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不同能量密度要求,以及生产原料的不同,可以合理和有效组织相应的硬碳生产工艺路线。

钠离子电池磷酸焦磷酸铁钠正极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先进高效粉碎和喷雾干燥处理技术,结合高温烧结生产高性能磷酸焦磷酸铁钠正极材料,材料安全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等场景。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无强碱和氨水共沉淀路线,环保且前驱体成球形貌优良,最终正极材料比容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可以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系统。

高性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依据整车需求,设计和开发了燃料电池发动机,通过高比功率模块化集成、智能高效率控制、低温快速启动、故障诊断与长寿命控制、氢电安全设计等5大核心技术,实现了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功率密度、高效、耐低温、长寿命和高安全等技术指标,并装车应用。

基于燃料电池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成果简介:本成果是基于燃料电池的高效清洁的分布式供热供电系统。它包括燃料预处理系统、发电系统、尾气燃烧系统以及余热回收系统等。其发电功率在200-1000瓦间可调,发电效率可达到50%以上,热电联供效率可达到80%以上,可广泛采用甲烷、甲醇、生物质气等作为燃料。本成果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增加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SiO2/VO2混合物直接电脱氧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硅钒负极材料的方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SiO2/VO2混合物直接电脱氧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硅钒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冶金技术领域。以微纳米级SiO2和VO2粉末为原料研磨0.5~1h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入混合料质量40~60%的粘结剂聚乙烯醇,然后继续研磨0.5h后制备获得电解原料;将得到的电解原料在空气气氛、500~600℃的管式炉中焙烧3~5h后得到电解阴极;以石墨为阳极、电解阴极为阴极,以CaCl2?xM熔盐体系为电解质,在槽电压2.6~2.8V下,控制电解温度650~1000℃、电解时间3~5h后,反应终止,待电解质熔盐冷却后,取出阴极处电解产物,经去离子水冲洗和干燥后,得到硅钒复合材料。本方法原料易得,工艺流程短。

低维量子拓扑及超导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团队主要针对低维量子材料的表面/界面电子结构、低维材料结构、制备和物性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下: 1. 成功地在 SrTiO3 衬底上分子束外延生长出连续、层数可控的 SnSe2 薄膜。发现SnSe2薄膜中存在强面内压缩应力诱导的界面超导性[成果1]。 2. 在第二类 Weyl 半金属TaIrTe4中, 发现准一维超导和拓扑非平庸的SdH量子振荡, 证实了观测到的超导为准一维的非常规 p-wave 超导配对[成果2]。 3. 首次发展出4-轴烯衍生物的高选择性一步合成方法。少量苯乙炔分子通过脱氢和打开碳碳三键,形成独特的碳四圆环结构[成果3]。 4. 提出了利用特定链长硫醇分子在金属单晶表面的锚定作用,合成并原位组装(C60)7 幻数团簇基元[成果4]。 5. 采用化学气相输运法生长了WTe2I单晶样品,实现了对外尔半金属材料 WTe2的 I 掺杂和电子态调控 [成果5]。 项目成果依托于 2 项已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745115,11574095)和1项正在执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372096)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态调控”专项(2022YFA1403101),纵向经费 1098 万元,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 38 篇,总影响因子409.4分,篇均10.77 分,5篇代表性论文多次被领域内著名研究组引用;授权发明专利 3 项。

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光电器件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项目团队以发展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新型光电功能器件为目标,针对现有二维材料存在晶格质量差、结构和层数不可控等缺点导致其光电器件性能低、功能单一的问题,在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和性质调制及其新型光电功能器件开发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若干创新性成果:(1)发展了低共熔体辅助生长、空间限域外延和基底晶格诱导外延等材料创制新方法,实现了大面积、高质量系列二维材料(ReS2, ReSe2和MoS2等)的层数可控制备,并揭示了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独特的纳米组装生长新机制;发展出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谱和角分辨光学成像等新技术,实现了各向异性二维材料晶格方向的快速、无损鉴定;(2)提出了组分和相结构协同调控二维材料性质新策略,实现了其能带结构和导电属性的大范围连续调制;(3)基于二维材料表界面势场调控器件性能理念,成功构筑了高灵敏度、宽光谱和偏振敏感光电探测器及拉曼光谱增强传感器等新型光电功能器件。该研究成果为未来晶圆级二维材料单晶的可控制备、基础性质研究和新型光电器件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对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种分层多晶硒化铅光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江苏大学

