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由于深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两地工业、农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基本排入湾内,加上围垦养殖、填海造地、城市建设占用湿地等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深圳湾湿地受到过度开发利用,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滨海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使深圳湾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影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鉴于深圳湾湿地过度利用和退化的现状,有必要从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退化动力着手,从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等方面因地制宜的开发适宜南中国滨海湿地的修复技术,建立深圳湾滨海湿地修复示范区,使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可持续的近自然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本项目以深圳和香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影响下的深圳湾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圳湾湿地30年来的生态变化特征,确定了以提高深圳湾湿地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为生态修复的目标,重点集成研发出了滨海河道河口护坡生态化改造与植被修复技术、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技术及华侨城湿地水环境与湿地植物修复技术。 根据修复目标,项目验收时,超额完成项目的预期目标:1)完成深圳湾河道护岸坡度、护岸结构的选择与配置、护岸植物的配置、河口植物多样性配置等技术的集成研发,相关修复技术1项(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修复后的河道湿地植被覆盖率已增加到25%以上,植被总覆盖率远远超过25%。2)建立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凤塘河河口的生态修复示范区(面积5公顷)和华侨城湿地示范区(面积30公顷)。其中凤塘河河口修复主要针对水泥河道堤岸的软化修复及部分段的湿地植物种植,涉及红树林的面积达5000平方米;华侨城湿地修复包括新种植红树林4公顷,其它湿地植物16公顷,鸟类栖息滩涂营造10公顷。其中华侨城湿地修复示范区被国家海洋局授予“国家级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示范项目”。3)修复技术专利2项,分别为:一种在非宜林滩涂上营造乡土红树林的方法(ZL 201010545915.2);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气体标记植物的装置(ZL 201020608969.4);撰写专著1部;完成和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3篇;培养研究生6名。 项目集成的相关技术已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西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深圳湾福田区红树林科普公园、深圳市福田区凤塘河生态修复、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设计中进行应用,并由深圳市福田环保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局进行施工。华侨城湿地修复技术相关成果已被深圳市北林苑设计公司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