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13886]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益生菌发酵乳的核心是功能菌株、发酵剂、发酵工艺以及生产关键技术。该课题组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分离和筛选,得到了20多株具有重要益生功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株。从2007年开始,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农转资金项目等支持下,该成果的几家完成单位紧密合作,在益生菌功能开发、发酵剂高效制备、新型发酵乳制品产品开发等方面先后攻克了若干关键技术和主要问题:1)深入解析前期筛选的25株专利菌种的生理特性、益生性状、遗传背景和环境因子影响等,完成10株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株的二次开发;2)开发了离子交换培养、反馈抑制解除等高密度培养技术,开发了液氮深冷、液芯包囊等3种新型发酵剂产品;3)开发了益生菌协同发酵、低温长时发酵、高剪切粘度控制、二次巴杀等新型发酵工艺与技术。课题组应用以上优良菌种和核心技术,陆续研发了畅优发酵乳、畅优ST-Ⅲ乳酸菌饮料、莫斯利安常温酸奶等新型发酵乳制品,市场增长率达到50%,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亿元,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乳业健康成长的标杆。授权专利:该成果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1项,此外还申请欧洲、美国等发明专利4项。技术经济指标:系统评价了25株专利菌株及其发酵乳的保健功能,植物乳杆菌ST-Ⅲ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45.17%,乳酸片球菌P9对李斯特菌的抑制率达48.2%;对15株典型益生菌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覆盖率达到260倍以上,完成10株典型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ST-Ⅲ的耐酸和耐盐的分子机制等。开发氢氧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细胞微囊固定化高密度培养技术,细胞培养密度分别达到1.0×10<"11>cfu/mL和2.7×10<"11>cfu/g以上;开发陶瓷微滤膜浓缩装置,浓缩倍率达50倍。开发新型液氮深冷发酵剂,实现超浓缩发酵剂的瞬时造粒,菌体存活率达99%;开发新型液芯包囊发酵剂,4℃保藏一年菌体浓度达10<"11>-10<"12>cfu/g;开发生物膜载体发酵剂,热风干燥的菌浓度达10<"10>cfu/g。开发高剪切粘度控制和二次巴杀技术,打破酸奶无法长期常温存放的难题,实现酸奶常温下5个月以上的货架期;开发益生菌协同发酵技术,*了国内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并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建立了年产40万吨的新型益生菌发酵乳生产线,开发了畅优发酵乳、畅优ST-Ⅲ乳酸菌饮料、莫斯利安常温酸奶等新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亿元。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该成果已在上海光明、南京卫岗、扬大康源等实现产业化,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在2012-2014年期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22.05亿元,新增利润22.73亿元,新增税收9.71亿元。其中以植物乳杆菌ST-Ⅲ开发的畅优发酵乳,2013年和2014年销售额分别达到3.72亿和5.47亿元,成为中国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株益生菌,以及植物乳杆菌发酵乳第一品牌;莫斯利安常温酸奶2014年销售额33.26亿元,荣获2013年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大奖,以及2011年国际乳品联合会(IDF)最佳创新品牌奖、2012年最佳酸奶奖。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