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分层多晶硒化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1)在衬底上用化学浴法制备致密硒化铅层;(2)在致密硒化铅层上用化学浴法制备疏松含氧碱式碳酸铅层;(3)将附有致密硒化铅层和含氧碱式碳酸铅层的样品置于含硒离子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最终形成分层多晶硒化铅薄膜。该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可控性好,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硒化铅薄膜由下层致密的多晶立方硒化铅层和上层疏松的多晶立方硒化铅层构成,可广泛应用于制造红外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射、热电转化器等光电转换或者热电转换领域的元器件。

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进与产业化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江南大学

成果简介:对锰酸锂,三元材料,富锂高容量高电压正极材料和高电压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了多年的系统研究,通过合成方法,原料配比及掺杂改进,使所得的正极材料在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及高温性能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改进。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进行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不但可以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更适合于大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电池。

长寿命磷光碳点基材料的制备新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济南大学

成果简介:碳点(CDs)作为新一代磷光材料,因其超长的磷光寿命、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高环境敏感性等特性在信息防伪、时间加密、光电器件、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CDs基磷光材料低效的系间窜越和快速的非辐射跃迁导致其磷光寿命和量子产率降低。为此,引入刚性结构环境来限制发光基团的旋转和振动,抑制非辐射跃迁是提高其磷光的有效策略。因此,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简单的一步煅烧法原位制备磷光碳点基复合材料的策略。本项目所开发的方法实现了长寿命磷光和长肉眼可见时间。制备所使用的药品均无毒无害、价格低廉,且可大量制备、制备简单所用时间短。也成功将制备的磷光碳点基复合材料能应用于信息加密和时间防伪等领域。本项目实施场地无特殊要求,室内清洁环境生产即可;可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且对设备要求较低。制备所需的药品均为无毒且易于采购。广泛应用在照明设备、电子产品、医学成像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浓度梯度结构锂离子电池高镍层状正极材料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济南大学

成果简介:高镍层状氧化物具有高容量、高电压、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高镍材料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表面结构转变和副反应,致使其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较差。浓度梯度结构(内部是高容量组分,外层是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的组分)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避免各自的不足,被证实能够显著改善高镍材料电化学性能。韩国ECOPRO已有相关高性能梯度高镍材料产业化报道。浓度梯度结构前驱体是制备高性能梯度高镍正极材料的基础,但是,共沉淀制备浓度梯度结构前驱体的过程非常复杂,导致梯度结构高镍材料产品的一致性很差、成本较高,严重影响其产业化进程及其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的广泛应用。本项目主要以镍含量≥70%的高镍材料作为研发对象,首先研发出了一种连续可控制备多层壳结构前驱体的技术路线,其次研发出基于前驱体多壳层间离子扩散可控制备浓度梯度结构高镍材料的新方法。所研发出的技术路线更加简单和容易控制,可提高梯度高镍材料产品一致性,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由于结构稳定梯度层的保护,本项目研发出的高镍材料具有高于200 mAh/g放电容量、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安全性能优异等优势。基于所研发出的梯度高镍材料作为正极与高容量负极材料匹配可实现锂离子全电池比能量密度300 Wh/kg的目标,满足电动汽车长续航能力的需求。 我们在多年核壳和浓度梯度结构层状正极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壳层前驱体间过渡金属离子扩散机制可控制备浓度梯度结构高镍材料的新方法,如上图所示,相比于浓度梯度结构前驱体,多壳层前驱体的合成更加简单和容易控制,有助于梯度结构高镍材料产品一致性的提高,适合大规模产业化。

首页上一页1 2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