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1、项目来源及背景 公安民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传统观点认为公安绩效考核无非是公安机关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公安机关组织迈向组织目标的控制方式。从根本上说公安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应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警务服务和公共安全产品,最终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目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单位各层级的公安机关民警考核目标并不一致,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模糊,总的来说是“目的不明确”。比如,不少的公安机关在考核总体目标说明中都会很明确地表述为“为了上级”、“为了省厅”或“为了市局”等的什么方面。由于考核目的不明确,很多人认为考核就是年终写工作总结、填写考核表,以满足上级需求,根本没有把绩效考核与晋升、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联系起来,使考核没有任何影响力。在很多时候这样的考核使一些人追求平均,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部门的领导也怕引起内部矛盾,不论工作成效搞平衡,更谈不上实现整体目标、提高部门效率了,公众需求更是被忽视。 基于以上现实,课题组申报了公安理论与软科学研究项目“公安机关民警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这一部级课题,期望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找到影响公安机关考核公平公正性、科学合理性的因素,探明适切的符合公安工作实际的科学的考核路径。 2、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成果、研究绩效考核评估产生的学术思想背景、研究政府绩效考核在我国的进展情况及在公安政法等领域的进展与运用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公安绩效的内涵 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警察机构特有的 “警务绩效”( Police Performance)理应得到测评(measurement)。公安绩效可表述为:为了对警察机构进行目标管理,而对该机构的警务活动和结果进行量化的过程。 2)岗位分析及其评价 (1)概念厘清。岗位分析(job analysis),是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工作写实或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民警岗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者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并加以科学系统的描述和记录的过程。 (2)岗位说明书编写及误区。岗位说明书是岗位分析的书面记录。核心内容包括岗位职责描述和任职资格要求两部分。几个误区:重结果,轻过程;由政治部门包揽;长期不改等。 (3)岗位评价的重要性。岗位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4)岗位评价操作方法。通常有四种方法,即排序法、分类法、要素评分法、要素比较法。 3)考核指标体系具体问题 (1)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词意清晰、内涵明确、独立性、针对性、现实性、控制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等。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 指标体系包括: 绩效考核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考核指标是在确定关键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目标进行设定的。指标应当围绕着一定维度设立,综合岗位目标要求,具体设定各个考核指标和相应的考核标准与权重。 (3)考核指标主要有经济绩效指标、公众导向指标、内部工作规范指标和民警学习与发展指标等。 (4)指标权重的设定原则 权重表示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权重设定应当遵行系统优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原则。 (5)考评体系标准特征 有效的绩效考评标准必须具备下列特征:①标准基于工作,而非基于工作者。②标准是可以达到的。③标准是经协商制订的。④标准尽可能具体,且可以衡量。 3、创新之处: 课题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科学解读及编制民警岗位说明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及其权重,最后形成比较客观、公正、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合理考评打下基础,真正发挥考核的作用,实现组织目标等。 4、应用情况及适用范围 “公安机关民警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在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常州市公安局等单位得到了较好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公安管理现代化、警务实战化、队伍正规化建设等均有明显推动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不仅适合“部机关”民警考核,还适合对基层公安机关的民警考核指导,能有效规避以前考核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体现“以人为本”、“以警为本”的原则,彰显考核的公开性、公平性及公正性,真正激发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公安理论与软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应用价值。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