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4064]玉米淀粉生物转化系列工程菌选育及其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食品科学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2. 主要科技内容 (1)采用DNA-Shuffling和定点饱和突变技术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纤维素酶进行改造,提高其酶活力,构建2株生产菌株;优化建立了工程菌纤维素酶生产工艺并进行生产应用。 (2)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和基因组改组技术构建了低色素高产茁霉多糖菌株,多糖产量提高了3倍;优化了突变菌株发酵工艺与分离提取工艺,在企业进行了试生产。 (3)利用DNA-Shuffling与定点饱和突变结合成功提高了谷氨酸棒杆菌DS 酶活性,构建了突变体酶(进化酶)基因重组质粒于原始谷氨酸棒杆菌出发菌株,构建了高产L-色氨酸菌株。优化建立了L-色氨酸发酵生产工艺;以玉米粉为原料,有效简化了L-色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并进行了应用。 (4)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提高了干酪乳杆菌L-乳酸产酸速率和产量;优化确定了以玉米浆、葡萄糖为原料的L-乳酸发酵生产工艺,在企业进行了试生产。 3. 技术经济指标 (1)纤维素酶制剂活力:5000 U/g,较国内同类产品水平提高了26%,居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规模为15000吨纤维素酶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茁霉多糖产量达60.5g/L,产量提高了3倍,且无色素生成;建立了年产200吨的中试生产线。生产成本达到8.5万元/吨,较同类产品降低了32.6%;构建的L-色氨酸工程菌株L-色氨酸产量达41.33 g/L,提高了37.4%;L-乳酸产量为154 g/L,L-乳酸纯度为98%,底物转化率达到90%以上,这些指标均高于国内最高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项目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46篇,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申请发明专利5件,获得授权2件。 4.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 项目成功构建了系列玉米淀粉生物转化产品生产用工程菌,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与中试,有效促进了我省乃至全国玉米精深加工技术的进步。多项成果已在吉林市科大实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辽源市福山粮油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了转化生产,建成了年产200吨的茁霉多糖中试生产线1条,年产15000吨纤维素酶生产线1条,实现了纤维素酶规模生产。三年累计生产纤维素酶25000吨,茁霉多糖340吨,高色氨酸饲料1000吨,累计新增销售收入为30440万元。本项目充分发挥吉林省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开发了系列高附加值玉米深加工产品,延伸了玉米加工产业链,推动了我省经济发展,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因此,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