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集成了贵州省四个油菜科研项目,历时18年,利用杂交育种、品质检测和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选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4号,并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项目完成了黔油14号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制(繁)种技术研究及栽培技术研究,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规程。 二、项目在全省累计有效推广黔油14号238.25万亩,平均亩产136.73kg,较当地主推品种平均增产10.76%;新增总产3088.75万公斤,新增产值4756.68万元,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4952万元,制种区农户收入270万元。通过栽培技术的培训及示范,培训1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通过项目实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8篇,完成硕士论文2篇,总结编写技术规程3篇;项目组1人晋升为研究员、1人晋升为副研究员、1人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人被评为省管专家,形成了一支良好的团队;通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硕士2人,学士6人。 四、项目有以下技术创新: 1.育成优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黔油4AB”和优质恢复系“油研8907”,继而育成了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实现了多个有利性状的聚合,该品种具备“高产、双低、早熟”的优良特性。 2.针对“黔油14号”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开展遗传学研究,通过对杂种优势、基因效应和遗传率的分析,揭示了遗传特征和规律,建立了各性状的遗传模型。 3.制种中利用化控技术原理,调控父、母本的株型结构,有利于形成最佳授粉态势,比未使用该项技术增加制种产量达12.42%。 4.对传统制种父母本1:6左右的行比栽培技术进行改革,母本采用宽窄行种植,父本插栽于宽行中,增加了母本亩株数,提高了制种产量。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