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4422]油气田注水与压裂开发的井地电磁联合监测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于仪器仪表领域。油气田水驱和压裂开发中的流体运移监测是国际公认的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国外的地面微地震监测很难突破500米井深,在深井电磁监测方面没有成熟技术。针对深井电磁监测,项目组经过近十年的科技攻关,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专家组鉴定认为:"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属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实现了对深井注入流体产生的多参数电性异常的监测,对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性工作有: 1) 首次提出了井地电位梯度法与激发极化法、动电耦合法结合的多参数油气田水驱和压裂过程的流体运移联合监测方法,据此发明了混合场源的组合式发射装置,创新性地解决了当注入流体电阻率无明显异常时的监测难题,利用动电耦合电性场源仅存在于裂缝边界双电层处这一优势,避免了传统井地电法中滤失区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发明了阵列组合固体不极化电极,使用惰性陶瓷为填充剂,实现了超低噪声传感,发明了基于逆m序列的伪随机编码发射-解码接收等深井极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将测量信号的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3) 发明了基于G语言的虚拟仪器自组装自动生成软件设计方法,编制了井地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数据融合处理软件,实现了后台实时数据处理与成像; 4)开发了多参数数据融合计算算法,可对井地电位梯度监测、时间域激发极化监测及动电耦合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等实现数据融合与计算。 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 研制仪器已由智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长春国地探测仪器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往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多家单位,并在吉林油田、长庆油田等油气田地区开展了近60井次监测试验与监测工程服务,累计新增利润9518.04万元,新增税收1359.72万元,增收节支1020万元。该项目的研究提升了我国油气田开发监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