长纤维或以秸秆原形利用,然后与不同形态的塑料和辅料进行混配,再通过挤出或热压或注塑成型为目标制品。植物纤维占60%-80%,无需使用醛类胶黏剂,生产过程和安装使用过程环保。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从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的机械化高效皮瓤叶分离入手,进行低成本高品质秸秆生态家居新材料制造技术开发,并以低成本、高性能的秸秆生态家居新材料为原料,进行绿色环保家具等的制造应用与示范。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道路基础建设和路面养护需求的增加,沥青用量也在逐年上升。该项目以生物质焦油、木质素残渣等为主要原料制造生物质沥青,替代或部分替代来自化石资源的石油沥青,秸秆纤维在路面材料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沥青路面性能。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发现了硅烷偶联剂、钛酸酯、铝酸酯偶联剂、碱溶液等表面改性方法对木质纤维的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有效调控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解明聚乳酸基新材料界面相容性的调控机制及复合的增强机制。对聚乳酸表面进行化学接枝和功能改性改性,构建了新型功能聚乳酸基复合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可提供截留分子量从6000至8万的聚砜、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制造方法,也可应合作者要求联合研发其它截留分子量范围的产品。中空纤维型超滤膜可广泛用于饮用水生产、化工、食品和医药等工业中关于液体净化,溶液的浓缩、澄清、纯化和分离等方面。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项目建立了淀粉选择性接枝和降解修饰技术,对其进行结构调控,获得低黏度、高活性的淀粉胶液体系。开发出改性淀粉胶液的可控交联技术,利用纳米蒙脱土对多异氰酸酯的纳米插层改性以及微胶囊改性方法,提高了多异氰酸酯对改性淀粉的有效可控交联,赋予胶黏剂良好的适用期,并提高淀粉胶黏剂的淀粉含量。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