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海洋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超6亿元,占GDP生产总值的9.6%。随着海洋开发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不断深入,海洋环境保护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必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国内外频繁发生大型海洋绿藻暴发性生长、并从原有的固着生长转变为飘浮生长的有害生态异常现象,大量浒苔附聚岸边,阻害航道,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生产发展。另外,由于海水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海水池塘养殖过程中藻类灾害频发,破坏了养殖生存环境,部分以农用除草剂成分为主的除藻剂被用于海水除藻。由于除藻剂选择、使用不当,导致养殖生物大量死亡甚至绝产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渔业水质、沉积物和生物体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2012年,我国出口日本的菲律宾蛤仔、文蛤先后被检出含有扑草净,说明除藻剂已经开始影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威胁到养殖生物的生存安全。 海水除藻剂的使用起步较晚,其对海洋生物养殖安全性和养成产品的食用安全性缺乏系统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也仅限于部分除藻剂对海水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以及除藻剂对有害藻的杀灭效果。针对除藻剂对海水有害藻类的去除效果和对不同养殖对象的毒性、食品安全性影响及评价的综合性研究尚未报道。 本项目利用传统毒性试验方法,探讨除藻剂对海水养殖常见有害藻类的除藻效果,并筛选出高效除藻剂;通过毒理学、分子生物学、食品安全、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以传统毒性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等分子毒理学技术手段,分析毒性试验结果与环境、生物体内除藻剂含量检测结果,揭示除藻剂的环境行为、对养殖生物的毒性作用机理及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化规律,评估除藻剂污染的质量安全风险;分析除藻剂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消除规律,提出安全的除藻剂使用规范,使海洋环境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达到较高的高度。 项目开展了除藻剂对海水有害藻类的除藻效果,以及对不同养殖对象的毒性、遗传性影响的实验;首次研究除藻剂在海水养殖生物体内的富集消除规律。项目的完成填补了国际、国内有关渔用除藻剂对海洋生物急性、毒性遗传和富集消除规律等多方面研究的空白。一方面科学指导渔用除藻剂的使用,提高养殖效率;另一方面对积极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水产品质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证出口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成果推荐 需求推荐 评估专家推荐 评估机构推荐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