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14426]基于微震监测的低渗油气藏压裂裂缝精细描述关键技术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于仪器仪表领域。 储层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的主要手段,各大油田及服务公司急需高精度监测仪器及方法对压裂人工造缝效果进行评价。本项目基于"储层压裂裂缝形成过程中必定诱发微地震事件"的理论,研发专用仪器系统和高精度微震震源定位技术,反演出人工造缝走向、规模等地球物理信息,实现压裂效果的综合评价。 其核心内容包括: ①.高保真微震波场信息采集系统 本项目围绕压裂裂缝精细描述,提出了井中-地面三分量微地震观测方法,利用低噪声数据采集、内置高精度GPS自定位及分布式精确同步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一套微震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多跳自组网的无线传输机制,实现数据高速传输及缝网实时展现,改变现有"事后评价"的现状,为指导压裂作业提供技术支撑。仪器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1.32V/in./sec;谐波失真:<-118dB;动态范围:120dB SNR@411Hz;时钟同步精度:10us;工作井深:大于5000米;井下工作温度范围:-40℃~+170℃。 ②.微震源点时空坐标"动态"反演技术 针对微震时刻未知,提出了基于走时差的观测微地震速度模型校正方法,利用射孔数据对优化后的速度模型进行试算,其定位误差控制在压裂井深的2‰以内。为提高计算效率与定位精度,实现了一种基于网格逐次剖分的微地震快速定位方法获得高定位精度。通过实际数据测试,其计算效率提高了15倍,确保了实时数据处理及缝网展现。 ③.裂缝成像效果评价 利用仪器采集系统和反演方法对已知的震源(井下射孔事件和地表冲击夯可控震源)进行定位技术研究,评价了自主研发的仪器系统及定位方法的精度。通过与电法双参数(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监测仪、测斜仪、化学示踪剂等压裂裂缝评价技术的对比研究,均获得了相似的缝网信息,充分验证了本系统技术成果的有效性。 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项,已授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EI检索20篇。本项成果已由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转化到辽河油田、北京派特森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并在大庆油田、长庆油田、中联煤层气等油气田开展了300余井次的压裂监测工程服务,近3年累计新增利润2990万元,新增税收616.25万元。本项目的研究提升了我国油气田开发监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油井压裂采集系统和施工质量评价方法,促进我国油藏地球物理装备技术的进步。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