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慢性胃病已越来越多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萎缩性胃炎是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目前,萎缩性胃炎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其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手段在缓解症状方面虽有一定疗效,尚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此外,一些药物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一些患者在采用中医进行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往往会收到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对萎缩性胃炎的干预,我们采取了随机抽取80例经胃镜确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在传统治疗痞证方剂配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进行治疗与观察。 中医将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归于“痞证”范畴认为由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寒热互解,气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本病。临床即有长期反复性胃脘痞胀,隐痛,纳差,嗳气,乏力,便溏;又有胃脘部灼热、痞胀、口苦、舌苔黄腻等胃中郁热之表现。自拟方主要药物组成:川厚朴 党参 炒白术 炒麦芽 清半夏 枳实 干姜 炒黄连 茯苓 炙甘草等。临床根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药理研究黄连、紫花地丁、乌梅、桂枝等物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桃仁、当归、赤芍、川芎有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局部炎性反应吸收,组织修复和细胞再生,提高胃组织中具有保护黏膜作用的前列腺素含量,保护胃黏膜。健脾益气药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能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作用。经治疗,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有44例显效,占55%,18例有效,占22.5%,好转14例,占17.5%,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结论:自制中药方剂对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和对胃黏膜修复有较满意的疗效。本课题以胃黏膜为切入点,选取临床验证有效的方剂进一步探讨,深入揭示该方对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以其为进一步深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性依据。 《自制方治疗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一文发表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08年6月第二巻第十一期,为深入研究中医药对萎缩性胃炎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