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新能源电池防碰耐火绝缘油漆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时,当第一个电池开始热失控,会快速传播到其他电池,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传播速率将逐步递增。针对以上问题,团队研制了新能源电池防碰耐火绝缘油漆,该技术以聚脲为核心,针对新能源动力电池提供多种防爆耐压解决方案,阻隔热失控电池模组间的热量传递,防止电车起火,争取更多有效逃生时间,为新能源汽车保驾护航。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制备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相比液态电池,全固态锂电池(ASSLB)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安全性、热稳定性和长期电化学性能,还进一步提高了能量/功率密度,降低了对封装和充电状态监测电路的要求,是突破电动汽车能量密度限制的重要途径。该技术通过对陶瓷电解质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出了竖直孔道有序排布的固态电解质,解决了陶瓷固态电解质界面接触性能差和活性物质负载量低的问题,实现了陶瓷固态电解质的大尺寸生长, 为实现高比能、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全固态锂电池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该固态电解质技术可提升电池安全和续航,并有利于打造高电压平台、更高效的CTC技术和热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制备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技术采用廉价的煤沥青作为主前驱体,通过预氧化、高温碳化以及后处理工艺的优化,开发了多种低成本、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以打破高质量硬碳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该技术精确控制硬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实现了更高的储能性能和更长的循环寿命,对于提高钠离子 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辆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车辆以及储能系统,已成功开展沥青基硬碳材料的大规模制备,为大规模储能和低速电动车辆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超黑涂层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开发了一种满足多种基体、复杂形面、超大面积实施和空间极端环境应用需求的超黑涂层,可在光学仪器关键表面实施,有效减少光学仪器成像干扰,提升光学仪器的探测精度,保障高性能光学仪器稳定运行。 超黑涂层目前已在光学镜头及成像、车载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精密光学仪器、医疗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风电叶片用可降解环氧树脂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开发了风电叶片用可降解环氧树脂系列化产品,该产品无溶剂,室温下具有较长工艺适用期,产品的使用与现有灌注、拉挤等成型工艺完全相同。全套生产环节均不依赖进口,生产过程无副产物。树脂的理化性能、浇铸体和复材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均与现有树脂相当,满足在叶片上应用的规范与要求。研发了配套的树脂及其复材的降解液,该降解液分子可定向进攻树脂中的刺激响应基团,将其降解为可重新利用的寡聚物。降解产物无需分离纯化,可实现纤维、树脂绿色全回收及再利用,全过程不产生新的污染物。 该技术可用于回收生产纤维和树脂,回收预期利润丰厚,可达5万元/吨,带动复材、风电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铁轮对连续-脉冲复合激光高效清洗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高铁轮对检修过程表面油漆、锈蚀的去除存在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健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连续-脉冲复合激光高效清洗技术,发明了多光源复合光路光束整形与调控方法,突破了高速数字振镜加减与激光脉冲频率协同调控技术,实现了连续-脉冲复合激光光束的超长线光斑输出,提高了轮对的清洗效率,降低了检修成本,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项目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2023年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该技术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的化学溶剂、机械打磨的清洗方式,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沈阳动车段高铁轮对检修的油漆清洗,并应用于哈尔滨铁路局货车轮对表面的锈蚀清洗。还可推广应用于飞机蒙皮表面油漆、轮船表面锈蚀、航天钛合金进气道表面氧化膜清洗。

钛合金薄壁构件非平衡态冷模热成形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钛合金薄壁构件传统等温平衡态成形效率低、成本高、精度与性能协同控制困难等难题,提出钛合金薄壁构件非平衡态冷模热成形新技术,通过对坯料的快速加热,使材料处于非平衡状态,抑制了材料相变及晶粒粗化,提高钛合金冷模热成形极限,同时利用冷模具对快速加热后的坯料进行快速成形和模内淬火,提高构件成形后性能,实现尺寸精度和组织性能一体化控制。开发了钛合金板材/管材快速加热专用装置,相关成果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该技术已应用于TC4、TA15、TC2、TA32、Ti60、TA2等多种钛与钛合金薄壁构件的成形,可推广应用至商业航天、船舶、汽车等行业。

钛合金重熔净化提纯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开发了一种多用途、高纯度、连续可控的钛合金余料重熔精炼净化新思路、新装备及新技术,利用该装备可以实现钛合金余料的高质量熔炼和精炼回收,获得的纯净的钛合金熔体可以制备成高质量钛合金铸锭,实现钛合金铸造及制粉生产中的高品质应用。解决了钛合金余料重熔精炼和元素成分精准控制等难题。 该技术可实现TC4、TA15等多种牌号钛合金的循环回收利用,以及高纯钛合金及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生产。

复杂曲面薄壁铝合金件刚柔复合热胀成形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技术采用刚模和气体作为传力介质传递载荷,使板材在高温压力作用下贴靠模具以实现金属板材零件的成形,突破了刚柔热介质顺序加载协调变形及缺陷控制关键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主要技术及应用作为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要支撑。 该技术打破了相关工艺只能应用于昂贵的航天航空产品的限制,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高铁车头工业态铝合金蒙皮的生产制造,在京张高铁、复兴号(标动250 、标动350车头、京张高铁)、重庆地铁、伦敦地铁制造中成功应用。

轻质耐热高强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设计及制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针对商业航天等领域对轻质耐热高强韧材料的迫切需求,设计了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塑性较传统钛基复合材料提高5倍,从根本上解决了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瓶颈问题。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励4项。 在商业航天领域气动格栅、中介机匣、头部壳体、涡轮泵、阴阳球等耐热部件有重要应用。

轻合金复杂薄壁构件流体压力成形技术及装备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提出轻合金复杂薄壁构件流体压力成形技术,利用流体作为传力介质对工件进行塑性成形,通过闭环伺服系统精确控制压力加载曲线,构建了流体压力成形技术体系,取得了理论突破/工艺创新/装备实现/工程应用一体化的系统性成果,实现了自主技术关键件的批量生产。 在新能源汽车、高铁、自行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金属型差压铸造技术

所属分类:新型材料产业

所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成果简介:该技术采用自下而上充型且在压力下凝固的方式,使得充型过程平稳可控,凝固组织致密,可有效减少铸造缺陷,提高铸件力学性能。该技术易于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也大大提升,有效克服了传统差压铸造技术的不足。 该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替代钣金件、焊接件和机械连接件,现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承力结构件的铸造成形。

首页上一页1 2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下一页尾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