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在线使用中的蒸汽流量计为测量和研究对象,通过便携式标准流量计、高精度接触式温度变送器、高精度压力变送器搭建了一套蒸汽流量在线校准装置,并提出蒸汽流量计在线校准的方法。通过在水、空气、蒸汽三种不同介质溯源装置上标定,评价该套装置的整体计量性能,并经现场试验验证,评定现场试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本项目搭建的装置准确度等级满足2.5级要求,对蒸汽流量计在线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优于5%,满足本项目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蒸汽流量计无法在线校准的难题,实现DN300以上蒸汽流量计无法溯源的突破,避免了蒸汽流量计实验室检定造成的生产中断、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运输成本,提高了校准效率,为蒸汽能源在贸易结算中实现公共公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天然气、掺氢 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与天然气混合后通过现有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的创新方法。这项技术能够提高氢能的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有望促进氢能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碳纸,储能,氢能,燃料电池,液流电池,锂金属电池,气体扩散层,电极材料 高性能碳纸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是一项重要的科技成果,它涉及到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如碳纤维分散、抄纸制毡、碳纸成型等,来制造燃料电池中的关键材料——气体扩散层(GDL)。这种碳纸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EM电解水、液流电池等设备中。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氢能,撬装式制氢,安全 基于甲酸的撬装式制氢设备是一种创新的氢能生产技术,它通过甲酸分解高效制取氢气。这项技术利用甲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常温常压分解的特性,实现了氢气的简便、安全制取。撬装式设计使得设备便于运输和部署,尤其适合于需要快速部署或临时氢能源供应的场合。该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运行效率高等优点,并且能够实现氢气的“随用随产”,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压氢气运输和储存的难题。此外,甲酸作为一种易于储存和运输的液体,进一步降低了氢能供应链的成本和复杂性。这种制氢设备在氢能源汽车加氢站、工业用氢以及偏远地区供电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电荷传输材料,光电转化器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用电荷传输材料是光伏技术中的一项关键创新。这种材料通过优化电子和空穴的传输效率,显著提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它利用先进的材料设计和合成策略,如引入新型分子杂化空穴传输材料,实现了载流子的高效抽取和传输,同时通过界面修饰技术有效钝化了钙钛矿材料的缺陷,减少了非辐射复合,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稳定性。这些进展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碳化硅,光伏,逆变器 碳化硅光伏逆变器是一种利用碳化硅(SiC)材料制造的关键电力转换设备,它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硅基逆变器相比,碳化硅光伏逆变器展现出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密度以及更优越的耐高温和耐高压性能。这些特性使得碳化硅逆变器在提高系统整体能效、减少体积和重量、降低长期运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全球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碳化硅光伏逆变器在提高光伏系统性能、降低度电成本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前景广阔。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固态制氢剂直接水解制氢,因其便携、制氢量可控、无需特殊储存等特点成为制氢领域重要方向。但以NaBH4、Mg和Al为代表的固态制氢剂存在对设备、催化剂要求高,单位质量产氢量低,以及安全性等问题,难以产业化生产应用。本团队研制出一种镁钙基氢化物,并设计开发了专用制氢设备,形成了一套镁钙基材料直接水解制氢技术。该镁钙基制氢剂理论产氢量比Mg和Al高,实测放氢量约12wt%,在各种水质(海水、自来水、江河湖水)中均可大量产氢,并且工作温度范围宽(-20℃~80℃),放氢速率快,与添加剂复合后材料安全性高,且成本低。因此可实现在多种环境下安全可控生产氢气,结合氢燃料电池组成电源,其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高出一个数量级,超长续航,可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四川大学
成果简介:团队开发了多元素协同稳定的一次晶粒径向有序组装为二次颗粒的镍基三元正极,展现出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并开发出一系列相关核心装备,实现了材料连续化及可控精益规模制备。该项技术创新突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温循环稳定性居国际领先。团队进一步结合动力电池回收、镍钴矿资源特性研发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一步法制备工艺,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本团队开发的径向有序8系高镍三元正极材料、7系单晶材料、NCMA动力型四元材料以及9系(Ni92)超高镍三元材料均有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等优势。其中Ni92容量达到226mAh/g(0.1C),NCMA四元材料循环1000周容量保持率大于92%。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成果简介: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占有量较低,资源分布不均匀。此外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尤为重要。 吴雄伟、曾宪祥教授团队以“安全、经济、高效、低碳、环保”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多种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钒液流电池等。团队研发了钒液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包括电解液、电极、隔膜、双极板、电堆结构设计及其控制系统)、锂/钠/锌离子电池及固态电池等关键材料,在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技术研发共产出科研论文100余篇,包在Chemi.Soc.Rev.、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Mater.、Chem等杂志发表论文,最高影响因子45.941,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部分核心专利已经成功的在湖南、江西两省实现了成果转化。
所属分类:清洁能源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研究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探索其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电池是重要的储能装置之一, 太阳能和风能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需要储能和调频方可并入电网,或供给用户,已保证电网的安全和用户的可持续使用。同时,智能电网的运行依赖于储能装置。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水系可充金属离子电池(ARMBs) 很有希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电池。系碱金属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基于 Mg2+等在电极材料中的可逆嵌脱;水性电解液安全,廉价。水系储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较高能量密度等特点。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尼西活性炭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宁夏福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