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小麦新品种“云麦53”,由云南省农科院和玉溪市农科所小麦育种课题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选育而成。“云麦53”2008年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0703号。 一、选育经过: 小麦新品种“云麦53”,玉溪原编号“7181-1”,组合为96B-254/96B-6,该品系于1996~2000年在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进行杂种和选种圃试验。玉溪市农科所科技人员于2000年4月在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的选种圃里选到编号为20003-7715的F4代材料,并引入玉溪市,经2001年、2002年连续单系选择,2003年在玉溪市农科所的株系圃中表现好,当年加代扩繁,2004年在红塔区北城镇示范5.3亩,平均亩产562.4千克,比对照亩增产41.1千克;2005年扩大示范202亩,平均亩产559.16千克,比对照亩增产79.16千克,同时进行评比试验。2005~2007年参加云南省田麦良种区域试验,2006~2008参加国家冬小麦(长江上游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多点试种。 二、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春性,幼苗直立,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片宽,有少量腊粉。株高90厘米,植株整齐,茎秆结实,耐肥抗倒。全生育期170天,属中熟品种,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灌浆迅速。长方穗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易脱粒,每穗结实粒数49粒,千粒重51.9克,属大穗大粒型品种。高抗条锈病、叶锈病、杆锈病、白粉病。粗蛋白含量(干基)12.34%,湿面筋22.9%,稳定时间1.6min。 三、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 2006~2007年度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供试品系10个,云选11~12作统一对照;2006年平均亩产447.0公斤,较对照增产24.9%,居9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7年平均亩产461.3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0.9%,居第1位。2007~2008参加国家冬小麦(长江上游组)区域试验,产量排位第三。04年在红塔区北城镇示范5.3亩,平均亩产562.4千克,比对照亩增产41.1千克,2005年玉溪市示范2085亩,平均亩产482.3千克,比对照亩增产87.3千克,增22.1%;2006年玉溪市示范18500亩,平均亩产470.7千克,比对照亩增产67.2千克,增16.5%;2007年玉溪市示范27450亩,平均亩产425.9千克,比对照亩增产102.3千克,增幅31.6%。在红河、保山、文山、大理、楚雄、德宏、临沧、丽江等示范35000亩。 四、栽培技术要点: “云麦53”适宜于我省海拔700~2100米的区域种植。 1、提高整地质量,做到精耕细作。 2、施足底肥,增施种肥。底肥每亩施2000千克农家肥和磷肥50千克;种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 3、加强肥水管理。小麦生育期间,适时灌水3~4次;分蘖期重施尿素15千克或碳酸氢铵40千克左右;拔节时适时施尿素10千克左右。 4、合理密植,适时播种。最佳播种期为10月20~25日,每亩播8~10千克,保正基本苗控制在14~15万苗。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