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4299]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究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新能源车辆工程领域。研发必要性和意义: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技术由“三纵三横”研发格局已转变为纯电动为主的趋势。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是电动汽车高效、可靠行驶的重要载体,围绕关键零部件设计、轻量化、整车性能匹配与协调控制以及能量管理到整车系统的集成,形成了电动汽车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中国的研究现状不容乐观,多项技术均落后于国外。因此,自主研发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增强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主要技术创新成果:(1)提出了纯电动汽车性能匹配与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旋转机械的阶次特点,计算得到整个传动系统各部件的阶次图,建立了兼顾NVH的动力传动系统性能匹配方法,有效避免宽调速范围内动力系统存在阶次共振;采用高强度吸能结构与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从人机与功能、结构与空间布置及操纵与乘坐性能等进行专用底盘与车身的设计,有效强化整车安全性及稳定性,且满足碰撞安全的法规要求。(2)构建了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再生与协调管理系统。分析了整车系统能量发生机理和双向能量流的传递路径,提出了悬架振动能量、制动能量以及驱动功率需求的多模式切换设计方法,发现了多能量耦合与整车性能的作用规律;围绕动力电池热平衡与功率输出关系,建立动力电池包热分析的仿真平台,开发了分层递阶式电池均衡管理系统,完善并创新了电动汽车能量协调与控制理论。(3)创新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设计。研究了多工况下驱动电机性能需求,发明了多种不同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驱动电机结构及其控制技术,满足宽调速要求转矩脉动小;发现了多种改性材料改善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且适应电动汽车行驶工况的复杂特性;设计了电动汽车专用EPS控制系统,达到整车稳定与驱动性能的协调。该项目自主研发的动力匹配及电控零部件应用于多款电动汽车后,研发周期缩短近50%,整车结构紧凑、轻量化设计,制动能量回收贡献率超过15%。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12篇,EI检索7篇。经济社会效益与科技进步推广:围绕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应用,与多家企业开展了全面合作。2013年江苏大学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筹建并获批了“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成果转化。2009年,江苏大学与新大洋集团成立了“新大洋-江苏大学电动汽车研究所”,2014年又全面深化合作关系,建立“新大洋-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在技术产业化、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全方位的长期合作,合作开发的“知豆”系列微型电动汽车产品畅销国内外。除此之外,研究成果还在奇瑞新能源、长安新能源、春兰清洁能源、超力电器等多家产学研合作企业率先得到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额近40亿元,新增利、税4亿多元,出口创汇2300多万美元,节支近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