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科技成果来源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大运行模式下调控远方操作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5211SX1500CY)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基于语法语义分析的智能站多数据源信息识别匹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5211DS160024)。 随着调控一体化运行进程的不断深化,远方监视和控制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主站端与子站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日益复杂,现有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主子站间远方调控作业的可靠执行、安全确认、防误保障、智能验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调控技术支撑系统防误功能需要完善。随着调控中心远方操作范围的不断扩展、操作频次的不断增加,目前的调控中心配置调控技术支撑系统缺少完善的防误功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变电站内防误系统功能存在局限。变电站五防系统大多采用与监控系统一体化的配置方式,主要用于变电站站内控制操作,未考虑与调度远方操作协同配合,因此无法实现对监控区域电网设备整体的防误,受控站之间联络线上的设备闭锁无法实现,多站、多组并行操作任务的相互闭锁问题无法解决。 3.闸刀远方操作状态确认机制存在局限性。由于量测数据对闸刀状态确认没有效果,仅靠测控装置闸刀位置信号难以满足安规对一次设备状态“双确认”的要求。 4.信息联调和操作票验证工作缺乏智能化手段。主子站交互信息的正确性以及操作票验证工作依靠人工开展,缺乏智能化、自动化手段和工具,需要耗费大量调试、运维资源,存在不可靠隐患。 本项目历经4年产学研联合攻关,构建了主子站多层次协同防误的调控远方程序化控制体系,发明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设备变化状态确认技术,实现了主子站调控作业智能化功能验证技术并完成了相应工具的开发。项目成果为主子站调控远方操作的可靠执行与智能验证提供了具备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和经济性的完整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主子站间信息交互作业的管控水平,为实现电网多站协同操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了主子站松耦合、多层次协同防误的调控远方程序化控制方法,实现了主站侧站间拓扑校验与变电站侧站内五防校验的有机协同,提升了调控远方程序化操作的能力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一次设备运行操作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 2.提出了基于监控系统远程识别、巡检机器人红外识别和视频监控联动识别的多源数据融合和量化指标匹配方法,实现了操作对象状态的自动确认,提升了调控远方程序化操作的可靠性。 3.发明了基于全景信息扫描的调控信息“智能对点”方法,利用SOE时间和104地址的唯一性实现了主子站调控信息的快速、智能校核,有效提升了调控信息验证的工作效率。 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布论文10篇(其中EI收录4篇),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制定公司相关技术规范或管理规定2项;研发了基于一二次设备远方操作和交互的数据通信网关机、变电站监控信息智能对点调试工具,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显著。 本项目重构了主子站调控作业的操作和验证体系,提升了调控远方操作可靠性能力和智能验证水平,实现了电网多站、多组协同操作,切实保障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的安全稳定可靠,有力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进步。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