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35530]贝雷架与管桩基础在沿海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施工的应用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本课题涉及到的工程背景为我单位已施工完成的省道S366线(珠海大道)金湾互通立交工程以及在建的珠海情侣路南段拱北口岸至横琴大桥路段主线改造工程(二标段)两个施工项目。经造价分析,现浇箱梁段占整体桥梁工程造价的1/3,因此能否快速、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现浇段箱梁施工是桥梁主体工程是否按期完工的关键。但本课题的两个工程均位于沿海地区,距离河流位置近,地下淤泥层厚(近15m厚),表层为软土,其中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支架地基传统处理方法为对软土进行抛石挤淤,再填筑碎石和石屑,碾压成型,基础观测稳定后才能进行支架基层和支架施工,整体软土地基地质情况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施工时间长。 鉴于上述情况,必须针对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施工采用一套相对安全、快速有效的施工技术,以确保软土地区现浇段桥梁工程满足质量、工期和费用要求。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 技术原理 根据现浇段桥梁工程特点,经过综合考虑,提前对桥梁工程施工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系统规划,对施工关键点、难点、薄弱点进行分解,应用我单位已有的施工经验解决处理,分别从管桩支撑桩施工、贝雷架承重平台施工和轮扣式支架搭设等方面统筹规划考虑,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形成系统完整的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2 性能指标 本技术中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支架基础采用用刚性支撑桩(管桩)代替柔性地基,支撑桩设计成双排预应力管桩,管桩按端承桩考虑,管桩单排3组,每组3根,共36根,管桩纵向间距11.67m,横向间距3.5m,桩径40cm,每组桩成60 o三角形布置,间距1.2m,采用锤击工艺,收锤标准不大于5cm /10锤,具体桩长以现场施工为准;利用贝雷架和型钢进行组装,将整体贝雷架放置在支撑桩上,统一组成支架的基础承重平台;箱梁支架采用轮扣式支架,钢管规格为Ф48mm×3.0mm,箱梁底板部分选取支架立杆间距0.6m×0.9m、0.9m×0.9m和0.6m×0.6m,横杆步距1.2m;箱梁翼板部分选取支架立杆间距为0.9m×0.9m和0.9m×0.6m,横杆步距1.2m,上下端均装可调支托。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 采用管桩刚性桩支撑贝雷架承重平台(其中管桩打入基础持力层),组合成支架的基础,代替柔性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传统方法为对软土进行抛石挤淤,再填筑碎石和石屑,碾压成型,基础观测稳定后才能进行支架基层和支架施工),提高了支架基础的稳定性,可减少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量,具有适用广、造价低、稳定性高、安装简便等特点,大大缩短了支架基础处理工期。同时管桩和贝雷架基础与原地面存在高差,避免了雨水对支架基础的干扰,也避免了支架基础周边的排水要求,在沿海软土地区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2 选用贝雷架作为支架的承重平台,贝雷架主梁预先在地上拼装,每两排为一组利用30吨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跨中型钢及墩柱旁贝雷分别放置于抱箍及管桩桩帽承台上,与墩柱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贝雷片为标准化构件,组拆方便快捷,可回收利用,整体稳定性强。 3 贝雷架承重平台上搭设轮扣式支架,对比于传统碗扣式支架,轮扣式支架具有构造简单、拆装简便、快速,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技术适用于梁工程领域,本技术将贝雷架与管桩基础应用在沿海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施工的综合施工技术,从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施工的各个环节着手,利用系统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使得软土地区现浇箱梁施工变得简单可控,质量安全得到保证,节约了施工成本。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成果技术在省道S366线(珠海大道)金湾互通立交工程和珠海情侣路南段拱北口岸至横琴大桥路段主线改造工程(二标段)两个项目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加快了现浇段桥梁工程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桥梁工程提前完工。 六、历年获奖情况 2015年度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015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2014年度广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017年上半年珠海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2014年广东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七、成果简介可向社会公开

成果推荐 需求推荐 评估专家推荐 评估机构推荐

更多>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