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3891]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把再生混凝土技术、预制构件成型工艺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的性价比,引领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生态化与创新发展。可实现上海每年近1000万吨废弃混凝土的高效利用,践行循环经济和建筑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该项目解决的关键技术与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预制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性能控制与提升方法:考虑预制和现浇混凝土浇筑工艺的不同,针对废弃混凝土来源复杂性和再生骨料质量波动规律,提出了骨料级配调整与改性方法,研发出再生混凝土材料制备新工艺,掌握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解决了再生混凝土早龄期易开裂等问题。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新型预制再生混凝土构件研发,提出了梯度板、"U型"梁、"口型"柱等,实现了再生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的控制与提升;对比了再生混凝土不同后浇界面剪力传递性能,探索了预制再生混凝土构件连接与保护技术;首次自主研发出“结构-功能一体化”再生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外墙板等,提升了再生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性价比。(2)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优化技术:立足再生混凝土技术与装配式施工工艺相适应的前沿,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2个6层装配式和现浇再生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振动台对比试验;基于OpenSees等有限元程序,研究了本构参数和节点连接方式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了再生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地震反应特点与抗震性能规律,提出了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新限值。针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降低和高温性能提高等特点,优化了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和抗火性能,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实现了比传统建筑结构节能效果好的优化目标。(3)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基于新发现的再生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和收缩徐变抑制原理,提出了预制再生混凝土构件浇捣、养护及后浇再生混凝土泵送、养护、拆模的新要求,实现了再生混凝土构件高精度定位和优异连接质量,保证了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安全。面向再生混凝土规模化应用,建立了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无损检测方法,创建了再生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批量再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示范工程,实现了安全与合理应用,降低了对天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消耗。该项目共获授权专利17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及《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EI论文31篇,培养博士和硕士20余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结果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该项目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已经建成4项示范工程。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13391.5万元,新增利润1326.12万元,新增税收9.37万元,节约资金107.3万元。深入推广该项目成果,可提高上海市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率和建筑结构的预制装配率,推动循环经济和建筑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